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常规质量控制

尿常规质量控制

尿常规质量控制
一、仪器的质控
1、显微镜采用有内置光源,双止的优质显微镜,实验室内所用的物镜和目镜规格相同。

2、干化学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定期进行校正,在维修之后及室内质控失控后采取一般措施不能纠正时也进行校正,校正是用配套的标准校正条对仪器进行测定,使仪器达到最佳状态,尿液分析仪在校正通过后才进行实验,实验室建立尿液分析仪的操。

3、作程序以及仪器保养和维护程序。

二、尿试纸条的选择
5保存
1.使用配套试纸条。

2尿试条保存于避光、干燥的环境下,瓶口紧塞,一次只取出所需的试条,并立
即盖紧,多余试条不再放回原容器中,注意不要触摸试条上各反应检测块。

3尿试纸条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标本准备
1除有特殊要求外,门诊和急诊病人留取随机尿,住院病人建议收集第二次晨尿·
2.采用一次性尿杯收集尿液,尿量>30ML,住院病人的尿使用带盖的尿试管a
3尿液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并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否则需加40%甲醛0.5—1.Oml 量防腐,沉淀物用戊二醛固定,在4℃保存(8小时。

4需询问妇女的月经史,注意病人近期是否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
5.对于被污染的标本重新收集。

四、技术操作
尿常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检查,化学检查及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等内容·
1外观检查
1)颜色:正常尿液为黄色和琥珀色,有病理性尿液围绕红色,黄色,绿色,棕色,乳白色报告。

2)浊度:正常混匀尿透明,其浊度可用透明,雾状,云雾状,浑浊四种报告·
3)气味:必要时报告。

2物理学检查
主要做尿比重检查,试带法只能用于尿比重测定的筛选,不能作为检测和诊断肾功能变化的指标,更不宜用新生儿比重测定,可改送肾病实验室用折射仪法测定。

3.化学检查
1)化学检查包括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尿酮体、尿亚硝酸盐、白细胞、隐血蛋白八项。

2)用干化学法检测时注意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对化学成份检测原理不同,灵敏度
也不同,两者之问存在一定差异,还要注意药物对试验的干扰。

3)干化学法属于过筛试验,原则上阳性结果用确证试验复核,各项目的确证试验
如下:尿蛋白为磺基水杨酸法,尿葡萄糖为葡萄糖氧化酶定量法,尿胆红素为Harri son 法,尿白细胞,红细胞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4)试验操作严格按照尿试条和仪器的说明书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5)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镜检按下法操作:取混匀尿液lOml,1 500R/min高心5mln,剩余沉淀0.2ml 混匀后吸20ul,滴入载玻片上,用18 x ig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垒片,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细胞检查1 0个高倍视野(HP),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LP),报告方式:XX细胞/HP,××管型/LP。

逐步推行UF一1 00屎沉渣分析仪定量检量,以每微升xx细胞(XX/u1)形式报告。

五、室内质控
1.尿化学质控物采用商品化质控物
控结果进行记录,以+,++,…表示,上测定结果由“正常”变为“异常"或相反
六、室间质评
使用“正常”,“异常”两个浓度,质下一个档为在控,一档以上为失控,均为失控.积极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和全国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问质评,将检验中心发放的化学
分析质控物,实验室中规定的时间内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检验中心对测定结果分组统计评分,并将结果回复参加实验室.评分标准是:实验室测定结果与靶值一致或上、一档为合格,结果超出一档以上、由“正常”变“异常”或相反均为不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