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八、翻译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 因,就可以凭借它这个道理了_。
2.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 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 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 时候,他神情骄盛,多么雄壮啊。
词类活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使动:使……兴,使……亡) 2.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用木匣
装)
3.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 词作状语:在夜里、从四方、往东 )
4.负而前驱( 名词作状语:向前 ) 5.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容词作名词:
微小的事 )
七、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 (2)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省略句、介后 )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结构后置 ) (4) 而告(之)以成功( 省略句 )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 (6)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 )
3.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是由于人为地呢?
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 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 人才如此吗?
他位列“__唐宋八大家__”之一,是 北宋_诗文革新运动__运动的领袖。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 就,以__散文__最为突出。他的文 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 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史学家, 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后者属二十四史之一。
三、实词解释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 )
八、选择题
1.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下列四句加粗的词,与“函梁君臣之首” 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C )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晋军函陵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 下列四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的 一项是( C ) A.悚然而听之 B.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D.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 整理
一、字词注音
盛以锦囊( chéng ) 以三矢赐庄宗( shǐ ) 仇雠( chóu ) 皆自于人欤( yú ) 李存勖( xù ) 伶官( líng ) 吾遗恨也( yí)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nì)
二、文学常识 1.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字_永叔_,号_醉翁_,晚年 又号__六一居士__,世称 “ 欧阳文忠公_”,卒谥 “__文忠公__”。
4. 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 同的一句是( D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 智勇多困于所溺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世人传言 )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属官 )( 祭告 )
4.抑本其成败之迹
( 或者 )( 推究 )
5.自然之理也( 道理 )
6.逸豫可以亡身( 安乐
)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 8. 及仇雠已灭( 仇敌 ) 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缚 )( 丝编的绳索 )
10.仓皇东出( 匆忙 ) 11.岂非人事哉( 人的所作所为 ) 12.吾遗恨也( 遗憾 ) 13.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 ) 14.负而前驱( 背 ) 15.何其衰也( 多么 ) 16.举天下豪杰( 全;所有 )
(强盛)
5.【困】A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之 (围困)
B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 已困矣(疲惫)
D 急人之困(困难,急难) 6.【告】A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B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C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7.【微】A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物) B 动刀甚微,桀然已解(轻)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D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E 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 F微风鼓浪(微小;轻微) 8.【其】A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定) B 吾其还也(还是) C 与其所以失之者 (代词,代庄宗) D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他) E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四、古今异义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指 属官;今义:做某种事业 )
五、一词多义
1.【与】A 与其所以失之者(和) B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给) 2.【以】A 可以知之矣(凭借) B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把) C 而皆背晋以归梁(相当于“而”) D 请其矢,盛以锦囊(用)
• 3.【乃】A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竟) • C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 • D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 • 4.【盛】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 B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 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骄盛) • D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