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IT系统方案

银行IT系统方案

银行IT系统方案(1):整体解决方案描述: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二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业务处理系统”面向客户服务,旨在以丰富的银行金融产品、综合的服务和销售渠道以及灵活的业务处理流程提供即时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银行服务。

“经营管理系统”是以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基础,以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主要因素为对象建立面向银行管理的各个分析主题,以数据基础建立数据模型向银行提供基于数据基础的、量化的决策依据;一、银行系统背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各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过20多年发展和管理制度变迁,各金融机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产权多元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在加入WTO后境外金融机构的冲击,以及随着2003年开始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架构设立,《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监管法》的颁布,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迅速向国际标准靠拢。

所以无论从市场指标、市场集中率还是进入壁垒来衡量,都已经从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竞争的市场结构。

同时,这种市场竞争的加深以及各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比拼,对中国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在各金融机构实施1104工程开始,标志着管理会计和风险管控在金融机构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另外,从2007年开始的新会计准则的推广,对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以及信息披露将有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银行IT架构及金融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和与国际惯例接轨。

面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加剧,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愈发成为银行发展的核心要素。

结合目前国内外系统建设的经验,按照未来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集团认为,商业银行的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应当在“二个层面”上考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即商业银行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二类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一类是“业务处理系统”,一类是“经营管理系统”。

二、银行系统方案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二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业务处理系统”面向客户服务,旨在以丰富的银行金融产品、综合的服务和销售渠道以及灵活的业务处理流程提供即时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银行服务。

“经营管理系统”是以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基础,以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主要因素为对象建立面向银行管理的各个分析主题,以数据基础建立数据模型向银行提供基于数据基础的、量化的决策依据;同时,“经营管理系统”按照决策指导业务系统中关于银行产品、服务等内容的配置、调整,以使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够更快、更充分的贴近市场需求。

“业务处理系统”是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而“经营管理系统”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

三、系统结构图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ECIF、资金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票据系统和总帐系统等;经营管理系统包括:CRM、风险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OA、监管报送及分析报表系统等。

四、系统功能特点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业务流程,形成银行业务的产品化格局,采用面向客户和服务的思想,利用统一的、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建立完善的业务服务体系;同时“业务处理系统”要坚持核算和管理流程分离原则,系统采用前、中、后台分离处理模式,方便业务流程再造和IT系统的整合治理,为金融机构推广“流程银行”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一)业务处理系统建设的主要功能包括:采用集中处理体系,构建以“应用服务-产品-渠道”组成的服务平台,完善系统的系统结构;建立数据系统共享及信息的逐步完善机制,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建立银行“产品工厂”,以金融服务产品化驱动业务的拓展,降低业务拓展的开发成本及复杂性,减少业务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快速响应市场需要;建立工作流和规则管理体系,以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再造,满足市场对业务处理的灵活性要求;引入综合的渠道管理系统,对银行服务和销售渠道提供全面的管理机制,加强银行的渠道拓展能力并降低渠道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当代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商业银行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运行产生的基础数据和外部数据,建立商业银行的数据仓库;按照商业银行各级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不同的分析主题,对信息进行整理、挖掘与分析,提供整套银行对风险控制、资金控制、业务分析、成本管理等各层面的信息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作为银行业务发展与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同时,该系统建立基于客户服务为主线的业务与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经理、客户关系管理、信贷管理及Call-Center等,以期望利用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进一步利用业务处理系统搭建的业务处理平台,合理运用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建立产品服务与销售的完善渠道。

(二)经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构建商业银行统一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业务平台和知识平台;以客户为中心构造的主体模型,围绕客户服务构建的经营管理体系;支持管理系统对业务系统的数据抽取和直通的结果传递,支持经营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统一的门户管理和角色定义,满足个性化信息管理集成;使用构件技术和工作流驱动技术,支持管理流程重组而不需要编写程序;使用可视化的银行经营管理流程设计平台,所见即所得;使用基于客户事件的成本与费用分摊模型,构建客户的全面视图,建立全行机构、产品、客户的全面绩效考核体系;按照银行组织结构构建部门级应用体系,并支持各部门级功能扩展:以平台为基础的构件化结构,支持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及功能扩张,建立商业银行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资金运营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贷管理、管理会计、绩效考核等运营管理体系。

银行IT系统方案(2):核心业务系统描述: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公用信息、凭证管理、现金出纳、柜员支持(机构管理和柜员管理)、总账会计、内部账管理、客户信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兑换、同城票据交换、客户信贷额度管理、定期贷款、分期付款贷款、往来业务、资金清算、金融同业、结算、人行现代支付、外汇买卖业务、国债买卖、保管箱、租赁、股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一、核心系统背景VisionBanking Suite Core是集团在总结二十余年银行应用系统集成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中国银行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形势,吸纳国外银行系统中先进的设计理念,推出的与国际完全接轨、功能完善、易学易用、扩充灵活、安全可靠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该系统覆盖了银行整个基础业务范围,有助于银行提供给客户更方便、快捷和贴身的“一站式”服务。

在VisionBanking Suite Core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中,集团将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技术和国内、国际银行界先进的银行业务模式、管理方法结合在一起。

系统采用先进的C-S-S 三层体系结构,拥有强大、稳定的系统核心。

在全面覆盖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突出“金融产品”概念,银行可方便定制新的业务品种、产品组装或更改业务模式;系统整合了银行的业务服务渠道,方便银行增值服务范围的扩展,在无须更改系统内核的情况下方便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

系统在深化“大集中” 、“大会计”、“一本帐”、“以客户为中心”、“综合柜员制”等成熟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客户”、“产品”到“服务” 、“渠道”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了真正的面向客户的服务模式,作到了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服务。

从而实现了银行集中经营、规范业务、个性服务、丰富渠道、减少风险、辅助决策、降低成本的目标;系统设计严格遵守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分离原则,方便于系统快速部署和适应业务流程再造要求。

集团对核心业务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以技术的进步来支持和推动银行业务的拓展,为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VisionBanking Core的系统实现原则满足了银行业务系统所要求的:先进性、实时性、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网络化、开放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易移植性。

二、系统功能说明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公用信息、凭证管理、现金出纳、柜员支持(机构管理和柜员管理)、总账会计、内部账管理、客户信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兑换、同城票据交换、客户信贷额度管理、定期贷款、分期付款贷款、往来业务、资金清算、金融同业、结算、人行现代支付、外汇买卖业务、国债买卖、保管箱、租赁、股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三、系统特点说明:(一)业务功能特点1.大会计思想,对公对私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支持核算主体灵活定义的一本帐模式,支持多级法人模式;2.以客户信息中心思想,保证了信息的统一和完善,提供统一的客户授信体系,实行额度管理;3.参数化可定义的多级清算体系,全面支持异地分行和跨区域经营模式;4.建立银行产品工厂,提供灵活多变的产品定制和组装手段;5.灵活的计息模型,完全支持“利率市场化”;6.灵活高效的还款方式,各还款方式能兼容共享;7.灵活的费率模型,支持按产品-服务-渠道-客户等多维度多层次收费模式;8.全方位监管报送要求支持。

(二)技术功能特点1.基于ESB(SOA)模式的多渠道接入平台,方便拓展服务渠道和提供标准统一的接入;2.全方位全角度的安全控制体系;3.多选择的前台客户端(字符终端和图形终端同步支持,支持C/S结构或B/S结构),前台免编程,与设备无关性;4.全方位服务平台,参数化开发平台,业务开发不再完全靠写程序完成,完全实现了代码共享,通过参数配置轻松完成产品开发和部署;5.灵活高效的日终调度体系架构;6.全天候的“7X24小时”不间断营业,真正实现了0毫秒切换的系统;7.丰富的、图形化的实时运行监控平台;8.新会计准则的无缝实施(非补丁模式);9.完善的系统安全性、可适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10.系统体系架构完全达到了与主机、数据库及中间键无关性要求。

银行IT系统方案(3):银行卡系统一、系统综合概述银行卡系统是商业银行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加,银行卡的发展以几何级数方式攀升。

大至买房置业、小至话费充值,从工资发放到投资理财,刷卡如今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建设卡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

卡系统的支付互联渠道涵盖柜面、电话银行、POS、ATM等,并且和中国银联交互,能够处理本行发的卡和他行发的卡交易。

银行卡业务系统解决方案,以国内外成熟的卡业务需求作为背景,面向银行卡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与现有的银行核心帐务系统、信贷系统、应用业务等多个系统连接,建立以银行卡为介质的、融合银行各种金融产品(一卡通、信贷、理财、保险、银证通、银保通、柜面通等)的金融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同的银行卡产品在开发、扩展上互不关联的问题,使国际卡、贷记卡、借记卡、联名卡、储值卡、电子钱包卡等不同的银行卡产品在同一个卡业务系统中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