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与社会——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

人类与社会——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


*1.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连续而稳定得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和能
量。包括恒定存在的资源、可循环再生的资源和人类劳动的 产物
*2.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
产的周期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
*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
*有效性 *有限性和无限性 *多功能性 *整体性 *区域性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Why?
一 、
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
源 的
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

资源、信息资源等。

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人类不断地拓 宽资源的范围,也就 是说资源的概念是动 态的,是一个历史范 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显示,11日,污染过程持续加重。京津冀北部、 内蒙古中部、山东东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大部、山 东西部、河南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其中京津冀中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 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中央气象台11日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11日08时至12日08时,北京中 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 湖南东南部、江西西南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 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预报显示,12日,京津冀区域北部受弱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略有改善, 南部污染过程持续。内蒙古中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北部、山东东 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他地区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其中京津冀中部可 能出现严重污染。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性 *继承性 *主导性 *流动性 *不均衡性
*
第二节 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 资源和环境问题
一、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的 增加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危 机频现。如何以最低的环境代价确保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协调 发展,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资源和
* 动物资源是人类目前利用的生物资源主体。
矿产资源是经过一定的地质过程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 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当它们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时,便称之为矿产 资源。
能源资源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都称为能源。
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利用的物质和能力以及与海 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严峻的人口现状 资源退化枯竭 环境污染
*
1.人口增长特点 第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各国人口增速也不同。 第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第三,世界人口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 第四,绝大多数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都不断提高。 第五,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2.人口压力 (1)资源紧缺 (2)环境恶化 (3)社会问题增多
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
旅游资源等。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直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所 利用的土地。
气候资源是地球上生命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发 展工业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源的保证,包括热量、降水、风等要素。
水资源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被人类利用的补给条件 好的那部分但水量,主要包括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冰川水和 河道水等。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根据属性的不同,资源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根据产生和可利用性质的不同,资源可分为二再、生资资源源和的不分可类
再生资源。
*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
分类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
人类当前和二未、来资福利源的的自分然类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土地资源、气
旅游资源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 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的一切物质、过程和现象。
*
*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
分类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社会资源
社会主义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
人类劳动的二产、物资。社源会的资分源类包括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管理
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
* 了注明的《我共同的未来》报告,并获得第12届联合国大会
通过之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可持续发展”的热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
*
小教161张中天16123122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靠的资源 的概念,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种类,人类社会发展与 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 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内涵以及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核心概念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人口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 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阮煜琳)11日,中国大范围空气污染过程持 续加重。石家庄、太原、锦州、七台河、德州、鹤壁、江门、西安、平凉、 石嘴山等30个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重污染过程提示显示,预计11日至12日,京津冀 中南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中至重度污染过程持续,影响城市可能包括北 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沧州、邢台、太原、安阳等。其中 11日晚间至12日上午影响最重,中部部分地区PM2.5浓度可能达到每立方米 300微克以上。
3.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 力
*
土地资源退化 水资源短缺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矿产资源的耗竭
*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臭氧层破坏 城市大气污染
水污染
*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第一次提出了“没有破坏的
发展”的口号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