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处理

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处理

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0-08-19T10:55:31.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迟英姿[导读] 根据患牙的位置、患者年龄、经济情况选择塑料甲冠、金属烤瓷冠、金属全冠。

迟英姿(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铁路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098-02 【关键词】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处理在临床工作中,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按常规需要拔除的残根、残冠牙,四年来,作者对120颗牙冠大面积缺损的后牙进行了修复,分别采用金属螺纹桩、螺纹针固位的光敏树脂核、银汞合金核,Ni-cr合金铸造核,用金属全冠、金属烤瓷冠、塑料甲冠恢复形态、功能,术后追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100名、120颗牙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其中男性38人,女性62人,年龄18~62岁,其中双尖牙50颗,第一磨牙50颗,第二磨牙20颗。

牙冠缺损范围均达1/2以上,经根管充填治疗100颗牙,余经塑化治疗加根管充填、其中螺纹桩、螺纹针固位的复合树脂核和银汞核80颗,Ni-cr合金铸造核40颗。

1.2 材料和方法。

材料为西德古萨公司生产光敏树脂及其配套设备,国产、银汞合金和浙江大学生物医材实验厂生产的螺纹桩和螺纹针,国产Ni-cr合金钢、包理材,德国拜耳公司产EP膜材、VT烤瓷粉系列。

方法:牙体预备时去除旧充填物、腐质和薄弱的牙体组织,依牙体缺损的程度确定固位针的数目,原则上每缺失一个牙尖或缺损一侧冠壁,应使用一枚固位针。

若使用固位针数量过多则会削弱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一般不超过2枚,否则选用螺纹桩固位。

针道位置应达釉牙本质界内至少0.5mm处,牙体表面至髓壁间1/2处,首选位置在牙齿牙合面近中颊舌轴角和远中颊舌轴角处,若牙体缺损二个以上牙尖或二侧以上冠壁后磨牙,行根管预备,参照X线片,行至所需深度和宽度。

一个后磨牙一般需插入2~3个螺纹桩、用手将桩轻轻旋转入根管,当感到有阻力时应立即停止旋入,否则易引起牙劈裂,若螺纹桩旋入后,根管仍宽松,可用粘用剂粘固,一般选用磷酸锌粘固粉。

光敏树脂核的制作中,将金属螺纹桩、针固定好后,即可按常规方法制作核,须注意充填树脂时,每层应厚2.0mm,直至恢复所需形态。

充填时注意整塑,防止核中出现气泡,充填后常规牙体预备,制作全冠修复,最后修复体的完成线较光敏树脂核低很多,这样全冠才能与牙体密合,产生一种“环抱效应”,以抵抗牙合力。

银汞核的制作中,将金属螺纹桩、针安置好后,选合适预成带环,修改好龈曲线,使其牙合龈距对牙合牙0.5~1.0mm,充填银汞合金时,填满每根桩、针周围,以使桩、针与银汞合金紧密结合,取得良好固位力,切勿碰撞桩、针。

用大号充填器在牙合面轻加压后,用探针尖沿圈内缘将银汞核牙合缘形成牙合外展隙,第二次复诊时拆除带环圈,在银汞核上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全冠制作同上。

若后磨牙冠水平缺损达1/3~2/3,可用髓室、箱型或伸入根管3.0~5.0mm固位桩,即用髓室固位或髓室加根管固位,使其与髓室内修复体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可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做蜡型。

若牙冠缺损超过2/3及龈下只残留0.5~2.0mm的牙体组织,在行牙龈切除暴露缺损断面后,修复体边缘与断面吻合,避免形成悬突,常规行根管预备,上颌上双尖牙预备颊侧根管,上颌磨牙预备腭侧根管,下颌磨牙预备远中根管,长度均为根长的2/3,直径为根径1/3。

在另一根管内预备一个深3.0~4.0mm的栓道,根管口呈方圆形,起防止修复体转动和辅助固位作用,可用直接法、直接间接法、间接法制取蜡型。

直接法为口内直接涂石蜡油制取桩与核的蜡型,直接间接法为在口内用直接法制取蜡桩外露弯钩金属丝,以便固定在托盘内的印膜材中。

间接法制作蜡型时,将预备过的根管分别制备一根金属丝,用以加强根管的印膜,金属丝末端磨出几处刻痕,以增加其在印膜材中的固位力。

金属丝另一端制成一个弯钩,以便固定在托盘内的印膜材中。

将调好的印膜材放在全牙弓托盘底部,先将印膜材导入预备过的根管,避免形成气泡,将准备好的金属丝插入根管中,再将备好的托盘放在牙列上加压,待凝固后取出,用人造石灌制模型。

制蜡型前先将模型浸泡在石蜡油内,后在模型上做带桩的外核蜡型。

外核的桩插入较细的根管,即上颌磨牙颊侧管,下颌磨牙近中根管,在外桩核的蜡型上做出一个插入内桩核所用的孔道,内桩核通过此孔道插入较长而粗的根管,即上颌磨牙腭侧根管,下颌磨牙远中根管。

包理铸造、试戴、粘固后的桩核即可进行最后加工,磨出完成线,为全冠修复留出空间。

2 结果
修复后经6个月至4年临床观察。

2.1 功能情况:120颗牙、100例患者全部主诉能正常使用,可任意咀嚼不受限制,无主观不适。

2.2 邻接关系:120颗牙中仅有2颗牙邻接关系欠佳,有食物嵌塞现象。

2.3 核冠脱落:在120颗牙中无1颗牙冠脱,仅有2颗核冠脱落,调牙合去除早接触后,重新粘结后再未出现核脱落。

2.4 X线牙片复查:随机抽取20人摄X线牙片前后对比,结果13例患者前后无改变,4例阴影消失,3例阴影缩小。

3 讨论
3.1 适应证:为论述方便,作者根据牙尖,冠壁的缺损及水平缺损的程度,规定了几种修复体的适应证,但在临床实践中,后牙缺损可以有多种不同复杂情况,应从更广泛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适应证问题。

如为斜面或纵向缺损,髓室壁破坏严重者,则以固位桩、针树脂核或银汞核、外加全冠修复为宜。

Ni-cr合金桩核微漏值比树脂核、银汞核小,在后牙缺损严重情况下,选用Ni-cr合金铸造核更适宜,只是操作复杂、费用高、耗时间。

3.2 固位力和剩余牙体组织抗力:如能将适应证选择适当,则修复体的固位刀和抗力均能满足生理功能需要。

单桩铸造核与牙体组织密合,单桩铸造核的根长达根管长度的2/3,用它来修复一个单冠,固位力是足够的。

正确的牙体预备,尽量使缺损的残根面达龈上,甚至可先通过龈切术暴露根面后再行修复。

冠边缘一定超过光敏树脂核、银汞合金核、Ni-cr合金铸造核,达到健康牙龈组织,均可增加修复体固位力。

操作中使用高质量印膜材,确保印膜质量、包理、铸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全冠戴入后要进行必要的调牙合,消除早接触,使获得满意修复体。

3.3 根管治疗:修复大面积缺损后牙中,凡经过根管充填治疗的患牙至今无一例发生根尖病变,在塑化根管充填治疗的患牙中,发现一例有问题,修复前X线片示根尖有明显病变。

由此可见,对准备修复的后牙进行牙髓塑化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继发根尖病变的可能性,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3.4 外冠的选择:根据患牙的位置、患者年龄、经济情况选择塑料甲冠、金属烤瓷冠、金属全冠。

甲冠易变色,耐磨损差、组织相容性差,对牙龈有刺激,易引起牙龈炎。

金属烤瓷冠强度高、表面光滑、色泽美观、逼真、组织相容性好,是双尖牙冠的理想修复体。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 临床口腔医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熊美萍,胡道生. 铸造复合桩核冠修复严重缺损的后牙.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