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石方工程课件
H b
②设工作面、不放坡和不支挡土板
计算公式:
S断 =(b+2c)×h
V=L×S断
c —工作面宽度
③设工作面和放坡
★ 1)第一种情况—
计算公式:
由垫层下表面放坡时:
S断 =H × (B+2c+KH)
图中: B——垫层宽度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C——工作面宽度
计算公式:
★ 2)第二种情况— 由垫 层上表面放坡时:
2.挖方工程
土方开挖包括人工或机械挖沟槽、挖基坑、挖土方三部分。
► ①基础类型包括:带形(条形)基础、独立基
础、筏板基础、桩基础。
条型基础:土方开挖呈条状。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呈方形土坑状。 筏板基础:土方开挖面积大,大面积开挖。 桩基础:详见具体桩类型。
②挖方的划分:
挖沟槽—凡图示槽底宽度在3m以内,槽长是宽度的3倍以上者及槽底面积在
► ► ►
平整场地
挖方(挖沟槽,挖基坑,挖土方) 回填土
►
土方运输
► 1.平整场地 ►
⑴概念—在土方开挖前,对施工场地高低 不平的部位进行平整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厚度 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
注意:
⑵平整场地和挖土、填土方的区别
挖土方或填土方——为处理厚度超过30cm的工作内容。
⑴
⑶工程量计算方法
按建筑物的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定额:平整场地 S = (L+4)×(B+4)
S=LB+4(L+B)+16 =S建面+2L外+16
3、试计算图示建筑物人工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及
其综合基价,墙厚均为240,轴线均坐中。
解:①、底层建筑面积: S0 = 30.24×48.24-6×6×2-23.76×12 = 1101.66(㎡) ②、外墙外边线长度: L外 = (30.24 + 48.24)×2 + 12×2 = 180.96(㎡) 工 程 量 : S0 + L 外 ×2 + 16 = 1101.66 + 180.96×2 + 16 = 14.796(㎡)
放坡基坑通用公式
1 V H 开挖高度 (S底面积 S底面积 S上口面积 S上口面积) 3
④不放坡的圆形坑
V=π HR2
④放坡的圆形坑
1) 第一种情况
1 2 2 V H ( R1 R2 R1 R2 ) 3
式 中:
R1 坑底半径; R2 坑上口半径;
放坡的圆形坑
4.土方运输工程
—指土方开挖后,把不能用于回填或用于回填后多余的土运
至指定地点,称为余土外运;或是所挖土方量不能满足回填土的 用量,需从购土地点将外购土运到现场,称为取土运输。 ⑴土方运土体积
计算公式:运土体积=
挖土体积-填土体积
填土体积=基础回填土+室内回填土+其他零星回填土
注意了: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 负值时为取土内运。
挖沟槽工程量计算公式:
外墙沟槽: V挖= S断×L外中
内墙沟槽: V挖= S断×L基底净长
其中:S 断——为沟槽截(断)面积
⑵挖沟槽截面积S断计算式
①
不设工作面、不放坡和不支挡土板
计算公式: S = b H 断
式中:V=L×S断 NhomakorabeaV—挖土体积; L—地槽长度; b —基础宽度;H—地槽深度。
H —即地槽底面至 室外自然地坪距离。
(4)回填土: 地下基础体积:S截 =0.24*1.4+0.126*3*0.625*2=0.8085m2 L=L外中+L内净=27.2+(6.6-0.24+3.5-0.24)=36.82m V基础=0.8085*36.82=29.769m3 V垫层=0.8*0.1*(27.2+6.6-0.8+3.5-0.8)=2.856m3 则:基坑回填V=V挖-V基-V垫=11.2625-29.7692.856=78.6375m3 房心回填土工程量=主墙之间的净面积×回填土厚度 =(S底- L中×外墙厚度-L内×内墙厚度)× 回填土厚度 =(7.24*6.84-27.2×0.24-9.62×0.24)× (0.45-0.14)
如图:为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和剖面图,试列项并计算土方工
程量。已知土壤为一类土、混凝土垫层体积14.68m³,砖基础体 积37.30m³,地面垫层、面层厚度共85mm。
解:
基数计算
► ► ► ►
L 外 =(11.88+10.38)×2=44.52m L 中 =44.52-4×0.36=43.08m L 内 =(4.8-0.12×2)×4+(9.9-0.12×2)×2=37.56m S 底 =11.88×10.38=123.31 m² 2.工程量计算 (1)平整场地 S=S 底 =123.31m² (2)挖地槽:
⑵土方运距
采用机械铲、推、运土时,其运距按下列方法计算。
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中心至填方区的直线距离计算;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中心至卸土区中心距离加转向距 离45米计算; 自卸汽车、普通载重汽车、翻斗车等运距:一律按挖方区中 心至填方区中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例:计算如图所示建筑工程的挖土方(一类土)工程量。
室内地坪 室外地坪
基坑回填:指设计室外 地坪以下的回填
(2)房心(室内)回填土
—是指由室外设计地坪填至室内地坪垫层地面标高的夯填土。
计算公式:
V =室内净面积×(室内外高差-面层厚-垫层厚-找平层厚)
(3)场地回填土
工程量计算方法:
V=回填土面积×平均厚度。
(4)管沟回填土
► 计算公式:
V=挖土体积-垫层和直径大于200mm的管沟体积
槽上口长或宽
挖深
槽底长或宽
满堂挖土
例1:
计算图示满堂基础的工程量(一类土):
1 1
5100 21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28800 3600 3600 3600 5100 12300
240 120 -0.03 -0.45
120 120 -0.03
60
60
=828.47m3
人工挖土或是机械挖土凡是挖至桩顶以下时,土方量应扣除桩头所 占的体积。如先挖土后打桩,则不考虑。
现地坪
准
备
挖
掉
的
土
槽底
桩
先打桩后挖土 示 意 图
(3)不规则表面土方开挖工程量
在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之前,通常要计算土方 的工程量。但土方外形往往复杂,不规则,要得到精确 的计算结果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方格网将其划 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 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其计算步骤如下: ⑴划分方格网⑵计算各角点的地面标高⑶计算各角点的 设计标高⑷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⑸计算零点、绘出零 线⑹计算各方格内的挖填方体积⑺统计挖、填方量⑻调 整设计标高
20m²以内的基坑,统称为挖地槽。
挖基坑– 图示底面积20m2以内为基坑。 挖土方—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²以外以及平整场地挖土厚度
超过30cm的挖土,称为挖土方。
(1)挖沟槽
工程量计算方法: —按V=沟槽的横截面面积S×槽长L以m3计算。
注意:挖沟槽——适用于设计图纸中采用带型混凝土基础。
V3-3=3.84×53.92=207.053m3 ΣV=V1-1+V2-2+V33=365.115+211.994+207.053
=784.162m3
例:某建筑物基础平面及剖面如图所示。已知工作面c=300mm,土质为Ⅱ类土。要 求挖出土方堆于现场,回填后余下的土外运。试对土石方工程相关项目进行列项,并 计算各分项工程量。
注意: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
除。
挖基坑体积计算:
挖地坑:坑底面积≤20m2(即小面积 的) 主要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矩形(1)不放坡时: V=(a+2C)×( b+2C)× H
(2)放坡时: V=(a+2C+KH)×( b+2C +KH)× H+K2H3 /3
挖基坑体积计算:
2) 第二次种情况
V
1 2 2 2 h1 ( R1 R2 R1 R2 ) h2R1 3
R2
R1
(2)挖土方
——指图示槽底宽度在3m以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平整场地
深度在300mm以外者,均称为挖土方。
1、采用沟槽形式的挖土方
2、采用基坑形式的挖土方
3、方格网法(百格网)
100
1
1
(3
2
2 3)
解:
挖深 H=2.2-0.6=1.60 >1.20 需要放坡 带型基础且需要放坡,可采用挖沟槽的方式 S1-1=(1.96+1.60×0.5) ×1.60=4.416m2
L1-1=(28.92+12.42)×2=82.68m
V1-1=4.416×82.68=365.115m3
S断 =B×H1+(B+kH2)×H2
④设工作面和挡土板
计算公式:
S断 =(B+2C+0.2)×H
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计算挡土板,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支挡土板: 单面加:增加100mm;
双面加:增加200mm。
双面支挡土板
单面支挡土板时: 计算公式:
S断 =(B+2C+0.1)×H+0.5KH2
S2-2=(2.0+1.60×0.5) × 1.60=4.48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