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干排渣系统运行及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干排渣系统运行及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5方案实施和效果试验
为此我们分别对2号炉进行了低负荷和高负荷试验,低负荷试验由运电公司专业人员进行,高负荷试验由运电公司专业人员和山西电科院专家共同完成。
5.1低负荷试验(2008年)
5.1.1试验前工况
时间:10月14日08:50负荷298MW;燃烧器摆角:43°,二次风箱差压:0.56-0.58kpa,一次风母管压力:8.23、8.21、8.21kpa;辅助风挡板开度:70、22、55、54、20、54、12、53、20、55、0、0、10、9、20、0、10、0、0、0、5、0;总二次风量:1018t/h,总的一次风量:366 t/h,三台磨运行,磨煤机煤量、风量分别为:
过热一级右开度
29
29
31
31
30
过热二级左开度
25
23
22
26
24
过热二级右开度
29
28
29
31
29.25
过热一级左流量
47
48
47
46.4
29.588
过热一级右流量
11
11
13
13.3
过热二级左流量
9
6
8
11
8.95
过热二级右流量
9
9
9
10.6
过热右汽温平均
541.647
541.833
542.03
1干式排渣系统简介
干式排渣机工作原理是自然风在煤粉炉炉膛负压作用下(循环硫化床利用锅炉二次风机的压力风),与底渣向外输送逆向从干式排渣机外部壳体挂风口进入干式排渣机内,将高温含有大量的热渣在干式排渣机内冷却成可以直接贮存和运输的干渣。冷却渣产生的热风直接进入锅炉炉膛,将渣从炉膛带走的热量再带回炉膛中,从而减少了锅炉的热量损失,提高了锅炉的效率。冷却风和渣直接接触,渣中未完全燃烧的碳在干式排渣机中再燃烧,燃烧后的热量和热渣中所含的热量由冷却风带入炉膛,减少了锅炉的热量损失,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名称
变化量
影响煤耗g/kwh
排烟温度
5.406
0.919
氧量
0.0875%
-0.0814
过热器汽温
0.424
0.0382
过热器减温水量
8.942
0.0024
再热器汽温
-3.057
-0.0013
再热器减温水
0
0
从以上列表中可以合计出低负荷下,干排渣系统封堵进风口后供电煤耗约降低0.877g/kwh。按照运电公司两台机组年发电量60亿KWh,标煤单价按550元/吨计算,可以每年为公司增加利润280万元左右。
24
23
26
27
16.5
过热二级右流量
7.5
7.4
8.3
8.8
过热右汽温平均
541.74
541.937
542.246
542.45
542.31
过热左汽温平均
542.38
542.457
542.68
542.617
再热右汽温平均
529.865
530.46
530.3
530.315
522.347
再热左汽温平均
519.785
4技术改造方案
我公司的干排渣系统设计的冷却风口有:前后各有19个冷渣风口,爬坡段顶部有3个大渣冷却风口;每个分口中有逆止挡板,防止炉膛正压时热风倒流伤人。正常运行中,冷却风只能通过炉膛内的负压调整减少或增加冷渣风量,冷渣风口面积不能调整。为了能够更加精确的调节冷却风量,我们根据负荷及环境温度,制定干排渣进风口封堵规定及液压关断门开启和关闭操作规定,以改变通过的冷却风量,使得机组在低负荷渣量少时能减少冷却风量,减少炉底的过多无效漏风,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
3运行中干排渣系统存在的问题
运城发电厂锅炉是600MW亚临界强制循环干排渣系统汽包炉,设计额定负荷(THA)工况下:
正常出力:18t/h,冷却渣温小于:100℃,冷却空气量:11030Nm3/h。
最大出力:75t/h,冷却渣温小于:150℃,冷却空气量:14959 Nm3/h。
此种设计保证了干排渣钢带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实际运行中,因为观察孔、检修孔、头尾部侧门等部件存在不严密的缝隙,炉底漏风量偏大;在50%负荷时,渣温只有30℃左右,进入炉底冷却风温严重低于经济风温。即使在75%的负荷率下,中间渣仓温度也只有50℃左右。现在几乎所有的火电机组都有调峰任务,在低负荷时,干排渣机的漏风严重影响到了锅炉的经济运行。为了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我们必须对锅炉干排渣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试验,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锅炉效率。
110
111
111
111.7
118.925
排烟温度2
121
122
122
122.8
排烟温度3
123
124
124
124.6
排烟温度4
127
127
128
128.3
122.308
排烟温度5
126
126
126
126.8
排烟温度6
113
113
113
113.6
空预入口氧量左
5.4
5.5
505
5.0
5.2
空预入口氧量右
2干式排渣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干排渣系统所用冷却空气由炉底进入炉膛,增大了锅炉的漏风量,在某种情况下将影响炉内燃烧状况,也可能影响火焰中心、炉膛出口烟温、排烟温度、锅炉效率等参数变化。逆流的冷却空气在锅炉负压作用下带着高温底渣所含的热量、辐射热量及渣中未完全燃烧的碳所含的热量进入锅炉燃烧室。
根据锅炉热量平衡理论,利用热力特性计算机辅助试验,得到结论:锅炉一定负荷下,一定的漏风量对应一个漏风温度拐点A,控制漏风温度B大于等于A则可使锅炉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则降低。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炉底漏风风温提高到200℃后。可以保证不会对燃烧和锅炉效率产生不良的影响,并有利于提高锅炉效率。
干排渣系统运行及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李军
(单位、所在省份、城市及邮政编码)
摘 要:简述干排渣系统的特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干排渣系统对锅炉整体经济性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冷却风量调节技术和实际运行方法,并对方案实施前后的经济性进行了试验,总结出了干排渣系统不同负荷下的合理运行方案。
关键词:干排渣;运行;节能;技术
序号
单位
A
B
C
煤量
吨
46.2
45.1
43.9
风量
吨/时
89.4
87.2
87.9
火检强度:
角号
#1
#2
#3
#4
A
67-98
21-98
56-98
50-98
B
66-94
96-100
63-97
70-87
C
17-97
5-95
21-78
65-97
11:15
11:25
11:40
11:50
合计
空预入口烟温1
308.3
(图序及图名,并在文中提及该图)
其优点是:干式排渣系统用自然风冷却热渣,不需要水冷却热渣,节约了大量水能源;无废水排放,无须废水处理系统,有利于环境保护;排出的渣可直接贮存和运输,不需要设置灰渣厂,节省了大面积的土地投资;干式排渣系统排出的渣为干渣,干渣中的氧化钙等物质未被破坏,可直接用作建筑材料,干渣能直接综合利用。
具体方法如下:
在锅炉满负荷运行1小时后,停止碎渣机开始计时,此时启动负压输送系统排空中间渣斗的渣,在中间渣斗中渣全部拍完后停止负压输送系统,开启碎渣机向中间渣斗排渣,直到中间渣斗装满,记录此时的时间,停止碎渣机开启负压输送系统开始输送,在中间渣斗中的渣排完后,记录此时的时间。如此反复4次,记录每次的时间。
519.14
510.505
508.405
再热器减温水一直为零,闭锁门一直关闭。
3试验数据分析总结:
试验前后,暖风器后一二次风温加权平均增加2.72℃;排烟温度减少了3.53℃,修正后排烟温度增加了5.406℃。氧量增加了0.0875%;过热器汽温试验前平均为541.886℃,试验后542.31℃,增加了0.424℃;过热器一级减温水量试验前为:29.587吨/时,试验后为13.613吨/时,减少了15.97吨/时;过热器二级减温水量试验前为:8.95吨/时,试验后为16.5吨/时,增加了7.55吨/时;过热器减温水总共减少了8.42吨/时;再热器汽温试验前为:525.407℃,试验后522.35℃,减少了3.057℃;再热器减温水一直没有使用。如下表:
5.1
5.2
5.0
4.9
空入一次风温A
27.61
27.41
27.27
27.59
27.721
空入一次风温B
27.63
27.83
28.06
28.37
空入二次风温A
30.14
30.76
29.80
30.34
28.562
空入二次风温B
27.63
26.94
26.34
26.55
过热一级左开度
97
93
87
89
91.5
(表序、表名,并在文中提及该表)
序号
单位
A
B
C
煤量
吨
47.5
45.1
45.3
风量
吨/时
88.2
89
89.1
火检强度:
角号
#1
#2
#3
#4
A
74-98
2-98
86-98
54-98
B
82-94
95-100
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