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浅析文献综述新疆大学2013级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企业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浅析(文献综述)指导老师:阿依夏木老师学生姓名:亚森?艾萨所属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工商08-2班完成日期:2013年5月24日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摘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以主权资本方式还是以负债资本方式进行的资金筹措,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筹资风险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到了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既有举债本身所固有的因素,也有举债之外的因素,即内因与外因,内因与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
之后还介绍了筹资风险分析通常应该包括的几个方面。
最后,针对引起企业筹资风险的各项因素,提出了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筹资; 风险分析; 防范1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绪论企业的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
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
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不利于企业的情况发生,都会使筹集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从而产生筹资风险。
1. 企业筹资风险的含义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
2. 企业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既然存在筹资收益问题,那么筹资结构变动对筹资效益的影响必然形成筹资风险。
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反映。
2.1 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
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
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2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2.2 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
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
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 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
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
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3.1 企业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3.1.1 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
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利息费用支出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就增大。
负债比重越高,意味着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
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3.1.2 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
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3.1.3 负债的利息率利息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
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
尤其当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3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3.1.4 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
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1.5 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
3.1.6 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
如果因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1.7 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
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再去筹集资金,导致企业陷入财务风险。
3.2 企业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3.2.1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
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
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
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
4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3.2.2 资产的流动性和预期现金流入量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
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3.2.3 金融市场的波动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额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4. 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的,市场因素及企业自身原因加大了风险的控制难度,在充分识别筹资风险的同时,我们还要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不断降低风险水平。
4.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
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
第二,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
第三,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
4.2 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
永远保持资产流动性不低于警戒水平。
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5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于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
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4.3 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
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
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
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4.4 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
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
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
4.5 建立风险预测体系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
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负债比率,从而控制投资风险;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6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结论总而言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
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作用及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