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物流工程研究所2009年8月目录一、概述 (1)(一)现代物流与齐齐哈尔物流进展 (1)(二)规划背景 (7)(三)规划依据 (14)(四)规划范围 (15)二、进展环境分析 (17)(一)区位交通环境分析 (17)(二)经济环境分析 (24)(三)齐齐哈尔物流市场环境分析 (43)(四)商贸市场分析 (60)(五)政策环境分析 (64)三、建设进展SWOT分析 (69)(一)优势分析 (69)(二)劣势分析 (72)(三)机遇分析 (74)(四)挑战分析 (78)四、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进展战略规划 (80)(一)指导思想及差不多原则 (80)(二)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进展定位 (85)(三)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进展总体战略目标 (91)(四)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进展分时期战略目标.. 93五、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功能和布局规划 (97)(一)园区功能规划 (97)(二)园区用地面积估算 (97)(三)园区布局规划 (102)(四)园区交通组织设计 (116)(五)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124)六、进展进程和进展重点 (131)(一)资源整合和集中建设时期(2009-2012) (131)(二)核心竞争力形成时期(2013-2015) (138)(三)成熟和提升时期(2016-2020) (145)七、园区建设经营模式及招商策略 (148)(一)园区建设经营模式 (148)(二)园区招商策略 (151)八、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配套政策 (156)一、概述(一)现代物流与齐齐哈尔物流进展1. 现代物流进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物流差不多从传统物流转变为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传统物流进展的高级时期,具有鲜亮的时代经济技术特征,社会需求多样化、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是现代物流产生进展的要紧社会背景,产业科技化、信息产业化、系统智能化、治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产生进展的要紧技术背景。

传统物流的要紧特点是以人工作业为主,以提高运输、仓储、配送、采购等各个物流环节的效益为重点,在运作方式上要紧采纳自营物流。

现代物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注重设施设备、人员、技术、信息和治理的综合集成,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经营治理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有机结合的体现。

特不是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和进展,经营主体更加重视物流各要素之间、物流要素与经营、物流要素与供应链治理的集成关系,并在组织结构、应用技术等方面能为物流活动集成化提供可实施的技术手段。

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正朝着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社会化的方向进展。

现代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带动效应。

进展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我国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推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进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将会提升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也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和增强都市进展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进展水平差不多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进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具有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保障系统也是外来投资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为了抓住物流进展的先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地点企业竞争力,相继制定各种类型的物流规划,一大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9年3月国务院将物流产业列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确定了十大任务、九大工程,提出了九条保障措施。

其中物流园区工程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九大工程之一,规划提出“在重要物流节点都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符合都市进展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优化都市配送,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都市交通压力。

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这为物流园区建设和进展指明了方向。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物流园区建设对促进物流业的进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物流园区也是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进展而产生的一种集聚型产业,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组织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集物资集散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车辆治理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物流集结点。

我国物流园区在建设和进展过程中借鉴了日本等国家物流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又借鉴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呈现出了健康进展趋势,以后园区进展向着规划科学化、功能系统化、设施完善化、投资社会化、招商国际化、政策优惠化、治理信息化等方向全面进展。

2. 齐齐哈尔物流进展随着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进展,物流业已成为齐齐哈尔市经济进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齐齐哈尔物流业进展呈现以下特点:(1)齐齐哈尔市具备良好进展现代物流业的空间环境《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使齐齐哈尔现代物流业进入快速进展时期。

“十一五”规划为齐齐哈尔经济进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齐齐哈尔市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齐齐哈尔货运枢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规划的实施将为齐齐哈尔物流业进展提供良好的综合交通条件。

同时,齐齐哈尔地处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对俄贸易、对蒙贸易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便于齐齐哈尔对外贸易的进展。

优越的区位条件将为齐齐哈尔现代物流业进展提供宽敞的空间。

(2)齐齐哈尔第一、第二产业物流需求前景巨大农业是齐齐哈尔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高达40%以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物流量每年高达几百万吨,齐齐哈尔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进展将对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及冷链物流产生巨大需求。

齐齐哈尔是国家早期重点投资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通过50多年的建设和进展,现已拥有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北满特钢集团、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等一批国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齐齐哈尔将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制造业的第二次飞跃,制造业的调整和升级必将对装备物流产生新的需求。

(3)商贸物流增长迅速齐齐哈尔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已成为辐射黑龙江省西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小商品、日用百货等商品的集散中心,并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性批发市场,如站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百强批发市场。

每年一度的绿色产品博览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产品博览会,每年一度的国际小商品交易会也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较有阻碍的小商品交易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齐齐哈尔市及所辐射的黑龙江西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等地的消费能力必将持续提升,商贸物流需求将显著增加。

(4)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装备技术水平较低齐齐哈尔市目前在工商局注册的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运输有限公司只有19家,经营两项及两项以上物流业务的企业仅有6家,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有5家,仅有宏远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超过50万元。

尽管目前齐齐哈尔原有以运输为主的企业正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但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服务层次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齐齐哈尔营运载货运汽车共有1万多辆,专业货车仅有100多辆,大都为一般货车,专业货运车辆比重较低。

齐齐哈尔仓储设施要紧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地区,大差不多上随老工业基地建设进展起来的,物流设备落后,随着都市的快速进展已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仓储设施的需要。

(二)规划背景1. 区域经济合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系统,并通过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互补性流通,促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组合,推动区域经济向前进展。

——东北亚地区各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我国东北处于东北亚地区的核心。

各类要素资源存在明显梯度是东北亚地区要素资源空间分异的突出特征,这一特征也构成了东北亚各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我国东北在东北亚地区在一些重要要素资源梯度格局中大致居于中间层次,与其他相对处于较高和较低梯度层次的国家都有较强的互补性。

譬如,与日、韩相比,东北地区农业资源、各类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资金相对缺乏,且技术较为落后;而日本和韩国则是资金充足,且有众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供输出,但农业资源及能源、工业原料资源匮乏。

与东北地区相比,俄罗斯远东地区要素积聚薄弱,劳动力和资金缺乏,工业技术落后,但能矿资源极为丰富;而东北地区民用工业技术相对发达,劳动力过剩,但要紧能矿资源枯竭的压力已有所显现。

东北地区与朝鲜、蒙古相比,也存在类似的特点。

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尤其是中俄蒙交界区域,资源特不丰富,被国际经济学家称作世界上仅存的、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库。

其中,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达620多万平方公里,预测石油储量9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沿海大陆架还蕴藏约290亿吨的油气资源,但勘查和开发程度极低。

蒙古国具有重要的有色金属等资源,如近年在中蒙边境附近探明的欧玉套勒盖铜金矿,初步操纵的铜金属量已达2100万吨,大于我国目前全国可采铜金属储量的总和。

利用全球资源进展经济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财宝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东亚自由贸易的进展特不是扩大与日、韩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大规模利用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自然资源,提高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