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再保险市场竞争格局聚焦离岸再保险业务
和拥有多达上百家法人机构的我国直保市场相比,国内现有专业再保险市场主体只有10 家,且由于历史原因,中资法人再保机构仅有一家,导致市场供给不足、交易不够活跃。
增主体强监管的呼声日趋强烈。
保险新国十条中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解读为:政策开闸,监管意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再保险公司。
于是,这厢三家上市公司近日公开联手发起参与设立前海再保险公司,那厢德国安联等外资保险巨头则在暗地觊觎再保牌照。
固若金汤的国内再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将随着各路资本的纷至沓来而破冰在即。
而旨在改革现有再保险监管方式方法的顶层设计也正在酝酿之中,并将以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再保险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聚焦离岸再保险业务。
再保市场主体扩容进行时
由于我国再保险市场起步晚,目前专业再保险市场主体只有10 家,且中资法人机构只有中再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
其余主体为外资再保险公司在华分公司,但其实这些外资分公司也不掌握风险模型、精算定价等核心技术,而是为其海外总公司所掌握,造成我国再保险市场高度依赖国际再保险市场。
一位国内再保险人士评价道。
再保市场的初级阶段特征难掩:市场发育不成熟、对离岸再保险人监管存在不足、巨灾再保险缺失,进而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缺失定价权与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保险新国十条中提出: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