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级妇幼保健院服务流程管理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妇幼保健院服务流程管理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
一、预约诊疗服务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1.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就诊者和出院复诊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4.1.1.1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就诊者和出院复诊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C】
1.至少开展两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如电话、网络、微信、现场等预约形式。
2.在挂号、检验、药房、收费等窗口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3.急诊服务区域,标识醒目,救护车与急诊室有效衔接,急诊室与病房服务连续畅通。
4.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具有专科特点。
【B】符合“C”,并
独立设置急诊科。
【A】符合“B”,并
急诊科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基本要求。
2.出院复诊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B】符合“C”,并
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出院复诊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A】符合“B”,并
1.有完善的出院复诊者预约服务管理,登记资料完整。
2.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
4.1.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预约就诊比例。
4.1.2.1
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提高预约就诊比例。
三、急诊服务及绿色通道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3.1设置急诊室,提供妇产科、儿科“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合理配置产儿科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4.3.1.1
设置急诊室,急诊服务布局、设备设施符合产儿科服务特点。
【C】
1.急诊服务布局、设备设施满足产儿科服务需求。
二、门诊服务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2.1根据妇女儿童特点,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等待时间,改善服务体验,实现保健人群和疾病人群相对分流。有相关措施支持门诊服务的持续改进。
4.2.1.1
根据妇女儿童特点,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等待时间,改善服务体验,有相关措施支持门诊服务的持续改进。
4.3.1.2
应当配备数量适当、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C】
1.门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
2.有门诊管理制度并落实。
3.根据妇女儿童就诊人群特点,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有各种便民措施。
4.有缩短就诊者等候时间的措施。
5.有急危重症者优先处置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B】符合“C”,并
针对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有措施保障门诊诊疗的秩序和连贯性。
【A】符合“B”,并
4.各区域标识醒目,指向清晰,方便就诊分流。
【B】符合“C”,并
相关职能部门日常监管有记录,有改进,有落实。
4.2.2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提前告知就诊者或其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就诊者有效就诊。
4.2.2.1
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就诊者有效就诊。
有减少就医环节的信息支持系统,实行门诊分层挂号缴费,或科室、诊室直接挂号缴费,或自助挂号缴费,或微信挂号缴费等服务途径。
4.2.1.2
实现保健人群和疾病就诊者相对分流。
【C】
1.儿童与成人分区就诊,相对独立。
2.保健服务与疾病诊疗分区设置,相对独立。
3.健康体检、保健服务、急诊、普通疾病就诊、传染病就诊人群合理分流。
1.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措施,不断改善门诊服务。
2.医务人员出诊情况有登记与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出诊服务。
4.2.3根据门诊流量调配医疗保健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4.2.3.1
根据门诊流量调配医疗保健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C】
1.有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
2.有医疗保健资源调配方案。
3.有门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
【B】符合“C”,并
1.门诊满足就诊需要,无院方原因出现退号现象。
2.普通医技检查能满足门诊需要,当日完成检查和报告。
4.2.3.2
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C】
1.有应急预案,包括建立组织、设备配置、人员技术培训、通讯保障、后勤保障等。
【C】
1.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管理和协调工作。
2.有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支持开展多模式的预约诊疗。
3.有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支持与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
4.就诊者有方便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信息的途径。
5.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
【B】符合“C”,并
有专人负责预约具体工作。
【C】
1.以多种方式向就诊者提供出诊信息,并及时更新。
2.医务人员按时出诊,特殊情况无法出诊应有替代方案并及时告知就诊者。
3.有咨询服务,帮助就诊者有效就诊。
【B】符合“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1.医务人员完成本岗位诊疗工作后能主动指导就诊者进入下一诊疗环节。
2.有奖惩措施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按时出诊率。
【A】符合“B”,并
2.设立微信公众号或应用App,利用互联网加强孕产期营养、母乳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科学育儿、青春期保健、男女生殖保健、更年期保健等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B】符合“C”,并
运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缴费支付、诊疗报告查询、定期产检提醒、诊后随访等服务。
【A】符合“B”,并
利用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可穿戴设备开展妇女儿童健康管理。
2.有确保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快速实施的程序与措施。
【B】符合“C”,并
1.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系统,能有效地识别预警信息。
2.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识别预警信息并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
【A】符合“B”,并
1.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案例证实在启动应急预案后,相关部门能积极响应。
2.有应急事件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
【A】符合“B”,并
1.门诊预约率达到门诊量50%以上。
2.孕产期保健复诊普遍实行预约诊疗。
4.1.3运用APP、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改善就诊体验,促进群众健康管理。
4.1.3.1
运用APP、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改善就诊体验,促进群众健康管理。
【C】
1.门诊候诊区域普遍提供免费无线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