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经济交往加深,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在这场潮流中,趋利避害,
将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经济全球
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
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
济的发展得以增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
20世
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
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
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
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
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
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准确认识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
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
放的持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
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
”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
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
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
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的升级。
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
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
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
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
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
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
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
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
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工业化,但这其中也包含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潜伏着新的结构不合理的危机,若是任由经济全球化进行市场调节而
不进行政策引导,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固定化和低层次化,产业安全将
受到很大影响。
3.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
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上各
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
但同时,中国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
在众多道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是一大挑战。
四、结语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进行对外开放战略的适时调整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顺利推进对外开放的关键:首先,对外而言,一是要学会利用世贸组织的原则,“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
二是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的制定,扭转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其次,对内而言,一是要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保证产业发展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二是要增强国内市场体系的建设,驾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过程,加快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中国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以更加准确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将指导中国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迈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