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二 书法艺术
1.主要特点 (1)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2)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 气势和意境。 2.发展演变
见附表
思维导图
三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多元思维 2.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提示:(1)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2)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了画家 多方面的修养。 (3)出现于魏晋,明清时期成为画坛的主流。
专题十五 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 与文化
古代 (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四大发明不仅成就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 位, 也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近代前期中 国的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 (2)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主要 表现 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 (3)绘画艺术不断发展,在形式、 风格上独 具特色 (4)戏曲经过长期发展,在清代形成国粹 ——京剧 (5)中国古代文学兴盛,在不同时期形成 了不同的文学主流形式和特点 专题 主旨
考点 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最新考纲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 和书画的发展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书法 中国画 诗经 楚辞 唐诗 文学成就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京剧等剧种的产 生和发展 京剧的产生 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 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知道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 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 络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1.(2014 佛山检测)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 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 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 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解析: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主要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特征的分析能力。明 清时期,中国仍是农耕文明,没有向工业文明转型,A 错误;明朝的内阁制度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C 错 误;明清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虽然对封建专 制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但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 深刻的思想解放,D 表述错误。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 进入了总结性阶段,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而且西学 开始传入中国,出现西学东渐,故正确答案为 B。
3.书法家欧阳中石说:“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 孔不同一样。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 嘴„„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 实在难看,有的能够倾国倾城。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这段话 主要说明了( ) A.书法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别 B.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 C.欣赏书法作品之前应先了解作者 D.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 解析:B 材料意在说明书法作品和人一样有美有丑,因此选择 B 项,A 项错误。 材料中人的美丑是用来比喻字的优劣,并非描述作 者,因此,C、D 两项错误。
(5)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制作的新诗体。 2.明清小说 (1)背景 ①物质基础:商品经济推动。 ②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兴起、扩大。 ③科技条件:印刷术完善。 ④主观因素:文人努力。 (2)成就 ①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②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③批判现实的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3)评价: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 典文学中的瑰宝。
【问题】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在西方和中国发挥的不同 作用。 【解读】
解读项目 史料来源信息 问题限定信息 考查主题信息 解读结论 近代学者的著作 根据材料 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在西方和中国发挥的不同作用 (1)由“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 强大的杠杆” 可知 ,中国古代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 史料有效信息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由“爆竹敬神”、“看风水”、把鸦片“当饭吃”可 看出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在中国未能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 作用 ,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1.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2.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主要描绘自然风景,讲究 布局构图,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以意境为灵魂。 3.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 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特点:注重诗意。
四 京剧形成与发展
1.形成 (1)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2)道光年间,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又吸收昆曲、 秦腔等剧 种的唱腔,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2.艺术特点: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为生、 旦、 净、丑四大行。 3.地位: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中国 文化的“国粹”之一。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 明清时期,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 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的创作发展繁荣起 来。题干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C 项符合 题意;A 项“宗教传播载体”,D 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 念”是对材料的误读;B 项,材料无体现。答案为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点史料探究
要点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探究重点·分析史料
【史料】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 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 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鲁迅在《电的利弊》 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 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 当饭吃。”
4.印刷术 (1)出现:唐代的雕版印刷术杰作《金刚经》。 (2)发展 ①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②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铜 活字。 (3)外传 ①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②14 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 年前后德国出 现金属活字。 (4)作用: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 备了条件。
【结论】 (1)在西方: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在中国:未能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主 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没有有效 地转化为生产力。
【深化拓展】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高考命题透析
研习高考·明确考向
主干知识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3.火药 (1)出现:东晋《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 (2)发展 ①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出现火药箭、火炮。 ②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在 12、13 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 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作用 ①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 造了条件。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1.造纸术 (1)出现:西汉早期。 (2)发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被誉为 “蔡侯纸” 。 (3)外传:公元 8 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设备和技术 造纸,之后,传入欧洲。 (4)作用 ①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②纸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 (1)出现:战国时期的“司南”。 (2)发展:北宋开始应用于方向测定。 (3)外传:在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再传入欧洲。 (4)作用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 技术保证。
视角透析
项目 内容 (1)考查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代表人物和代表 作品及其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 考查 角度 (2)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联系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 , 考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3)以京剧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 承与发展的认识
考点即时演练
一、选择题
【例 1】 (2013 年重庆文综,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 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 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有关知识的掌 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A 项 表述错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蔡侯纸” 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出现的,B 项错误;火药在唐 末开始用于军事,C 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中 期,活字印刷书籍不可能始于元朝,D 项错误。 答案为 C。
2.(2014 石家庄检测)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 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 技的特征是( ) 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D.重血统 解析:B 中国古代医学重视经验的总结,重实用,A、 B两 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是,从题干医学服务于 “人丁兴旺”的目的看,强调的是重实用。
现代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 如航空、原子能等,初步改 变了落后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推动了文学 艺术的繁荣 (3)新中国教育事业虽然 历经曲折,但仍然取得重 大进展, 一方面提高了国 民素质, 另一方面也培养 了大批人才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 煌。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巨大、充满曲折与坎坷。
知识系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