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姐”新词语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展的重要记录。
在2010年出现的众多现代汉语新词语中,“高姐”一词脱颖而出。
高姐,职业新词,即“高铁乘务员”,为大众性称谓。
与新近媒体报道中广为告知的“首批高姐系由空姐转任”状态近似,“高姐”一词亦来自熟词“空姐”。
(2010年10月21日《新民日报》) 高姐指高速铁路列车上的乘务员。
仿“空姐”“动姐”造词。
“高姐”们身材高挑,面容较好,形象绝对不亚于空姐。
高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被形容成“形象最好、气质最佳、服务技能最优”的“美女乘务员”,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高姐”,据介绍,高铁乘务员入选门槛堪比空姐。
高姐”也叫做“动车乘务员”。
在激烈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勤恳温柔地为旅客提供细致服务的高姐以她们姣好的形象和温和工作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2011年6月15日亮相的“高姐”中,几位曾经服务于蓝天之上的空姐受到了极大关注。
简要概况“高姐”作为动车内的旅客服务是铁路客运部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铁路部门政体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铁路客运公司在激烈的客运市场竞争中扩占客运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旅客的青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姐风采截止2011年6月18日沪杭高铁上的列车员共有99名,平均年龄25岁,身高都在1.64米以上。
“高姐”语言要规范,肢体要优美和大度。
特别是微笑,在培训中,每一位列车员嘴巴上都得咬一根筷子,露出8颗牙齿才算标准。
但又不是那种机械式的微笑,一定要真诚,就像邻家小妹妹那样。
虽然“高姐”不会像空姐那么专业,要会几国语言。
但第一批高铁列车员9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外语都会说一些,包括一些常用的对话,比如上海到杭州需要多少时间,列车上卫生间在哪里,需要吃点什么东西之类的对话,都要求列车员要熟练掌握。
准入条件年龄不能超过28岁,首批乘务员年龄基本上在18岁至22岁之间,年龄稍微大一些的,都是骨干、车长,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学历大专以上,有一部分学的就是航空服务专业,身高要求1.65米至1.70米之间。
实际上,首批乘务员的身高都在1.68米至1.72米。
此外,对体重也有要求,无论多高,不能超过60公斤。
有了准入条件,还需要经过三轮以上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形象,沟通能力和文化修养等。
自2010年5月份起,上海客运段的“星探”们,就分别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国家正规大专院校举办京沪高铁“高姐”的专场招聘会。
对“高姐”的选拔标准是:年龄19岁至22岁,身高165cm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普通话国家二级甲等或英语三级以上水平。
这还不算,全部符合条件的美女,还要经过5道关卡,层层选拔,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空姐转行京沪高铁乘务员的微笑,要展现亲切与甜美,如果用一张纸挡住大半个脸,哪怕只露出眼睛,也要让旅客感觉到我们的微笑……”伴随着讲解词,6名被昵称作“高姐”的高铁乘务员排成整齐的一列,展示她们久经练习的“标准微笑”。
2011年6月15日,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数十位京沪高铁乘务员在虹桥火车站内集中亮相。
根据安排,上海客运段未来将担当28对京沪高铁的乘务任务。
据上海客运段党委副书记朱明豹介绍,选拔“高姐”的标准是:18至22岁,身高1米65左右,大专以上学历,普通话国家二级甲等或英语三级以上水平。
“3000多名应聘者中,最终我们选拔了400人进入京沪高铁乘务员预备队伍。
”从2010年11月开始,上海客运段共分5个批次,组织这些刚毕业的“娃娃兵”接受岗前培训。
培训共分5个级别,只有当预备“高姐”们分别通过一级封闭式集中培训、二级模拟强化培训、三级礼仪举止专项培训、四级名师带徒跟班培训、五级体验式实战培训后,培训才算结束。
截至2011年5月底,上海客运段从400名预备“高姐”中选出270名学员,同时又在既有动车和沪宁、沪杭高铁中选拔出100多名成熟“高姐”。
就这样,这支由90名列车长、313名乘务员组成的京沪高铁乘务员队伍终于组建完毕。
“京沪高铁开通后,我们要求1长4员(每16节车厢配1名车长和4名乘务员)在各自负责的车厢内,不停地、轻轻地来回巡视。
如果发现旅客有需要,在第一时间提供服务;如果没有需要,不得打扰旅客休息。
”朱明豹表示。
2011年6月15日亮相的“高姐”中,有几名格外受关注,因为在此之前,她们是服务于蓝天之上的空姐。
苏州姑娘陈曦在吉祥航空公司做了近4年空姐。
加入上海客运段后,陈曦在沪宁线上工作了1年,2011年3月份被抽调为京沪高铁乘务员。
她说,“不管空姐还是高姐,都一样要为旅客服务好。
”(2011年06月17日来源:钱江晚报)高姐欢迎词,有中、英、日三种版本昨天8点50分,G2次试验列车停靠在上海虹桥2号站台,整装待发。
25名高姐身穿紫色制服,站列方阵,用中、英、日三种语言向大家致欢迎词。
三千多人"大浪淘沙" 揭密:"高姐"是怎样炼成的?(2011年06月15日 1 来源:东方网) 15日,京沪高铁上海客运段“高姐”在铁路虹桥站集中亮相,清一色的紫色制服尽显优雅,无论站、坐还是回答问题都始终保持微笑,还有英、日、法甚至手语等多语种服务,都让高铁服务质量比肩航空。
那么,“高姐”是怎样炼成的呢?据了解,京沪高铁上海段“高姐”的选拔从去年5月启动,在江浙沪等地的国家正规大专院校进行专场招聘。
标准为:年龄19到22岁,身高165CM左右,学历大专以上,拥有普通话二甲或英语三级以上。
招聘现场,考生还需通过中英文自我介绍、个人才艺展示、现场问答等环节。
共有400名应聘者从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京沪高铁预备队伍。
2011年11月起,上海客运段通过一级封闭式集中培训、二级实作模拟强化培训、三级礼仪举止专项培训、四级名师带徒跟班培训、五级体验式实战培训,分梯次对“高姐”们在形象气质、礼仪规范、业务能力、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京沪高铁开行在即,京沪高铁乘务员6月15日全新亮相。
这支由90名列车长、313名乘务员组成的京沪高铁乘务员队伍是经过了严格选拔和培训而产生的。
在封闭集中培训中,“高姐”们主要完成理论知识模块学习,涉及高铁概论,动车组设施设备、旅客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应急处置,服务心理及行为规范和服务技能等。
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高姐”们被带到热备车底模拟教室进行强化培训,并参观了380BL新型动车,掌握京沪高铁列车的具体情况。
之后,“高姐”们开始礼仪举止专项培训,咬筷子、头顶书等常规项目自然不可或缺,而言行举止训练更是重点强化的内容。
由“空姐”转行“高姐”的范丽君说:“比起空姐,高姐培训要求同样严格,但也各有特色,高铁服务更加强调一对多。
”完成了基本培训后,“高姐”们由服务明星和十佳列车长带队,分批在沪宁和沪杭跟车实习,进行岗位实作培训。
最后,“高姐”们开始了独立当岗体验式实战培训,利用春节、五一、端午小长假等契机,进入服务班组独立当岗,参与广播、补票作业,提升与旅客间的服务沟通技巧。
截至今年5月底,270名条件出众的“高姐”被最终敲定,进入京沪高铁乘务员队伍;同时,还有既有动车和沪宁、沪航高铁列车中选拔出的133名优秀骨干,被充实到京沪高铁乘务队伍。
(王铭泽、刘歆)探访”高姐”生活:站了仨小时没来得及喝一口水(2011-07-18 09:52 来源: 德州新闻网记者赵亚楠)7月13日早晨7点钟,闹铃准时响起,丁瑞秋按下闹钟,伸了个懒腰准备起床。
洗漱,化妆,整理着装,佩戴耳麦。
一个小时,瑞秋一切准备就绪,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微微一笑。
一天繁忙的工作即将开始,此刻她告诉镜子里的自己要加油。
9点钟,瑞秋站在检票口,此时,距离她当班第一辆进站列车的进站时间还有23分钟。
“请问,站台票在哪里卖?”“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提供站台票。
”“请问G105什么时候开始检票。
”“列车开车前12分钟开始检票,请您注意收听我们的检票动员。
”……刚刚就位的瑞秋一口气回答了旅客10多个问题,“每天都有很多这样的疑问,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面带微笑认真解答,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旅客的行程,更关系到‘高姐’的素养和我们德州东站的形象。
”瑞秋说,她已经数不清每天自己要回答多少个问题,她只记得即使再累,每个问题也要耐心地解答,也要时刻面带微笑。
距离G105开车还有15分钟时,瑞秋拿起话筒,开始进行检票动员的广播:“尊敬的旅客,欢迎您来到德州东站,您所乘坐的G105次列车马上就要开始检票,请您右手持票,蓝色票面向上,单张放入闸机口……”瑞秋流利的背出了大段的检票动员词,她甜美的声音在整个候车厅里回荡,旅客们伴着广播的声音而来,慢慢地聚到了检票口。
瑞秋帮旅客们排好队,帮老人们挪动好行李,帮孩子们整理好车票后,开始进行人工检票。
熟练的动作,亲和的微笑,不到一分钟,这班旅客们就顺利地通过了检票口。
上午十点到十点五十五分,是瑞秋最忙的时候,这期间将有九辆车进站,每辆车的进站时间长的相隔7、8分钟,短的仅相隔1分钟。
这也就意味着,每3、4分钟,瑞秋就要完成一次检票动员、整序旅客和检票的完整流程,还要回答从来没有停歇过的问题。
55分钟,这个女孩手里的检票动作几乎没有停下过,嘴里的话也几乎没有说完过,而她脸上的微笑却依然甜美。
从9点瑞秋上岗,到12点记者离开,瑞秋一共回答了97位旅客提出的问题,没喝一口水,没去一次厕所,没有一分钟离开岗位,脸上却绽放出无数次的微笑。
每天至少要对旅客说三百句话记者魏萍上午9点30分,德州东站的售票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售票大厅里的两个窗口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左艳和张岩两个美丽的“高姐”,一个负责售票,另一个负责改签、退票和问询。
由于德州东站刚刚投入使用,每天在岗的高姐共十人,售票处已经没有多余人手可以安排,所以每天要到晚上十点钟,她们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回家的路。
经过东站的列车时段比较密集,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所以前来买票的人们络绎不绝。
队伍长的时候能排到售票厅门口,短的时候也有十人左右。
虽然大厅里设置了多台自动售票机和自动查询机,且所有的票务信息和售票窗口同步,大部分顾客还不习惯这种购票方式,还是选择窗口购票,这也无形之中加重了她们的工作量。
“您好,请问去哪里?”、“××点××分,××车次,请问几张?”、“一共收您××元,找您××元,祝您旅途愉快!”这些话,是她们经常说的。
记者粗算了一下,以每个乘客交流3句话为例,一天下来少说也得有上百位乘客购票,每天300句话成了一个基础数字。
负责售票的张岩说:“由于旅客比较多,我们都腾不出时间喝水、上厕所,怕因为我们短时间的离开耽误了旅客购买和乘坐最近一趟的列车。
而且一天说下来,声音都快沙哑了。
”记者在体验的时间里,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一名旅客在售票窗口购票的平均时间约为40秒,在自动售票机购票需要60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