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深水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上深水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XX局详细研究了本工程的合同文件的各项内容,结合我司的资源条件,郑重承诺:能够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科学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内容。

计划总工期为590日历天;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2.1、《XX港区后方堆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2、《XX港区后方堆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1.2.3、《XX港区后方堆场工程》工程量清单。

1.2.4、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以及本次招标的技术规格书等。

1.2.5、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1.3、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1.3.1、《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

1.3.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3、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1.3.4、交通部《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T296—96。

1.3.5、交通部《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范》JTJ267—98。

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L446—91。

1.3.7、《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1.3.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3.9、《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1.3.10、《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96—96。

1.3.1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其他相关技术法规和规范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规模:
本工程建设一个20.7万平方米的后方堆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其中包括两个工作船泊位,码头岸线长90米,驳岸长度1090米。

2.1.2、主要工程数量:
XX港区后方堆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根据业合同文件要求的工期,结合我单位经过精心组织安排设计,计划总工期为590日历天。

2.1.4、质量要求:合格。

2.2、自然条件
2.2.1、港口地理位置、水域陆域条件
XX港区地处XXXXXX镇,位于XX市东南沿海XX湾,东临XX,西与XX 交界,南接XX,北隔海与XX相对。

拟建堆场位于XX镇东北侧,地理位置为东经XX,北纬XX。

XX港区水路距XX45海里,至XX170海里,至XX12海里,距XX港约160海里,距XX320海里,陆路距XX镇3Km,距XX市XX 镇机场34 Km,距XX市50 Km,与XX高速公路和XX国道XX路45 Km,水路空交通十分便利。

2.2.2、气象
XX港区地处外海,当地无气象资料,采用XX气象站的长期观测资料较为合适,该站位于XX海边,海拔21.7m,东经XX,北纬XX。

根据XX 气象站1954~1980年实测资料统计:
2.2.2.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9.8°C。

最热月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为11.3℃。

极端最高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0.3℃。

全年日最高气温为≧35℃日数平均0.1天。

2.2.2.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10.9毫米;历年最多降水量 1477.9毫米。

历年月最多降水量 668.5 毫米。

一日最大降水量236.8毫米。

全年≧25毫米的日降水日数平均11.2天。

2.2.2.3、雾
多年平均年雾日数为29.4天,最多年雾日数46天。

2~5月雾多,
10~11月比较少,9月无雾日。

2.2.2.4、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3~8月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达80%以上,最大可达90%。

冬季空气湿度较为干燥,相对湿度70%左右。

2.2.2.5、风况
多年平均风速为6.9米/秒,强风向为N及NE;最大风速为24米/秒,极大风速32.6米/秒;常风为NNE,频率为28%。

据梅林码头初设报告全年≧6级风速的日平均为91天。

XX是XX省沿海风速较大的地区,夏季以SSW风为主,其它月份以NE或NNE方向为主,最大频率达45%,各向最大风速,平均风速,频率统计见表1—1。

XX地区为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次数较多的地区,多发生于每年的7~9月,从1956~1980年统计,全省平均发生台风3.8次,台风发生时,本地区有8级以上大风,实测风速>4.m/s,极大风速达60m/s。

2.2.3、水文
2.2.
3.1、潮汛特征及设计潮位
XX湾无实测潮位资料,设计潮位特征值引用梅林码头工程初步设计(位置在XX湾的北岸)报告中数值,该报告数值是根据XX水文站
1978~1983年潮位资料及XX湾一个月的短期同步潮位分析推算而得。

(1)、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关系如下图
黄海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潮型
本港区属于正规半日潮港,潮汛形态数为F=0.33,潮流运动形式为往返复流。

(3)、潮位特征值(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下同)
最高潮位:6.84m
最低潮位:-0.48m
平均高潮位:5.43m
平均低潮位:1.08m
平均潮差:4.35m
最大潮差:6.67m
平均海平面:3.24m
2.2.
3.2、潮流
XX港区的潮流为旋转流,每日二涨二落,流速小且表层水流受风海流、沿岸流以及水下地形的影响,在转流点附近上下水体发生反向流。

流速:港区水域大、中、小潮的涨潮实测测点最大流速为0.25m/s,落潮为0.5m/s。

2.2.
3.3、波浪
XX港区水域无实测波浪资料,本区水域ESE—W方向范围的波浪由于西塔礁、XX镇等地形的影响,对码头影响不大,而EN(包括NNE)向、ENE向水域宽敞,面对外海,风区很长,是对港区影响的主要波浪方向。

由于本次建设的后方堆场受已建的1#、2#泊位掩护,港外波浪经绕射后到达堆场前沿时波高较小,H1%波高约2.5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