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经济学重点(1)

安全经济学重点(1)

第一章1,1984年原西德A库赫曼发表了《安全科学导论》,1990年“第一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在德国科隆召90年上升为学术层次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科学领域中安全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是三级学科第二章1,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以及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横断科学。

2,安全:指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伤病或人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破坏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

3,安全成本:只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4,安全投资:对安全活动所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5,经济效率:指经济系统输出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与输入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之比较。

6安全收益:等同于安全的产出,安全的实现不但能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而且能通1过维护和保护生产力,实现促进经济生产增值的功能。

’,安全效益: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通过维护和保护生产力,实现促进经济生产增值62的功能。

(安全效益是安全收入与安全投入的比较)7,安全经济学:是研究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啊、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

8,安全经济学的特点:1)系统性2)预见性3)优选性4)部门性5)边缘性6)应用性9安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对比法、调查研究法、定量分析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1,安全活动的基本特性(原理):1)避免事故或危害的有限性:①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事故和危害是虽可以避免,但难于完成或绝对避免;②各种事故或危害事件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能避免,但难于完成或绝对避免;2)安全的相对性:某一安全性在某种条件下认为是安全的,但在另一条件下就不一定会被认为是安全的了,甚至可能被认为是危险的。

3)安全的极端性:①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无穷大"事件;②安全性与危害性具有互补关系,安全性趋于极大值时,危险性趋于最小值,反之亦然;③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

2,两大规律:安全效益规律(内部和外部、直接合间接、社会和企业的)和安全利益规律。

3,安全具有两大效益功能:1)安全能直接减轻或避免事故或危害事件,减少对人、社会、企业和自然造成的损害,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简称“减损功能”—拾遗补缺。

2)安全能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本质增益。

4,安全经济学六个函数:事故损失函数、安全增值函数、安全功能函数、安全成本函数、安全效益函数、安全负担函数。

第四章1,指标:是失误状态火属性的客观定量描述的参数,通常作为工作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

2,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是描述安全生产状况的客观量的综合体系。

3,安全生产数:实在一般指数理论指导下,根据揭示安全生产特性综合性规律的需要,设计出的反映企业,行业或地方安全生产状况的一种综合性定量、指标。

4,五个事故绝对指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损失工作日(时)数,经济损失量。

四个事故相对指标:相对人员、相对劳动量、相对产值、相对产量。

5,事故当量的确定:事故标准当量定义:事故导致的1人年综合危害,包括1人年时间损失或1人年价值损失。

5事故当量:是事故后果(死亡、伤残、职业病和经济损失)四个特征的综合反映。

用2于综合衡量单起事故或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即用事故当量的概念四个不同的事故特征统一起来1)死亡人员当量:一人相当于20个事故当量2)伤残事故当量:按伤残等级确定总损失工日数,以250为一标准当量。

6,事故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损失事故(100万<L<1k万),较大损失事故(1k万<L<5k万),重大损失事故(5k万<L<1亿),特大损失事故(L>1亿)第五章1,价值工程:是组织的活动,通过分析一个产品,一个系统或一个部件的功能,以达到用最低的经济寿命周期成本获得必要功能。

(经济寿命周期:某产品或设备使用到某一时间点,虽未完全损坏,但被新产品所淘汰,这一期间,包括自然和经济寿命。

自》经)2,安全价值工程: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3,安全寿命周期:任何一项安全措施总要经过构思、设计、实施、使用直到基本上丧失必要的安全功能而需进行新的投资为止,这就是一个安全寿命周期。

4,安全功能分析图与事故树分析图:事故树分析在找出薄弱环节,为改进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功能分析在于发现和消除不必要功能,节省不必要投资,改善安全价值。

联系:对于事故树,去掉重复和多余事件,相应的做出与之对偶的成功树,即将各事件取反,将逻辑"与"变成"或",逻辑"或"变成"与",如果将"成功树"各"事件"看成安全功能,就成了安全功能分析图。

5,安全对象选择的方法:①经验分析法:凭借经验而分析因素,指工作人员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和综合,区别轻重主次,从而选定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优点:简单易行,应用与初步选定中,缺点:只是定性分析,不准确,受人员的经验影响大。

②费用比重法:选费用大的作为改造对象。

③ABC分析法:对象:零部件数较多的系统。

6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含义:是作为评价产品(或作业)经济效益尺度提出来的,价值高的经济效益就大。

价值低的经济效益就低。

使用者角度:价值=功能/费用。

生产者角度:价值=收入/成本7安全功能:指一项安全措施在某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负担的职能。

第六章1,安全投资:对安全活动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分类:1)按作用:预防性投资、控制性投资,2)按时序:事前、事中、事后3)按投资所形成的技术"产品":硬件投资、软件投资4) 按用途:工程技术投资,人员业务投资,科学研究投资。

5)按安全工作的专业类型:安全技术投资,工业卫生技术投资,辅助设施投资。

来源:1)在工程项目中预算安排;2)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各行业或各部门的需要,给企业按项目管理的办法下拨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费。

3)企业按年度提取的安全措施经费(生产规模总量、企业的产值、固定资产总量比例、更形改造费的比例) 4)作为企业生产性费用的投入,只服从是安全或劳动保护的需要。

5)企业从利润留成或福利费中提取的保健、职业工伤保险费用2,边际效益: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安全效果的增量,如果对安全效果无法作出全面的评价时,安全效果的增量可用事故损失的减少量来反应。

(边际投资=边际边际损失时为最佳投资点)3,安全生产经济激励的方法:①风险工资和诉讼责任赔偿②伤害补偿③事故税和责任共同体4边际投资: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安全投资的增量。

第七章 0.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

1,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与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2,海因里希方法: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比例为1:4,即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要大得多。

西蒙兹计算法:事故总损失=保险损失+A ×停工伤害次数+B ×住院伤害次数+C ×急救治疗伤害次数+D ×无伤害事故次数3,事故经济损失估算: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

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

第八章1,延长生命年法:人一生的生命价值就是他每延长生命一年所能生产的经济价值之和。

2,企业素质包括:职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

3,环境投资价值测算:1)直接基于市场价格的估值技术;2)利用替代市场价格的估值技术;3)调查评价法;4)基于环保费用的估值技术4,损失风险的估算涉及三种概率分布:①每年(或季、月)的损失总额分布②每年损失发生的次数(损失频数)分布③每次损失的金额(损失程度)分布。

5.商誉包含几个部分:企业素质(职工、技术(软硬)、管理)、企业形象及企业公共关系第十章1,安全效益: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社会、对集体、对个人和产生的效果和利益。

2安全的两个效果:一,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保障和财产损失的减少;二,维护和保障系统功能得以发挥。

3,安全经济效益: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4,安全的非经济效益: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企业或集体生产的稳定、家庭或个人的幸福所起的,积极作用。

5,安全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区别联系:1)他们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讲社会效益就背离了社会道德和人类的文明伦理,这不是安全事业的目的,不讲经济效益就不能收到最好的社会效益,在安全经济活动中,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进行安全投入设计,才能使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提高,否则单方面地追求高标准、高投入、最终不但不能获得好的安全经济效益,也会损害安全的社会效益。

2)安全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从表现形式来看不一样,但都是安全的“产出”6,安全效益的特点: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7,安全高效:尽一切能力去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实现安全的高效果。

高效的安全:通过合理的安全设计,采取优化的技术措施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区别:前者是从安全的目的出发,表明对安全的结果的要求,后者是从安全的过程出发,是对安全手段的要求,是安全的方法论。

联系:二者都是为了实现安全的经济效益,即实现安全的“减损”“增值”的功能。

8,安全宏观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安全产出B=减损产出B 1+增值产出B 2;其中∑=+++=i i J k J k J k J k J k B 443322111 其中B 2=安全生产贡献率×生产总值第十一章1,折旧办法:1)直线折旧法()n S P dA v /-=,特点:各年折旧费相等,残值不计入折旧费2)年数合计法()()[][]n i n n i n S p dA v t ......,2,1,)1(/12=++--=,特点:各年折旧费不等,残值不计入折旧费。

3)双倍余数法()n dA P dA i i i /21--=特点:各年折旧费不等,计算折旧的基数为各年的账面价值儿没有减去残值;资产价值少于残值时不再进行折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