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


途径—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工业 绿色农业 绿色交通 绿色能源
绿色建筑 绿色旅游 绿色服务 清洁生产
绿色产业的特点
•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 •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 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 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 • 尽可能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把废物变成 资源。
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长期依靠投资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服务业发展滞后。过度依赖于加工制造环节; • 在国际分工中固化在价值链低端 。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 •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现有产能 • 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高新产能
2、低碳生活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 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 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 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 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 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 来改变生活细节。
(一)生态伦理的基本概念 • 伦理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 便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并且随着道德标 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 • 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的伦理,它以自然的内在价值 和道德权利为前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类社会 延伸到非人类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 ,主 要表现为:
三是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受噪声影 响的暴露人口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 大,环境噪声投诉长期居高不下。群 众来访中近三成反映噪声污染。
四是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 重。 固体废物污染程度不断 加剧、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 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固体 废物、危险废物都在不断增加。
铁以外 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送往焚烧工厂 铁加工厂 再生利用场 提供给市民 瓶生产厂 太平工业 炼铁厂 铝制品厂 西日本塑料瓶再循环
西日本泡沫聚苯乙烯再循环
每 户 收 集
大型垃圾
计算机类 再生利用广场 修缮 家具类 罐、瓶资源化中心
透明瓶 茶色瓶 其他瓶 钢制罐 铝制罐 塑料饮料瓶
收 集
回 收 站
资源垃圾
(罐、瓶) (罐、塑料饮料瓶) 白塑料包装盒
核能nuclear 风能Wind
太阳能Solar
地热能Geothermal 海洋能Ocean
生物Modernbiomass
小水电Small-hydro 氢能Hydrogen
目前一些国家已着眼于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为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利用 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 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发阶段。由于当前新能源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总 能量的很少一部分,今后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今后的世界必定是新能源所驱动的。
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 ,主要表现为:
五是核与辐射安全隐 患不容忽视。大规模快速建
设核电站超过我国当前核电管理 能力,核电人力资源短缺,适合 我国国情的核安全法律、法规和 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够健全,监管 机构设置不全和人力薄弱日显突 出,核安全研究投人不足,机制 不完善,核能发展未能同步解决 其废物处置问题,短期内给核电 厂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基础
根本
灵魂
枢纽
保障
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再次提出“美丽中国”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 容。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贺词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体现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天人合 一的理念,依托现 有山水脉络等独特 风光,让城市融入 自然,让居民望得 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伦理实践
校务办 严 欣
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
三、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四、生态伦理概念的阐释 五、生态伦理走向实践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学
•婺源改变发展思路,禁止砍伐,培育生态环 境优势,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旅游产业,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旅游业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得该县的有 机茶叶、生态养殖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产 业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国首个生态县——浙江安吉
•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推 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观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
• •
子》•第二十五章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 十九章》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
(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美 丽中国”实践基础。
• 1、用生态伦理引导生态经济发展
有色塑料包装盒
基 地 回 收
超市、公民馆等 电器商店等 自治会等回收
集 回团 收
纸袋(牛奶等) 萤光管 电池(钮扣型、充电式) 废纸 废布
FP 大分造纸 J-Relights 送往再生利用工厂 造纸厂、出口 出口、废棉纱工厂
(3)、低碳发展
•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
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
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 ,主要表现为: 六是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凸显。在全球
环境问题上,我国既是原发地之一,又是重灾区, 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持久性有机污 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 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
全球变暖
有机物污染
酸雨
臭氧层破坏
我国与发达国家SO2和NOX排放强度比较
日本共有26个生态镇
Iida City
Toyama City Gifu Pref. Aomori Pref. Hyogo Pref. Hiroshima Pref. Yamaguchi Pref. Chiba Pref. Kita-kyushu City Oomuta City Minamata City Sapporo City Hokkaido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
1、广延性: 同代==>代际 (纵向) 人类社会==>人与自然 (横向) 2、多元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 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人肩负保护自然的义务) 3、革命性: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根本性颠覆
(三)“美丽中国”与生态伦理的契合
生态伦理 美丽中国 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有 是
2、推进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 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在经济 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强 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1)、绿色发展: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 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 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 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方 面 ,主要表现为:
二是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区域生态系统结构 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不 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持 续下降,生态灾害不断加 重。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 构性破坏向功能性退化演 变的态势,生态“赤字” 不断增加。
一是土壤质量退化 农业活动、废水排放、 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土 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 源多、量大、面广、持久、 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 蔓延到区域。燃煤、公路交 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 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 成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 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 为突出。
天 人 和 一
•故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 十五章)
生命的平等与关怀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 上》
•“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 •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智度论》
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 巨大压力和代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 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2013年10月24日,大
雁塔稳稳立在图片中 央;而到了2013年12 月18日,图片中只剩 下了两排树木,连大 雁塔的影子都看不到 了。“消失”的大雁 塔引来了全国网友的 围观。这使得各地网 友纷纷发来“贺电”: 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大 雁塔发射成功!
(2)、循环发展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
输入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 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 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
再循环
过程中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 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始形式 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污染。
资源化
输出端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 的功能后重新变成 再生资源。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 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26 Eco-Town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