机件的常用表达方式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例4. 将下面视图改成局部剖视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2 剖视图的种类
例5. 补画遗漏的图线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单一的剖切平面
剖切平面平行于投影面
A—A
剖切平面 平行于投影面
全剖视图
A A A—A
A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半剖视图
A
局部剖视图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总目录 结束
视图
1.1 基本视图
1.2 向视图
1.3 局部视图
1.4 斜视图
剖视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1 视图
将零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视图
视图主要是用来表达 零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视图可分为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后三种视图称为辅助视图。
视图
1.1 基本视图
剖切平面的名称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1 基本概念
剖视图的标注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的标注,在下 列情况下可以省略或 部分省略 :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 系配置,而中间又 没有其它图形隔开 时,可以省略箭头,
当单一剖切平面通 过机件对称平面或 基本对称面、且剖 视图按投影关系配 置、中间又没有其 它图形隔开时,可 省略标注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旋转剖
剖切平面后的结构仍应按原位置投影
注意
当剖切后 会导致产 生不完整 要素时, 应将此部 分按不剖 绘制。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左视图画成B-B全剖视图。
B-B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仍按原位置绘制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eg.2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阶梯剖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阶梯剖 阶梯剖主要用于机件内部结构 形成层次排列的形状表达。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阶梯剖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字母 相同 A
A—A
注意,不应画 出因剖切平面 错开而产生的 切口
A A A
用阶梯剖 的方法得 到的剖视 图必须进 行标注
转折符号不应与图 样上轮廓线重合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1 基本概念
剖视图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轮廓线 成45°角时 剖面线的画法
剖视图中必要的虚线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2.3剖平面 与剖切方法断面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 剖视图分为:
1. 全剖视图 2. 半剖视图 3. 局部剖视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eg.1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旋转剖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 其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屈曲了的剖切 平面剖过槽孔 后,旋转至铅 垂位置(与铅垂 中心成一直线), 从这个新的位 置再投影到剖 视图上
作业Ⅰ 作业Ⅱ
两直径不等的圆柱正交
两直径相等的圆柱正交
外形
剖视 主 视 图 为 半 剖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例6 用适当的方法表达所给机件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前
方位对应关系
等等长高宽关关系系
注意后视图
投影对应关系
符合“三等”关系
视图
1.1 基本视图
1.2 向视图
1.3 局部视图
1.4 斜视图
剖视图
1.2 向视图
位置可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向视图必须进行 视图名称的标注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视图名称:“×” 注写在视图上方 投影方向:“→” 及相应字母“×”
上 节
剖视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当物体具有对称平
剖切平面 面时,向垂直于对称
与剖切方法 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
所得的图形,可以对
断面图
称成视中剖图心视线图为 ,界另一一半半画画
成视图 〓 半剖视图
A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A—A 全剖视图
A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半剖视图 = 1/2视图1/2全剖视图对称线(点划线)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不能B遗漏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不能遗B 漏
A
剖视图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A—A
“假想”B剖-开B,取剖视
后,其它投影不受影响, 仍为完整图形。
剖切面一般通过形体的对 称平面或基本对称平面(以 保证图形内 不出现不完整的要素), 并平 行或垂直某一投影面。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旋转剖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 其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A
用旋转剖的
A--A
方法得到的
剖视图
必须标注
A
作业Ⅰ 作业Ⅱ
A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1 基本概念
剖视图 名称
剖视图的标注
A—A
剖视图的名称 “×-×”
剖切平面符号
箭头
A
表示剖切位置
粗实线, 线宽1~1.5b, 线长 6 ~7, 尽量不与
A 图形轮廓线相交
投影方向
剖切符号
字母
注在剖切符号外侧
(箭头或粗短划) 画在剖切线外端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倾钭的单一剖切平面
剖切平面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
用斜剖的方法 得到的剖视图 的配置可任选 三种情况之一
斜剖视图 必须标注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用斜剖的方法 可获得全剖视图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用钭剖的方法画出A-A全剖视图
A 将其余部分投影后,
所有可见的轮廓线均画出, 不能遗漏。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与其它视图配合,形状已表达清楚时虚线不画。 与剖切平面接触的部分必须画剖切符号即剖面线 同一形体的各视图剖面符号必须一致(指方向与间隔) 金属及不指明材料剖面符号为 45°斜线。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上 节
2.2 剖视图的种类
局部剖视图用波浪线分界
用剖切面局部 地剖开物体所 得的剖视图
注
意 波 浪 线
不应与 任何图 线重合
画
法
不得穿空而过
不得超出轮廓线
形体已表达清楚 时虚线不再画出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2.2 剖视图的种类
例3. 将下面视图改成局部剖视图
例7 用适当的方法表达所给机件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剖视图 2.1
基本概念 2.2 剖视图
的种类 2.3
剖切平面 与剖切方法
断面图
作业Ⅰ 作业Ⅱ
上 节
2.3 剖切平面的种类
1. 单一剖切平面
•剖切平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 •剖切平面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 ( 斜剖 )
2. 两相交剖切平面(旋转剖) 3. 几个平行剖切平面(阶梯剖) 4. 组合的剖切面(复合剖)
视图
1.1 基本视图
1.2 向视图
1.3 局部视图
1.4 斜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