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风格之东南亚风格

建筑风格之东南亚风格


建筑文化及特点
• 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它同时 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 • 东南亚的建筑文化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以佛教为主,所以各国在宗 教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大的方向:
1.印支半岛--中南半岛上的5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建筑样式是佛教宽顶 多角塔楼. 2.马来半岛上的马来西亚和印尼\文莱等建筑风格以伊斯兰教尖顶塔楼 印尼有自己的印尼风格,跟泰国样类似. 3.菲律宾\东帝汶和越南建筑样式是西方格调. 菲律宾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和美国相融合. 而越南是法国同中国样式相结合. 东帝汶是葡萄牙风格搀杂了印尼风格
泰国北部自八世纪以来被泰国中部的勐人所开拓,也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以及后来流 传在掸邦和上缅甸的宗教影响。
泰国中部所受的影响首先来自西边的下缅甸勐人(甚至在更早些时期明显是直接来自 印度),然后是来自东边的柬埔寨高棉人,最后则是中北部的素可泰地区的泰族人。 泰国东北部显示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成为印度教扶南国的一部分。 泰民族的历史也就是佛教的历史。佛教在泰族艺术传统中具有深刻影响,同时也支配 着泰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典型的寺院至少拥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僧舍和大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组成部 分,如戒堂、塔、藏经室等等。
dinh:即村庄的保护神庙,通常为木构建筑,其形象令人想起东山铜鼓上所 表现的住宅。
chua:即佛教寺院,其形式一般是一个侧卧的H形,三边是凉廊,一边是院 子。
den:即道教寺院。在外观上,它与佛教寺院类似,但内部则有不能随意进入 的祭殿,里面设置着偶像或象征符号。
van-mieu:即文庙。文庙用于祭孔,是在一个围合体中所布置的巨大建筑群。 皇宫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影响。
寺庙
佛塔
泰国建筑文化----泰国在泰语中为自由之国的意思。 9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

泰国建筑艺术 泰国建筑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拥有更多的折衷性,它在不同时代中从印度、中国、 柬埔寨、锡兰和缅甸借鉴了许多优点。泰国中部的早期建筑形式似乎追随着吉蔑风格, 但晚期建筑形式在屋顶上表现出某些中国建筑的影响,在装饰上又表现出印度的影响, 呈蓝、绿、红、黄等多种色彩的曼谷坡屋顶是其最突出和最漂亮的特征之一。
3,材料运用---东南亚风格偏爱自然的原木色,大多为褐色等深色系, 东南亚景观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 节装饰,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其中在对 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很有代表性,如黄木,青石板,鹅卵石,麻石等, 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 A,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景观特色对石材的应用进行选 择,不同的石材体现不同的景观风情。鹅卵石应采集于河床之中,其 光滑的质感及绚丽的色彩代表了最原始的自然,而人造文化石,具有 逼真的天然石外观。它的凹凸不平、重重叠叠、风湿剥落的感觉,可 令建筑感性起来。[园林设计当中,石材颜色的搭配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青石板,因质地密实,强度中等,色泽以豆青色为主,给人以古朴自 然之感;麻石,质地坚硬,耐风化,因表面呈麻点状花斑,以黑白斑点, 红黑斑点等居多,所以给人以朴素之感觉。 B,园林景观中的水,有喷、涌、射、流、落、静六种表现形式。 不同的风俗人情、地理环境使的景观水有着显异的差别。在东南亚, 因其属热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水多以涌、落的型态出现。
结合西方
结 合 中 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甸 泰 国 寺庙
柬埔寨建筑文化 ----高棉族始祖名为卡姆布,为国名语源 ,国民笃
信小乘佛教
• 高棉建筑艺术 高棉人像以前的印度人一样,想像庙宇并不仅仅是信徒们的集会场所,也是他们所信奉的神的家。 他们相信神以神像的形式实实在在地生活着,高棉的寺院因而相应地很小。祭殿建筑包括一座供奉 神的塔,另外一座或多座塔供其配偶或“战车”使用,还有其他一些与礼拜仪式或经文有关的附属 建筑。一道带有大门的墙围绕着整个建筑群,里面还有用不耐久的材料建造的第二道墙。 寺院以凝固的形式用建筑符号表达出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特征。神圣的建筑表现出严格的向心性并 朝向四个主要方位,主要祭殿象征着作为世界中心的圣山。寺院建在城市的中心,紧靠着王宫,国 王掌握着神所授予的权利。 高棉人所采用的基本建筑类型是“塔形祭殿”和“寺院山”,后者还加有一道走廊。再重要的建筑 也不过是这三种元素的不同组合而已。 高棉艺术的名望与吴哥窟组群有着极大关联。这座寺院坐东向西,由一道壕沟加以限定,一条两侧 有蛇神主题装饰栏杆的道路通往一道再现了缩小尺度的寺院寺院立面的围墙上的主入口,中央主塔 两侧翼由柱廊构成,其终点也是小塔。带有三层叠置梯台的锥体屹立在中心部位,每一层梯台都有 柱廊环绕,梯级高度随其升高而缓慢增加,面积逐层缩小,具有稳定的效果。 高棉艺术的最后一个伟大创举是吴哥城。在吴哥城的中心,建造了塔形寺院山,即巴戎寺,塔上巨 大的四面像注视着各个方向,观察着整个国家,使统治者与神力相结合,同时也反映着神化了的君 主所拥有的宇宙统治权(一种理论化的和广泛的统治权)。 吴哥城的寺院事实上是天地万物的一种编年图形化的、符号化的以及被控制着的神秘的宇宙志和局 部解剖图。
具有高棉传统建筑风格和 宗教色彩的金边王宫
皇宫
吴哥窟
法式
越南建筑文化 --国民多信奉佛教、天主教,还有和好教、高台教等。
• 二、越南建筑艺术 1,在建筑上,在黎氏王朝(15~18世纪)时期最为丰富。大量的作品证明 了中国主题和元素在越南的新创造。 2,在阮氏王朝(始于19世纪)的众多建筑作品中,除了皇宫建筑外,其余的 都具有宗教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二,气候特点(分两种)
• 中南半岛北部和菲律宾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 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中南半岛的气候 属典型的热带季风类型,水热资源丰沛,干湿季 分明,特别有利于稻谷的生长,但热带经济作物 则颇受局限。 马来群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不包括菲律 宾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位于赤 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有雨,没有干 燥的时候,全年气温高,各月平均气温25~28℃。 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于热量和水分充足, 植物终年茂盛,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 林。 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都可以收获。
4种有代表的建筑文化
缅甸建筑文化
• 缅甸的艺术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反映出更多的印度文化影响。 建筑构造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肋形拱顶的运用。这种建筑体系究竟源出于印度还是中国 的问题迄今未获解决。常用建筑材料是砖。砖上用灰泥抹面,然后雕上花饰,也常用 釉质灰土的彩片镶嵌为装饰。建筑内部也有木雕装饰。塔和祭殿保持着厚重的外观, 其室内空间看起来就像是在岩石内挖掘而成的。这也反映出印度石窟建筑的影响。 传统上,缅甸塔由四个部分组成:1)方形平面的砖石平台;2)一个很高的底座,平 面表现为多边形;3)覆钟形塔体,结束于4)一个圆锥形塔尖──常常由圆环构成── 顶部冠以伞状塔刹。 缅甸塔表现出两种区别于印度塔的特征:1)没有出现将带有栏杆的柱廊覆盖在拱顶上 的做法;2)基础扩展较大,如前所述,由叠置的方形平台构成,形成一种流动状态。 带有内部大厅的建筑类型至少在蒲甘时期就已广泛散布,并派生出各种次类型来。这 种类型的建筑有些类似于窑洞建筑,其砖砌体的中央设置一个拱顶小室,并在小室上 方搁置一个大石块支撑着一个塔形冠盖。 寺院和诵经大厅反映出木结构原型的痕迹,藏经室也类似于简单的寺院。
结合西方 法式
中国 越南结合的寺庙
家居风格元素
• (1)东南亚风格的搭配虽然风格浓烈,但千万不能过于杂乱,否则会 使居室空间显得累赘。木石结构、砂岩装饰、墙纸的运用、浮雕、木 梁、漏窗……这些都是东南亚传统风格装修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2)材质天然,木材、藤、竹成为东南亚室内装饰首选。饰品妩媚, 东南亚装饰品的形状和图案多和宗教、神话相关。芭蕉叶、大象、菩 提树、莲花等是装饰品的主要图案 • (3)东南亚家具大多就地取材,比如印度尼西亚的藤、马来西亚河道 里的水草(风信子、海藻)以及泰国的木皮等等纯天然的材质,散发着 浓烈的自然气息。色泽以原藤、原木的色调为主,大多为褐色等深色 系,在视觉感受上有泥土的质朴,加上布艺的点缀搭配,非但不会显 得单调,反而会使气氛相当活跃,在布艺色调的选用上,东南亚风情 标志性的炫色系列多为深色系,且在光线下会变色,沉稳中透着一点 贵气。 • (4)东南亚风情的卧室中一条艳丽轻柔的纱幔、几个色彩妩媚的泰丝 靠垫,累了,慵懒地倚在泰式靠枕上舒松筋骨。泰丝的流光溢彩、细 腻柔滑,在居室随意放置后漫不经心的点缀作用是成就东南亚风情最 不可缺少的道具。
建 筑 形 式
• 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 出相对凉爽的环境,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 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 • 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筑”这种“外廊式 建筑”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 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 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 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 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 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呎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 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 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炎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柱形成的走 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 “五脚基”(Fiye Footway),进入福建后,开始称为“骑 楼”
东南亚风格
一,地理位置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亚区 (subregion)。不过,东南亚 国家往往也被西方学者和传媒 纳入东亚的范围。西方学者和 传媒很多时将“东亚”细分为 东北亚(包括台湾、日本、韩 国、朝鲜、蒙古和中国)和东 南亚。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其 余十国早前组成了东南亚国家 联盟(即“亚西安”)组织。 东南亚是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它分为:中印半岛(马来半岛)和南 洋群岛(马来群岛)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下列地区: 中印半岛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甸 南洋群岛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