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垃圾填埋场建设方案

某垃圾填埋场建设方案

某垃圾填埋场建设方案
1 工程概况
该垃圾填埋场处于某市XX村南侧,距XX公路XX收费站4.5公里处。

日处理垃圾能力1200吨。

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法。

2 垃圾填埋场的施工
2.1 粘土垫层施工
(1)选择合适的土料,使之达到可靠的施工质量标准,保护地下水不被垃圾渗滤液污染。

(2)垫层土质中细颗粒含量应占20%,塑性指数近似在10~35之间;砾粒含量不超过50~60%;不允许存在粒径在2.5~5mm以上碎石或碎
块。

(3)对土质垫层采用机械夯实的办法进行处理。

(4)对处理完的土质垫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其出现干裂或冻融现象。

(5)粘土垫层应进行连续施工,中间不得停歇,否则,在重新开工后,须将衬垫顶部30cm内的填土扒松并重新压实。

2.2 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的施工
(1)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的铺设应在地基或基底检验合格后进行,衬垫膜厚度2mm并进行现场缝合。

(2)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膜上工作时必须脱鞋,否
则将损坏土工膜。

(3)在任何降水期间不能进行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的施工。

(4)施工中必须有足够的临时荷载,如砂袋等,防止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被风吹起。

并尽量避免折皱。

如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有损坏的部位,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复。

(5)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在缝合时,必须清洗干净,确保缝合质量。

(6)人工合成复合衬垫膜在施工完毕后,经检验合格后,在其上铺设300cm 厚粘土,作为防渗垫层,垫层上铺设300cm厚砾石(粒径为30~70cm)作为导流层,大石在下,小石在上。

2.3 渗滤液收集管的施工
(1)该工程渗滤液收集管采用上埋式的施工方式,要求在收集管顶部敷设厚为45cm,粒径为4cm洁净砾石,形成反滤层。

(2)施工过程中,在集水线路上每隔10~20m要用高精度水准仪测定集水管的底面高程,满足线路的坡度大于2%
(3)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渗滤液收集管,及时检查渗滤液收集管的施工质量。

(4)渗滤液收集管的间距应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敷设,并注意其坡度大于2%,坡向集水井。

(5)渗滤液收集管周边90cm的范围内,应避免有土工膜的搭接,土工膜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其完整,不得有破损的现象。

(6)渗滤液收集管在施工中,必要时应在渗滤液收集管底部加衬垫,保证渗滤液收集管的集水效果。

(7)底层渗滤液水平收集系统主盲沟断面尺寸为:(1800+1200)×600mm,长度为2100m;支盲沟断面尺寸为:(1200+600)×600mm,长度6300m,盲沟内设置碎石及穿孔管,盲沟坡度结合填埋场的地形不小于2%。

2.4填埋气导出系统施工
(1)本工程设置166座竖井。

竖井垂直立管采用DN200穿孔管,开孔直径18mm,孔距80mm。

外套层采用10号铅丝笼。

竖井间距50m。

(2)竖井底部与盲沟相接,导气竖井与垃圾填埋的高差保持1m。

导气竖井的高度随垃圾的填埋高度而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