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人的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其中最明显、最主要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

个性心理尤其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个性特征理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正确理解个性心理特征,以下各节将对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源于拉丁语,愿意是混合、掺和的意思,后被用于描述人们的兴奋、激动、喜怒无常等心理特征。

气质一词应用的领域较多,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

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内涵较窄,它与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脾气”、“秉性”、“性情”等意义近似。

现代心理学把气质定义为: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理解此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气质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

如一般把知觉速度、情绪和动作反映的快慢归结为速度方面的特点,把注意持续的时间长短、情绪起伏变化等则归结为稳定性方面的特点,而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归结为指向性方面的特点。

(二)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人的气质特点,几乎在初生后不久就能看到。

在儿童生命最初几星期内,对刺激的敏感度、对新事物的反应等就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婴儿好哭、好动,有的婴儿安静、很少哭闹;就是同为哭叫,在声音大小、急缓和持续时间上也各有不同。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气质的表现越明显,气质的特征也越清楚。

由于气质较多地依赖于先天因素,因此,气质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人们通常所说的“秉性难移”就是指气质的稳定性与难以改变。

有人对20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某些气质特征方面比异卵双生子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

(三)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虽然具有先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起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性格的掩盖下,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

例如,生活的坎坷或事业的挫折,可能会使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年变成一个沉默寡言、行动拘谨的人。

人的气质不仅随环境、教育、职业、主观努力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少年时期兴奋性较强,抑制性较弱,表现为好动、敏捷、热情、积极、急躁轻浮;壮年兴奋与抑制平衡,表现为坚毅、深沉;老年兴奋性弱,抑制性强,表现为沉着、冷静、动作缓慢、不灵活。

(四)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相同的气质类型,既可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能成为道德败坏、有害于社会的人。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既可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二、气质学说关于人的气质及气质类型,不少学者经过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因而形成不同的气质理论。

主要的气质学说有:(一)四根说这是由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勤(Empedokles)提出的。

他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土、水、火、空四根构成的。

其中,固体部分是土根,液体部分是水根,呼吸是空气根,血液是火根。

每个人心理的不同是由于四根配合的比例不同。

他认为演说家是舌头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艺术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恩培多克勤的四根说是以后气质概念的萌芽。

(二)体液说这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的,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

这四种体液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就形成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仑(C.Galen)提出了“气质”概念,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血液占优势的人是多血质,温而润,像春天;粘液占优势的人是粘液质,冷酷无性,像冬天;黄胆汁占优势的人是胆汁质,热而躁,像夏天;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属抑郁质,冷而躁,像秋天。

虽然这种学说对气质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但他们对气质类型的命名,被后世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自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提出气质“体液说”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又进一步从体型、血型、内分泌等生物因素方面试图对气质及其生理机制给以解释。

在众多气质理论中,具有一定科学依据、影响较大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在于体液,而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提出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气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所特有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特性的独特结合。

他通过研究发现,神经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有三种基本的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巴甫洛夫根据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提出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四种: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不可遏止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这是一种易兴奋、不易安静的类型,也称之为兴奋型。

2、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兴奋和抑制都有较大且基本相等的强度,相互之间转化灵活。

表现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

3、强而平衡但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兴奋和抑制都较强且程度大体相当,但相互转化不灵活。

表现特点是,新的条件反射容易形成,但不容易改造。

4、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的类型——弱型兴奋和抑制都很弱,而且弱的抑制过程占优势。

表现特点是,无论哪种形式的条件反射的形成都很慢,神经过程的承受能力小,也叫抑制型。

巴甫洛夫的四种神经活动类型与四种气质类型有紧密的联系。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气质是高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其关系如表所示。

表9-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不平衡兴奋型(不可遏止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灵活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不灵活型)粘液质弱弱型(抑制型)抑郁质三、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指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有规律的组合。

也就是依据某些心理特征对人的气质所作的分类。

(一)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它是由许多心理活动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构成物。

根据现有研究,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主要有:(1)感受性。

指人对内外刺激的感觉能力。

人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例关系。

它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的表现。

(2)耐受性。

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它也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的反映。

(3)反应的敏捷性。

它包括两类特征: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记忆的速度、思考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灵活程度);对刺激的不随意的反应程度。

它是神经系统灵活程度的表现。

(4)可塑性。

指人随外界事物变化情况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

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灵活性有关。

(5)情绪兴奋性。

指对微弱刺激影响以不同速度产生情绪反映的特性,包括情绪兴奋性强弱和情绪外现的强烈程度。

它既和神经过程的强度特性有关,也和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关。

(6)向性。

指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表现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

表现于外部的称外向性;表现于内部的称为内向性。

向性与神经系统强度有关。

(二)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人的气质特点千差万别。

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上比较常见和流行的是根据上述心理特征在具体人身上的不同结合,将人们的气质划分为不同类型。

这里仅介绍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1、胆汁质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

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

2、多血质感受性较弱,有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外向;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捷、反应迅速,热情、喜欢与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具有外倾性。

敏捷而好动是其主要特色。

3、粘液质感受性弱,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也弱,惟有耐受性强,内向;行为表现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较难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

缄默而沉静是其主要特色。

4、抑郁质感受性很强,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和兴奋性均较弱,内向;行为表现为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观察细节,对事物的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外表温和、常有淡淡的抑郁的面容,多悉善感,具有内倾性。

呆板而羞涩是其主要特色。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是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大多数人是近乎于某种气质,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的某些特征,属于混合型或过渡型气质。

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才能,在特定的工作领域内对社会作出贡献,气质特征不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活动的社会价值,但人的行为及行为方式要受气质特征的影响。

小栏目9—1看戏迟到的不同表现A.H.达威多娃的研究表明,同是看戏迟到,四种气质类型的人言行表现各不相同。

胆汁质的人跟检票员争执起来,急于想进入剧场。

他分辩说:剧场的钟走得快了,他不会影响别人。

他打算推开检票员跑到自己座位上去。

多血质的人,知道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入剧场,就通过没人注意的侧厅跑到自己座位上。

粘液质的人看到不让他进场,就想:“算了,第一场可能不太精彩。

我还是去小卖部等一等,到幕间休息再进去吧。

”抑郁质的人想:“我总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剧场就这样倒霉。

”接着就回家去了。

(摘自韩永昌,1993)四、掌握气质理论的教育价值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气质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因此,了解气质的实质及类型特征,这对于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极为有价值的。

(一)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的气质特征尽管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但不同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工作、学习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着差异。

如多血质类型学生在学习中显得不知疲倦,对学习新的、难度大的教材感兴趣,思维敏捷,能迅速回答问题,但下课后不能积极复习,作业容易马虎出错。

抑郁质类型学生学习易疲劳,对学习难度较大的新教材感到困难,反应缓慢,但是课后能花时间复习,作业认真,深入思考。

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各有长短,都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气质特点,才可能使教育和教学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同一种教育方式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严厉的批评如果能使多血质的学生受到震动,那么,同样的批评就很可能使抑郁质的学生受到重创。

针对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总的原则或出发点就是要根据每一种气质的特点,扬长避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照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

有研究表明,胆汁质的人由于愿望强烈,过度地紧张和疲劳,容易出现神经衰弱,或发展为时暴时郁的躁郁性神经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