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导游讲解词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导游讲解词

盛世强音——大雁塔北广场各位朋友,大家好!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北广场欢迎你们的到来。

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一、走进广场——总体介绍朋友们,下面我为大家将大雁塔北广场做一个总体介绍。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 2003年12月31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广场的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部分等组成。

大雁塔北广场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别是“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有“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为9级,由北往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级,意思是“九五之尊”。

在广场北面入口处,是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与大雁塔遥相呼应,两侧各随4个6米高的大唐文化柱。

两塔之间是巨型铸铜书,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中央主景水道,由8个篮球场大小的大型喷水池组成,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既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水,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

主水道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绿化造景设计,不光布局采用唐代里坊的九宫格局,每个区域也都着意凸显大唐的文化精髓:莲花水池中矗立大唐诗书画印演绎的水景雕塑小品;8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以逼真写意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面前;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被制成地景浮雕供游人和市民观赏,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长106米,将繁华的大唐胜景浓缩在这百米长卷之中。

墙下的跑泉等水景由观景平台与110米长的音乐喷泉瀑布墙相连,墙上绘有“丝路风情”浮雕,落瀑高达3.5米,成为主景水道的壮阔背景。

整个广场从北向南望去,中央是层层叠水,两侧绿林掩映中全是唐朝遗韵,就连两侧的商业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气势雄浑,尽显大唐圣境,64米高的大雁塔被烘托得更加庄严。

游客朋友们,来到大雁塔北广场,我们应该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她创造了许多纪录:她是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是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是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高新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广场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唐文化旅游休闲广场。

北广场是由日本日建设计公司担纲规划设计,台湾元宏公司负责建筑设计,深圳德港公司负责施工图设计,日中(台)三方的国际化合作保证了她的世界一流的地位。

气势恢宏的大雁塔北广场,盛唐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

她成为西安新形象的窗口,使大雁塔这位历史老人勃发出时代的青春,再现了“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的盛世画卷。

整个广场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和大唐文化精神,结合传统与现代设计手法,打造出了全中国最好的唐文化市民休闲广场。

让我们来听听加拿大世界级规划建筑大师汉库克先生的评价:“大雁塔北广场之于大雁塔和西安,如同金字塔广场之于卢浮宫和巴黎,是世界级的建筑典范。

”二、壮观水景——音乐喷泉现在我们来到了音乐喷泉区,它是北广场标志性的建筑,充分展示着北广场的现代魅力,使北广场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

巨大的矩阵喷泉由1700多个水泵组成,每个喷头都可以自由控制,组合出各种图案和字体。

一排喷泉可喷出15米高的水柱。

喷泉广场所拥有的八级叠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

这套喷泉共设计独立水型22种,其中变频方阵,气势似排山倒海水,形成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泉,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以及60米高喷水柱等,都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颖水型;60米宽、20余米高的大型激光水幕中有4台喷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

音乐采用高保真远射程专业音响系统,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

音乐喷泉规模宏大,流光溢彩。

喷泉共计有水泵1360台,变频器1124台,彩灯3300余盏,喷头2000多只。

喷泉的灯光采用水下池面地灯、LED光带及池岸电脑灯为光源照明。

喷泉每天开放时,都吸引大量市民前来观看,成为百姓黄昏散步一处必去的休闲胜地。

音乐水舞是在程序控制喷泉的基础上加入了音乐控制系统,计算机通过对音频及MIDI信号的识别,进行译码和编码,最终将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使喷泉的造型及灯光的变化与音乐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喷泉水型、灯光及色彩的变化与音乐情绪的完美结合,使喷泉表演更加生动更加富有内涵,可以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在编辑界面编写自己喜爱的音乐程序。

播放系统可以实现音乐、喷泉、灯光气氛统一,播放同步。

(现在正是喷泉开放时,让我和大家一起领略她不同凡响的气势。

)这是音乐、色彩、水舞和灯光的完美结合,让人觉得是水在演奏音乐,是灯光与水体在跳舞。

三、大唐风韵——盛唐文化博览现在,让我和大家一起进入盛唐文化的博览,一同去体验盛唐气象。

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盛世,它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也表现在科技文化,不仅表现在帝王将相,也表现在市井百姓。

大唐文化汪洋恣肆,辉煌灿烂,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登峰造极。

游客们,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唐诗园林区这里是唐诗园林区,在北广场主水景两侧设立的带状广场上,以唐代文人及著名诗句为意境,通过竹林、芭蕉等植物,把诗、风景、人生、社会相联系,通过深邃隽永的意境美构建出唐诗园林广场宏观的韵致,也展现了北广场的多元文化内涵。

(二)法相花坛区现在到了法相花坛区,它的中央为诗书画印雕塑小品,植有云杉、桂花、枇杷、国槐、紫薇等珍贵树种,并有四季花艺供游人观赏。

花坛形状为佛教图案。

(三)禅修林树区为北广场主要树木栽植区,栽植的银杏、白皮松树种都和佛教有着深刻的渊源(佛教认为白皮松、银杏和菩提树是佛教三大树)。

每十棵一组,八组八十棵直径55厘米的百年银杏,除显现北广场整体气势外,还为游客提供休憩、遮荫的场所。

(四)大唐盛世宝典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巨型铜雕书卷就是大唐盛世宝典,位于广场北大门的中轴线上,是广场唐文化的点睛之笔。

铜雕长5.23米、宽4.32米、重约4顿,是世界目前最大的青铜书卷雕塑。

设计者采用洗练的手法,以唐代书的造型来展现大唐盛世文化的雄浑博大。

书卷上刻着唐代两个著名的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文字诠释和白描画面,书卷的青铜材质和花岗岩基座的自然纹理相配和,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

翻开历史的书卷,“唐代”是其中最令我们华人引以为豪的异彩华章,“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无不记载了当时的繁荣,同时也映衬着现在的昌盛,当然,更预示着将来的富强。

(五)万佛灯塔这是进入北广场的标志,塔高9米,宽3米,紫砂岩雕刻而成。

塔身浑厚,造型精美,与唐代的审美精神相吻合,造型各异的佛像体现出唐风佛韵,夜晚灯光照射下佛像栩栩如生, 与大雁塔遥相呼应.(六)大唐文化列柱位于广场的北侧,分为两组共八根,它高6米、直径1.6米,采用色泽均匀的红砂岩雕刻而成,这也使得大唐文化柱更加鲜明醒目。

柱体精细地雕刻出了唐代典型的吉祥纹样和佛像,而柱体是由敦厚的方型基座和六重圆形柱顶相结合,这也正显示出中国人传统的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和预祝每位游客六六大顺的美好愿望。

在这里我也祝愿各位游客六六大顺,四季平安。

大唐文化柱以佛文化、唐文化、中国儒家文化集一身,更使文化柱突出其文化内涵,从而也点名了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唐文化和佛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完美结合的文化休闲广场。

(七)地景浮雕为了丰富广场的地面造型,增添广场的文化内涵,体现广场佛文化、唐文化的主题,广场共铺设有四十块地景浮雕,分为花纹式地景浮雕和唐书法式地景浮雕两种。

每块浮雕长、宽均为3.94米。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些浮雕。

1、花纹式地景浮雕盛唐是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朝代,东西方文化在此时交融频繁。

唐丝纹经过东西方图案的结合,出现了以唐草纹、宝相花和“陵阳公样”等三种典型的唐风式样。

广场花纹地景浮雕共六组,二十四块,采用唐草纹、宝相花和“陵阳公样”等三种典型唐风式样,结合现代设计元素,来表现盛唐文化的雍容典雅。

2、大唐书法地景浮雕大唐书法地景浮雕共四组,十六块。

将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怀素、张旭等的著名书帖,雕刻于紫砂岩之上,和广场的唐代花纹地景浮雕协调搭配,使广场花岗岩地面更加丰富和富于文化内涵。

(八)水景雕塑区游客们,越是细节的地方,愈能体现出广场设计建设者的心思。

现在就让我们浏览一下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水景雕塑。

中国美术的民族特征集中体现在诗书画印的浑然一体。

中国画以绘画和诗文、书法、篆刻等相互糅和,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鲜明特色。

以最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为主题,广场以10件现代抽象派水景雕塑小品,和律动的水色相融合,灵动自然,情趣致远,文脉呼应,一气呵成。

1、雁塔晨钟该雕塑位于广场水舞表演区西侧第一级平台,该雕塑小品用花岗岩及锻铜精雕而成,高1.5米,主体形象为古朴厚重的方形印章,中间为圆柱形的中空构造。

该雕塑以中国传统的“圆方”为命题。

在直线的体块中插入曲线的几何体显现出深层次的组织。

“雁塔晨钟”为关中八景之一,这种景致您天天可以在广场上欣赏沉醉。

当您沉浸在美景之中时,清脆悠远的钟声响彻古都,催醒了千年前的大唐子民迎接阳光,引来了千年后的西安市民晨练舞蹈。

2、人和该雕塑位于广场水舞表演区西侧第三级平台,两个半圆相对而立的锻铜雕塑,高分别为1.9米,1.65米。

此雕塑着力体现中国传统儒家的“人和”思想,以抽象的造型语言表达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信仰、礼仪、和言行中,同时表现在东方艺术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当中。

这个雕塑以线条、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通过势、型、韵精确地表达出静、雅、美的东方审美哲学,同时含蓄的表明了追求精、气、神的中国化立场。

3、雁塔题名该雕塑位于广场水舞表演区西侧第五级平台,雕塑高1.9米,花岗岩及不锈钢构造,上有磅礴大气的唐代书法,表现出盛唐时期及第进士登塔题诗的上古浪漫和青春神采。

宁静秀美、伟岸挺拔的造型传达出盛唐以意气功业为美的社会风尚,纯净质朴的色彩和流畅顺滑的线条使坚韧顽强、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获得自然的释放。

雁塔题名的来历是这样的:相传在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吕新科及第,意气风发登雁塔,挥毫提名于塔壁,以作留念。

后来,文人竞相效仿,相沿成习。

唐代士子考取进士之后,都要登上大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提名于雁塔壁上,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红笔改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