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和区域差异 PPT

区域和区域差异 PPT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东 西南 南方地区
华南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南方)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划请 分说 依出 据我 与国 分三 界大 线自
然 区 的
400毫米等降水线
昆仑山 祁连山 3000米等高线
• 地形 • 气候 • 水文 • 土壤 • 植被
四川盆地
比 较 都江堰
吐鲁番的葡萄
吐鲁番盆地
多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 多内流河和内陆咸水湖 风成地貌广布
流 水 作 用 弱
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 海拔较低
雨热同期
平原广阔 间有丘陵
森林植被 森林土壤
雨水补给地表水 河 流入海 外流区 地 下水丰富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温差大,降水少,夏热冬寒
温差大,辐射强, 高寒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 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轻繁


游泳、 龙舟
竞赛
面 重 齐 高 腿 冬季 滑冰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 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 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 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课堂练习:根据表1-1-2绘制下图
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70
60 将教材P13“表1-1-2 中国 50 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占 40 全国比重的变化(%)”转绘 30 成一幅折线图。
20
10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能力迁移: 案例研究:
自然地理要素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运用因果关系记忆:青藏高寒区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风 力大
高寒气候
寒冬荒漠广布
少成熟土壤

寒冬风力作用强 众多
湖泊
、 外

冰川广布 源地
大江大河发
区 兼 具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处 内陆
四周 多山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强 烈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
温带针叶林
温带针阔叶 混交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有关秦岭-淮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
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 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 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