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口作业及参考答案

接口作业及参考答案

作业1(总线)
1.1 总线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1.2 简述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中I/O总线的演变过程。

1.3 在Intel 8086处理器执行以下指令
MOV AL, 80
OUT 19, AL
画出在执行OUT指令时的ISA总线时序,并标明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具体值。

1.4 在8086系统通过ISA总线在地址F0000处扩展存储器,使用8片AMIC 623308构
成64KB存储器,在课件基础上设计。

作业1答案
1.1 标准的、公共的、通用的
1.2 第一代(8086/80286时期)是ISA单总线。

第二代(386/486时期)是ISA +新的32位总线(主要有MAC、EIAS和VL-Bus)。

第三代(Pentium初期和中期)是ISA+PCI模式的双总线结构。

第四代(Intel 处理器LGA775封装开始)是PCI+PCI Express模式的双总线结构。

1.3
数据有效=01010000B,地址有效=0000 0000 0001 0011B
1.4 8片存储器芯片的A0~A12、DQ0~DQ7、WE、OE、VDD和GND全部对接,CE
分别接到U4(74HC138)的8 个输出端,U6(74HC245)的OE端和DIR端接法:
作业2(定时器)
2.1 设计电路,将8253接到ISA 总线,基地址为FFF0H 。

(注:不需要双向缓冲器74HC245)
2.2 使用定时器实现延时50ms 。

假设可以选择使用的时钟有1KHz 、10KHz 、100KHz 和1MHz ,定时器芯片基地址为200H 。

设计连接并写出汇编代码。

2.3
定时器时钟为1MHz ,芯片基地址为200H 。

采用两个定时器通道级联实现1s 周期方波脉冲输出。

写出汇编代码。

作业2答案
2.1 设计电路:
A0~A12
8253
2.2 使用定时器实现延时50ms。

假设可以选择使用的时钟有1KHz、10KHz、100KHz和
1MHz,定时器芯片基地址为200H。

设计连接并写出汇编代码。

选择定时器通道1的0方式,计数初值50,1KHz接到CLK1,GATE1接到+5V。

初始化代码:
MOV DX, 203H
MOV AL, 01010000B ; 通道1,低字节有效,0方式,二进制计数
OUT DX, AL
MOV DX, 201H
MOV AL, 50
OUT DX, AL
2.3
;------------------初始化通道1为2方式,双字节,初值62500,二进制计数
MOV DX, 203H
MOV AL, 01110100B
OUT DX, AL
MOV DX, 201H
MOV AX, 62500
OUT DX, AL
MOV AL, AH
OUT DX, AL
;------------------初始化通道2为3方式,低字节,初值16,二进制计数
MOV DX, 203H
MOV AL, 10010110B
OUT DX, AL
MOV DX, 202H
MOV AX, 16
OUT DX, AL
作业3(中断)
3.1 使用一个定时器通道,将1MHz时钟脉冲分频为500Hz。

将500Hz分频输出作为中
断申请信号连接到中断控制器,在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二次计数,产生1秒事件,在显示器验证结果。

建议:使用8253通道1,2方式,定时器片选接200H;中断输入采用MIR5;显示器采用LCD,通过INT 21H的02号系统调用,每一秒在LCD屏幕上显示一个点。

作业3答案
3.1 汇编代码分为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

完整的程序如下
; 主程序代码================================================ .MODEL SMALL
.386
.STACK 128
TIMER = 200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初始化定时器1为2方式,产生2ms周期性中断begin: MOV DX, TIMER+3
MOV AL, 01110100B
OUT DX, AL
MOV DX, TIMER+1
MOV AX, 20000 ; 输入1MHz,输出50Hz
OUT DX, AL
MOV AL, AH
OUT DX, AL
;-------------------设置中断向量
PUSH DS ; 保存DS
XOR AX, AX ; 0→AX
MOV DS, AX ; →DS
LEA AX, CS:MIR5p ; 中断服务入口地址偏移量→AX
MOV DS:[00D4H], AX ; →[00D4H]
MOV AX, CS ; 中断服务入口地址段值→AX
MOV DS:[00D6H], AX ; →[00D6H]
POP DS ; 恢复DS
;-------------------设置中断屏蔽寄存器
IN AL, 21H
AND AL, 0DFH
OUT 21H, AL
;-------------------打开中断
STI
MOV CX, 0
mloop: JMP mloop
; 中断服务程序代码============================================ MIR5p PROC FAR
PUSH AX ; 保存寄存器
PUSH DX
CLI ; 关闭中断
INC CX
.IF CX==50
MOV CX, 0
MOV DL, '.'
MOV AH, 2
INT 21H
.ENDIF
MOV AL, 20H ; OCW2:普通EOI命令
OUT 20H, AL ; 发送到主片
STI ; 开放中断]
POP DX
POP AX ; 恢复寄存器
IRET ; 从中断服务返回
MIR5p ENDP
CODE ENDS
END begin
作业4(USB)
4.1 USB有哪4种传输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不同特点?USB低速、全速和高速模
式对传输模式的支持有什么不同?
4.2 举例说明USB的理论速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4.3 USB设备有哪些描述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4 USB-UART桥芯片的作用是什么?
4.5 USB接口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作业4答案
4.1 USB定义的4种传输模式分别为控制传输、中断传输、批量传输和实时传输。

可以
根据USB设备的特点选择传输模式。

但USB设备必须支持控制传输。

控制传输实现USB控制信息、配置信息的传输,同时也可以实现用户数据传输。

中断传输可以保证传输延时,适合小批量、非周期性的数据传输。

实时传输可以保证传输带宽,适合恒定流量、同时对错误不敏感的数据传输。

批量传输可以最大可能的利用传输带宽,适合突发性的、大批量数据传输。

USB 2.0全速和高速设备支持全部4种传输模式,低速设备仅支持控制传输和中断传输。

4.2 USB规范的理论传输速率与USB协议规定的多个参数有关,包括特定传输的数据阶
段数据信息包最大数据字节数、一个帧(或微帧)中特定传输的最大允许传输次数。

例如高速设备的批量传输模式,数据阶段数据信息包最大数据字节数=512,一个微帧中的最大允许传输次数=13。

可以计算出1秒钟的最大传输次数=8000×13=104000,1秒钟的传输数据字节数=104000×512=53248000字节。

4.3 USB规范定义的USB描述符主要包括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
描述符和字符串描述符,如果是HID设备,还包括HID描述符、报表描述符和实体描述符。

它们构成了USB设备的树形描述符结构。

如图。

4.4 USB-UART桥芯片的作用是将USB主机端接口转换成串行接口,以实现在USB系
统下连接串行接口设备。

4.5 USB接口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支持的USB版本,即低速、全速还是高速模式;
♦支持的传输模式,即除必须支持的控制传输外,还支持中断、批量、实时中的哪几种;
♦支持的端点个数;
♦缓冲存储器配置,即FIFO字节数和是否支持双缓冲;
♦与主处理器之间的关系,即嵌入微处理器内部还是独立的接口芯片;
♦如果是独立的USB接口芯片,与主处理器采用什么类型的接口,以及传输速率;
♦其他的重要特征,如供电电压和耗电、封装形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