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清水砼构件存在的两大难题
• 一是抗裂问题 • 二是表面质量
混凝土的质量缺陷
• 1、砼色差 • 2、模板接缝错台 • 3、施工缝不平顺或有深灰色带
或有夹层现象
• 4、表面裂缝 • 5、光洁度较差 • 6、钢筋保护层厚度离散性较大 • 7、气泡、泛砂 • 8、钢筋显隐 • 9、垂直度超标 • 10、麻面 • 11、蜂窝 • 12、孔洞 • 13、外形尺寸偏差
砼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
• 由于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或模板刚度不够、原材料、砼配合比、施工方法 及施工工艺的不规范、施工管理水平、结构型式特殊、气候条件恶劣、成品 保护意识不强等种种原因,很容易产生混凝土质量缺陷。
• 找到混凝土产生质量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可以 规避混凝土质量缺陷或提高混凝土质量。有些人说:“既然是质量通病,就 无法消除”。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或主观理由。
• 为了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需从清水 混凝土施工要求、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设计、模板和脱模剂选用、清水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控制、拆模和养护的控制、清水混凝土成品的保护、 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复、透明保护膜的涂刷等进行全方位控制,是一项系统工 程,缺一不可,重在过程控制,成在细节,将各种因素对清水混凝土的影响降 到最低,完成满意的清水混凝土工程。
何为清水混凝土?
•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中术语为“直 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 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术 语为“以混凝土原浇注面或以透明保护剂做保护处理的混 凝土表面为外表面,通过混凝土的本色和自身质感以及精 心设计施工的外观质量来实现美观效果的现浇混凝土工 程”。
• 在这两个规程中都强调了其应该是本色的原表面,说明实 现混凝土美观效果的途径是本色的、精心设计的和施工的。 可见清水混凝土质量是同时满足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 也是现代混凝土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何为清水混凝土?
• 清水混凝土国外称无装饰混凝土,即混凝土表面在拆除模 板后不加以任何装饰,而是直接由结构主体混凝土本身的 自然质感和经精心设计的接缝和对拉螺栓孔等组合而形成 的一种自然状态装饰面。因此,其表面比普通混凝土更加 平整、颜色更加一致且有一定光泽,杜绝蜂窝麻面等质量 通病,并无碰损和污染,同时节约外加的表面抹灰等装饰费 用,体现“快、省、美”的优点。它的特点是要求混凝土 强度等级高,工艺精细,操作工人技术过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清水混凝土外观要求
(3)裂缝:清水砼表面无明显裂缝,不得出现宽度大于 0.12mm或长50mm以上的裂缝;
(4)平整度: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节段间垂直度不大 于3mm,允许偏差不大于2mm;
(5)光洁度:脱模后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油迹、锈 斑、粉化物,无流淌和冲刷痕迹;
(6)观感缺陷:无漏浆、跑模和胀模造成的缺陷,无错台, 无冷缝或夹杂物,无蜂窝、麻面、孔洞及露筋,无剔凿或涂 刷修补处理痕迹。
砼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 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二者相铺相成,以 技术措施为支撑,以管理措施为基础;强 化过程控制,狠抓制度落实。
一、砼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和主要防 治措施
• 1、混凝土色差 • 2、模板接缝错台 • 3、施工缝不平顺或有深灰色带
或有夹层现象
• 4、表面裂缝 • 5、光洁度较差 • 6、钢筋保护层厚度离散性较大 • 7、气泡、泛砂 • 8、钢筋显隐 • 9、垂直度超标 • 10、麻面 • 11、蜂窝 • 12、孔洞 • 13、外形尺寸偏差
(1)色泽:色泽在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材 料配比、掺量以及产地不同,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色泽。清水砼的颜色要 求基本一致,面对构件面5m看不到明显色差;
(2)气泡:清水砼表面气泡要保持均匀、细小,杜绝出现蜂窝、麻面, 基本消除表面气泡。清水砼表面气孔直径介于0.8mm~2mm,不应出 现2.5mm以上的气孔,且气孔深度不大于2mm,气孔率不大于0.09%;
1.1产生原因
• (3)混凝土浇注时操作不规范,振捣时间控制不准确。如落差过大 导致砼离析而产生色差;早振、欠振、过振等;
• 14、露筋现象 • 15、缺棱掉角现象 • 16、混凝土强度不均匀 • 17、成品保护不当,污染砼外
观。
• 18、色斑(骨料显露) • 19、砼泌水
目前存在的主要质量缺陷
• 1、砼色差 • 2、模板接缝错台 • 3、施工缝不平顺或有深灰色带或有夹层现象 • 4、表面裂缝 • 5、光洁度较差 • 6、钢筋保护层厚度离散性较大 • 7、气泡、泛砂 • 8、钢筋显隐 • 9、垂直度超标
• (2)配合比设计坍落度较大;混凝土拌和时控制不稳定,坍落度波 动性较大;砼待浇时间长,坍落度损失较大; 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 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为此,需将 通常的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由7~9cm,调整为(7±1)cm,泵送 混凝土由12~16cm,调整为11~14cm。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搅拌运 送对混凝土坍落度波动严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塑 性稳定;
• 现浇清水混凝土对施工的挑战性极大 ,清水混凝土是将原 来只作为结构的混凝土转化为作为建筑立面的混凝土,用 它最本质的材料质感来表现建筑的内涵,难度比结构砼大 的多。
清水混凝土外观要求
目前国内还没有清水混凝土的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缺乏判定依据 以及颜色和色差的控制要求, 参照有关论文,清水砼除满足普通混凝土 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仅供参考):
• 14、露筋现象 • 15、缺棱掉角现象 • 16、混凝土强度不均匀 • 17、成品保护不当,污染砼外
观。
• 18、砼泌水
1. 混凝土色差
• 1.1产生原因 • 1.2主要防治措施
混凝土色差
1.1产生原因
• (1)原材料选择不当,质量不稳定;采用不同品牌的水泥,脱模剂 品牌和砂石料产地不稳定,水泥用量较多或用量过少,砂子用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