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超限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某超限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维普资讯
■ 筑 装 建 与 修
积 足 足 荫
28 0生 0
某超限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陈小健
( 长沙有 色冶金设 计研 究院, 湖南 长 沙 4 00) 1 00
摘 要
详 细介 绍其转换框支 剪力墙及 工程 结构体 系、 震加 强措 施 、 抗 风荷载反应 和
某 市 中心 的 一座 多功 能 标 志 性 建 筑 。建 筑 总 高 度
28 , 总建 筑 面 积 194 3 2 2m 0 4m,其 中地 上 8 8 m,地 下 2 4932 4 4 02 6 m。地 上 1 、 2层 为 银 行 办 公 , 3 l 层 为 低 区办 公 层 ~ 2
1 d疆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盛尊 I甚,●一 B | t | R J

8 e母

固 I 爿 J 旨 彤 鸯 § 』口 1 ●薯耸 肇, ¥留 ●
变化 ,在 2 5层设置 一个结构转换层 ,其顶部标 高为 9 .m 91, 为严重超高位。此转换层支撑着上部剪力墙,将上部结构的 荷载传递到下部 筒体和框支柱 。转换层上承托的钢筋混凝土 楼层数 为 4 ,高度达到 10 3m 2层 2 5 。由于上 部结构 平面不 规则 ,侧 向刚度较弱 ,存在较 明显 的扭转 效应 ,如 图 3所
建 装 筑与 修●
从结构抗 震概念 设计上工 程采取 了一定 的加 强措 施 。 为提高结构 的延性,减小柱截面尺寸和改善柱的轴压 比,2 5
结构 的侧 向刚度 比如表 2所 示 。规范 [] 1 附录 E 0 2 . . 中规 定转 换层上 部与下部 结构的等 效侧 向刚度 比不应大 于
为满 足 建 筑 立 面 的 要 求 ,3层 、 l 建 筑 立 面 局 部 收 3层 进 ,如 图 1 图 2所 示 , 相 应 在 2层 顶 和 l 顶 设 置 了转 、 3层 换 梁来 转 换 竖 向 不连 续 的 构件 。 由于 上 下 建筑 功 能及 立 面 的
图 2 转 换 层 结 构 平 面 图
刁 o
综上所述 ,工 程在建筑 高度 ,高位转换 和体型 不规则
上 均超 过 规 范 限制 … ,属 于超 限高 层 建筑 。
3 抗震加 强措施
图 3 酒 店 结 构 平 面 图

4 ・ 0
维普资讯
第1 (第1 期 期总 0 ) 2
翘 是 建 板
为人防,人防的抗力等级为 6级。该工程为高度超限 ,体型
复 杂 ,高 位 转换 的高 层 建筑 。
图 1 3层 ~ 1 结构 平面 图 2层
2 结构体系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 混凝土高位转换框支剪 力墙结 构 。抗侧力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 。转换层下部结构基本 为一个长方形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 由楼梯间 和电梯井组成,外框 由框架加部分剪力墙组成 。转换层上部 为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地震作用分析,并介绍 了高位箱形转换层 的受力分析及型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的设计.分 析表 明:工程的抗震性 能指标 和抗风 性能指标均 满足相应规 范的要 求,采用型钢 混凝 土 组合梁可以有效减小断面提 高抗剪承 载力。
关键词 工程 实例; 分析设计; 高位转换层; 型钢混凝土组合 梁
1 工程概况
加 腋 措施 。
1 3转换层楼层侧 向刚度 尚不应小于相 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 .,
的 6% 0 。从表 中可以看 出两种 软件 计算所得 刚度 比均满足规 范的要求 。 表 2 两种软件结构侧 向刚度 比
STE AW
剪弯刚度
4 2 风 荷 载 分析 .
本工程 为对风荷载比较敏感 的超高层建筑, 且位子沿海 地区 ,其 lO Oa一 遇的基本 风压 值为 0 7k / ̄地 面粗糙度 .0 N m, 类 别取为 B类。根据规范【 3 28条房屋高度大于 2 0 ¨ .. 0 m时 易采用风洞试验来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防灾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工程进行风洞试验,模型的几何缩 尺 比为 1 20 :0 ,并考虑 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该工程 表面分成
层 以下框支柱 采用型钢混凝 土组合结构柱 … 。柱 内纵筋 的 配筋率提 高,并沿柱全高箍筋 加密 。2层以上因建筑立 面收
进,在轴交轴、位置设 2个异形柱 ,其它框支柱均 为宽扁形 矩形截面柱,有利于平衡 X 方 向的刚度差异 。 ,Y 2 层转换层采用空间作用效果 明显的箱形转换层 ,箱 5 体高度为 34 ,上 、下盖板厚 2 0m .m 0 r 。为减小转换梁截面增 a 加转换梁抗剪能力 ,2 层 主要转 换梁采用型钢混凝 土组合 5 构件 。 通过加强楼板增加结构的空间工作性 能。2 5层转换层 以下各层楼板为井字梁楼盖体系,板厚为 lO m O m ;转换层及 上 下各一层相 应加 强为 1 0m 5 r ;上部纯剪 力墙部 分 8 r 、1 0m a a 楼板厚为 10m 3r ,左上角部为 10m a 4r 。并且楼 板配筋均采用 a 双层双向。加强混凝土简体:在简体的四角 以及框架梁 与简 体连接处的暗柱 内加型钢:简体在各楼层均设暗梁 ,并加大 其配筋率 ;加强 简体 内楼 板,简 体 内楼板 厚度 取 为 1 0m 5r a ( 周围板厚大于 1 0m 时同周围板厚) 5r a 。 为增加转换层上部 结构侧 向刚度,尽量减小 结构刚心 与质心差距,轴交轴处异型柱贯通上下 ,且转 换层 以上轴⑥ 以左剪力墙厚度增加为 50m 0r 。外框架与核心 筒相连 的框架 a 梁均为矩形梁 ,框架梁与大截面柱交接处梁端部位采取水平
1 研
层 ,1  ̄2 4 2层为高区办公层 ,2 层 为结 构转换层 ,l 、 5 3层
2 和 2 层 夹 层 为避 难 层 或 设备 层 ,2 层 和 2 层 为 会 所 , 3层 6 4 6
2 7层到 4 6层为复式酒店 (O层) 4 ,屋顶为 8 5 m高的钢结构 .5
屋 架 。地 下 5 ,负 1 层 层至 负 4 功 能 为 车库 ,负 5层 功 能 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