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a
32
a
33
a
34
肺癌双侧肾上a 腺转移
35
a
36
a
21
无功能腺a 瘤
22
Conn腺瘤
a
23
Conn腺瘤
a
24
Cushing腺瘤
a
25
a
27
a
28
T2WI T2WI+FS
无功能腺瘤
T1WI T1WI+FS 同相位 反相位
a
29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破坏90%出
• 相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6%,特异性为100% • 绝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8%,特异性为90%
a
20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 增强检查:较少使用,轻度强化 • 空间分辨率低,小于1.0cm的病变显示不如CT
为35%;5分钟后,相对廓清率为40%
a
19
小贴士
• 绝对廓清率=(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平扫值)×100%
• 相对廓清率= (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100%
• 诊断阈值:
– 3分钟 相对廓清率 35%
– 5分钟 相对廓清率 40%
绝对廓清率 36% CT值 58HU 绝对廓清率 48% CT值 57HU
鉴别良恶性 诊断金标准,有创
a
6
肾上腺CT检查
检查前准备同一般腹部检查 扫描层厚:2.5-3mm,间距2.5-3mm 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尽量采取靶扫描 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先平扫定位,增强注射速度: 3.0ml/s ,对比
剂用量 80-100ml ,扫描时பைடு நூலகம்30s、60s、3min、 5min四期或加扫10min五期
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 影像诊断
山东肿瘤医院影像科
2007-5-7
a
1
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 组织。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在右膈 肌脚与肝右叶之间,前方毗邻下腔静脉。左肾上 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外侧毗邻胰体尾部, 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
a
18
肾上腺腺瘤 CT
• Conn腺瘤及无功能腺瘤大多数为水样低密度,<10-18Hu(特异性 95-100%),无一例>43Hu
• Cushing腺瘤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少数为水样密度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cm,大于5cm者占5% • Cushing腺瘤2-3mm,对侧肾上腺可萎缩 • Conn腺瘤<2mm,平均1.6m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30%CT值大于10Hu •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为快进快出型:注射对比剂3分钟后相对廓清率
面积:小于150mm2
MR信号特点:T1WI /T2WI与肝脏信号相近
a
9
正常肾上腺
a
10
a
11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a
12
a
14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
转移瘤
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囊肿
血肿
肉芽肿性病变
髓脂瘤、血管瘤、神经节瘤、脂肪瘤
a
15
肾上腺皮质腺瘤 51%
a
31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MRI在T1WI呈低信号,少数可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上 呈不均匀高信号,常见更高信号的坏死囊变区
• 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呈环形强化 • 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 • 病灶的强化程度有时可反映原发肿瘤的特点 • CT正常不能除外转移,PET准确性高于CT
a
7
肾上腺MRI检查
• 具流空效应,便于分析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 对比剂为Gd-DTPA,副作用少,可用于碘过敏、肾功能不
全者及嗜铬细胞瘤的增强 • 空间分辨率不如CT • 常用序列
–SE序列的T1WI、T2WI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T2WI –化学位移的同相位和反相位技术 • 增强扫描期相同CT
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及囊变
a
17
肾上腺腺瘤
• 临床症状:
– 大多数为无功能性 – Conn综合征:水钠潴留所致的高血压、低血钾所致的
肌无力等。(80%由腺瘤引起,20%由增生引起) – 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女性:皮肤紫纹、月经
紊乱、闭经、多毛、痤疮,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 (80%由增生引起,20%由腺瘤引起) – 性变态综合征
a
2
a
3
右侧肾上腺
左侧肾上腺
a
4
肾上腺结构
肾上腺由表层 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 构成。皮质分泌肾上 腺皮质激素:醛固酮、 皮质醇和雄激素,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是机体 的应急器官。
a
5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 –CT –MRI –PET及PET/CT –CT下穿刺活检
快速,经济,筛查手段 主要检查手段 定性诊断价值
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功能性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
31%
肾上腺皮质癌
4%
其它
肾上腺囊肿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增生 脂肪瘤 髓样脂肪瘤
4%
4%
2%
35%
2%
2%
a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和皮质癌 其它
14%
51%
16
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 发病率:2-3%,尸检9% •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 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高 • 发病机率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达5%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a
30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肿块 • 圆形、分叶状或显示肾上腺弥漫性增大 • 较小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者中心常发生出
血、坏死,肿块密度不均,较大的肿瘤边界可不 清,累及周围结构 • 平扫90%CT值大于20HU,无一例小于10HU
a
8
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
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 腹主动脉
形态: 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分部:头部、分歧部、内侧支、外侧支
大小:分歧部<8mm,其余<6mm,横断面>10mm视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