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仅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你充其量只是一个技术员。
这句话说明( )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这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2.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了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是“不好好干就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多发奖金”,可以认为( )是不对的。
A王某的观点与X理论相符B王某的观点与泰勒的理论相符
C王某把民工看成经济人D王某把民工看成自我实现人
3.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 )
A决策技术B外部环境的影响C信息的准确及时D决策者
4.下列关于人际关系学说错误的说法是?( )
A企业职工具有社会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需要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D企业应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5.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 )。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正伦理观D社会契约整合理论
6.“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
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7.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原则有?()⑴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⑵建议越多越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⑶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⑷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使它更具说服力;⑸聘请管理咨询专家。
A⑴⑵B⑴⑵⑶C⑴⑵⑶⑷D⑴⑵⑶⑷⑸
8.计划的实施存在多种方法,下列哪种方法能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 )
A目标管理B滚动计划法C网路计划技术D企业资源计划
9.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50元,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除
10.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
A领导职能B计划职能C控制职能D组织职能
1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 )。
A领导技能B组织技能C概念技能D人事技能
12.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D产品形象
13.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B职责、权限、利益C职责、权限、能力D职责、利益、能力
14.根据权变理论,领导是否有效取决于( )。
A稳定的领导行为B领导者的品质权威C领导者能否适应其所处的具体环境
D是专制型领导还是民主型领导
15.公平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因素是( )。
A薪酬量B比较的结果C工作条件D晋升机会
二、多选题共15题,30分
1.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 )。
A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B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C会出现多头领导D部门之间活动不协调2.控制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A确立标准B衡量成效C纠正偏差D改变计划
3.扁平式结构的组织具有的优点( )。
A信息传递速度快B每位主管能够对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
C有利于下属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D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
4.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主要有现有厂商和( )等环境因素。
A替代品制造商B原材料供应者C潜在的竞争者D产品用户
5.强化理论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对动机的反作用,经理人运用强化理论时,哪些作法是不可取的?( ) A无论正负强化,均应强调及时性,且以正强化为主
B正强化强调及时性,负强化应尽量淡化和冷处理
C正强化和负强化,要根据组织主管人员的意图决定
D正强化不仅包括物质奖励,而且包括精神激励
6.通过( )等方法可以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A独立思考B头脑风暴C名义小组技术D德尔菲技术
7.下面对维持和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持对系统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则可有可无B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
C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D创新是为了实现维持的成果
8.下面哪些是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C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D企业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
9.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 )。
A整分合原理B动态相关原理C开放性原理D综合性原理
10.下列因素对分权有促进作用的是( )
A组织的规模B政策的统一性C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D活动的分散性
11.下列选项属于企业短期决策的是()。
A投资方向的选择B人力资源的开发C组织规模的确定D企业日常营销
12.下列关于计划的作用正确的说法是( )。
A计划是管理者开展活动的有利依据B计划是管理者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C计划是管理者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D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13.目标管理的意义在于( )。
A加强业绩评价B加强短期目标和激励C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包含长期规划D目标管理是系统方法14.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包括( )。
A人际技能B决策技能C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
15.传统的部门化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
A职能部门化B区域部门化C过程部门化D用户部门化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喜好风险的人往往会选取风险程度较低,收益较高的行动方案。
A对B错
2.明星业务是通常被用来为其他业务提供现金支持的业务。
A对B错
3.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双重命令系统。
A对B错
4.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组织的规模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越窄则管理层次越多。
A对B错
5.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A对B错
6.在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中,他认为员工满意度最高的领导者作风是放任式。
A对B错
7.强调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
A对B错
8.能够促进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叫做激励因素。
A对B错
9.管理沟通与计划、组织、领导等管理职能有关,与控制职能无关。
A对B错
10.计划和控制的关系是:两者相互依存,计划是控制的先导,控制将保证计划实施和组织目标实现。
A对B错
四、简答题共2题,1题10分20分
1.简述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①整体性原理;②动态性原理;③开放性原理;④环境适应性原理;⑤综合性原理。
(4分)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①指导我们要以“总”的观点看待管理活动;②③④指导我们要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管理活动;⑤指导我们要以“分”的观点看待管理活动。
2.简述激励的含义,常见的激励实践有哪些?
激励——是指为了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创设各种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使组织成员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这一概念含有满足需要、激发动机、引导行为的意义。
(4分)最常见的激励包括授权与参与、丰富的工作内容、物质奖励、行为修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