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学号: 姓名:
侗族民俗风情
源流与分布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
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
林业以产杉木著称。
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
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
民居民俗
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
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
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
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
平时,本房族的妇女们在此纺纱织布;凡喜庆佳节,全房族的人聚集于此,宴请宾客。
民族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
惯束腰带,包头帕。
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
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
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
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
有的头留顶发。
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
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民族饮食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
饭以米饭为主体。
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
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
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
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
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礼仪禁忌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
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
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
否则,为对神大不敬,会招致惩罚。
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
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婚恋嫁娶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
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
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
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
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
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
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
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
相信灵魂不死。
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
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重要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
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
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
歌舞娱乐
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
“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
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
乐器除上述者外,侗族舞蹈艺术,还有侗笛、唢呐等,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