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18-05-02T14:45:04.32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0期作者:张玉国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水电市场发展空间的逐渐萎缩,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已是大势所趋,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海外业务不断拓展,通过参与涉外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成功带动国内设备、技术、管理、劳务出口,不仅显示了国内实力,也提高了国际项目管理能力。

摘要:随着国内水电市场发展空间的逐渐萎缩,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已是大势所趋,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海外业务不断拓展,通过参与涉外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成功带动国内设备、技术、管理、劳务出口,不仅显示了国内实力,也提高了国际项目管理能力。

关键词:项目策划;合同管理;施工管理;控制成本
国外项目施工重要的是认识问题,我们常用国内的思维和工作习惯看待和对待国外项目,用我们固有的模式和方法处理国外项目。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通常在国内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在国外可能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难事,这就是国外项目施工同国内的差别。

一、项目前期策划
1、主合同的详细分解
国际工程使用的技术标准基本上采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在很多方面高于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在质量控制、安全、职业健康和环保方面要求很高,国内的习惯和现行作法难以适应和满足要求。

而国际工程没有具体的前期工作标准体系,前期工作深度甚至较浅,实施过程中又大量的频繁变更,再者如果对国际标准不熟悉,实施过程将难上加难,因此,应配备各种相关的国际技术标准,适时进行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项目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学习。

2、技术工作策划
国际项目的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国际工程的图纸、材质等技术资料的报批工作特别的繁琐,还要等待工程师的批复。

由于中国施工企业不一定具备设计能力或者设计能力有限,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包给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

这就要求项目技术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较高,既要做好本职的技术工作,还要组织协调好设计单位、供货单位的关系。

4、设备物资策划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工程大多数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基础相对落后,材料和设备匮乏,这就需要提前进行设备物资资源组织,确定哪些是在国内采购,哪些是在当地采购,并仔细斟酌所需要的工程量,尽量做到集中发运,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合同管理的工作始终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合同管理任务是相当复杂、繁重的,不应独立于项目各项管理之外,是与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进度管理、采购管理、索赔管理等其他项目管理内容密切联系的,合同管理的基础是合同及合同双方的工作成果,以及承包商与各来往的全部凭证、单据、签证等,因此,必须管理好与业主之间来往的全部书面文件、合同变更和我方的付款申请书等。

在合同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方法,
1、项目部成员要重视合同管理,班子成员要有合同意识、索赔意识、风险意识、管理意识,要带头学习合同,吃透合同,也为项目管理中一切决策提供依据。

现国际承包合同往往对承包商的责任和义务规定的非常详尽甚至苛刻。

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组织施工,严格完成合同履约目标,避免因工期延误而导致的巨额处罚风险。

我们必须吃透合同中对我们有利的条款,在工程实施工程中重点关注,做好相关记录及影像资料,利用合同条款的有利条件,做好合同索赔工作,确实保护自身合同利益。

2、定期召开合同管理分析会,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集思广益,制定解决办法,并由各部门落实。

可以促使各部门的及时交流,收集平时的相关记录和各种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等,同时能增强项目部各成员的工作责任感,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相关改进补救措施,保证承包商的利益。

三、项目施工管理
1、进度控制
编制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将目标加以分解,发现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

2、质量控制
国际工程施工不仅代表企业利益,更体现国家形象。

在项目实施前,我们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带班人员学习相应内容,使其真正理解该工程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工程质量,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质量意识体现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工作开始之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实现对工程质量的主动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坚决执行“三检”制度。

3、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
在海外简称HSE,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是海外项目最薄弱也是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西方合同体系中有较为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在招标书中HSE的标准要求很明确、具体。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经常会违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HSE管理核心理念,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是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在项目中标和履行合同期间,不愿意主动对设备和设施改善。

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

结合近年海外项目的安全管理实践与体会,给出如下建议: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项目部领导对HSE工作认可支持。

项目部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健全,现场公共安全管理强调落实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合理配备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二是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安全意识,完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三是加强经验交流和当地雇员安全培训。

四是设立HSE管理专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4、成本控制
首先要建立全员参加的责权相结合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各部门,各班组都附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业绩要与工资奖金挂钩。

施工项目施工期间,控制成本的措施有:
4.1 建立资源消耗台帐
4.2 定期开展核算,防止项目成本盈亏异常。

要做到,完成多少产值、消耗多少资源、发生多少成本三者同步。

发现偏差、找出原因、立即整改、加强管理。

4.3 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杜塞浪费漏洞。

尤其是要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4.4 国际工程时常有阻工征地等问题引起的人员窝工现象和降低施工进度现象,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该发函件的要发函件,做到有理有据,开展索赔工作。

三、人才培养
年轻人朝气蓬勃,能跟上潮流,干国际工程亦是如此,能迅速转换国际工程思维,跟国际接轨,本人所参建的苏丹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大胆启用大学本科毕业生,虽然都无国际工程实际经验,但肯吃苦、敢为人先,有语言优势,大多数已经成为项目部的中流砥柱,所以为了更好适应国际工程的发展,需培养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而国外生活枯燥、未婚青年的婚姻等问题也是制约年轻人在国外发展的主要原因,需要国内总部和现场项目部进一步了解驻外员工的困难和心声,要注重人才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人才成长的环境。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改革开放和“走出去”战略不会改变,尤其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工程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需要全体参与国际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实践、总结、提高,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国际工程管理水平,以上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为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