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急救(心肺复苏)

现场急救(心肺复苏)


2020/10/7
4
一.迅速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判断
3、判断有无脉搏 : 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结处,再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所形成的沟中,
按压颈动脉或手动脉观察3-5秒。
如有脉搏,继续反复施行人工呼吸, 直到患者恢复自然呼吸为止,如无脉搏, 该患者失去生命体征,应立即实施心脏 按压 。
2020/10/7
2020/10/7
11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2.人工呼吸 2)人工呼吸的方法 保持呼吸道畅通,用按于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张大口密
罩患者口部,深吹两口气,每次吹气约1.5-2秒,眼睛余光注意患者胸部有 无起伏,等患者第一口气完全排出后再吹第二口气。一次吹气完后应与患者 口部脱离,同时放松捏鼻子的手。吹起的频率为12-16次/每分钟,吹气量需 在800毫升以上。
14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3. 心脏按压 (2)心脏按压的正确姿势 ①.心脏按压手形:两手交插互扣,指尖扣紧或翘 起,避免接触肋骨,仅以掌根接触按压点。 ②.施救者两臂伸直,与患者身体呈垂直,肩膀在 其胸骨正上方,迅速下压4-5公分。 ③.心脏按压时施救者将双臂保持伸直状态,手掌 根固定在胸骨上方不可移动,切记手臂一定要 完全伸直,上身向前倾,使双臂与双掌呈垂直, 不可弯曲。倘若手臂弯曲,施救者就算施了再 大的力量,也是事倍功半。
2020/10/7
9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A—打开气道 B—人工呼吸 C—心脏按压即称现场心肺复苏。
1. 畅通呼吸道 打开病人口腔,检查呼吸道,如有
异物(污物、假牙),将患者头偏向一 侧,进行清除。
打开呼吸道,将患者置于仰头姿势 。
仰头抬颈法 打开气道的三种方法:仰头举颌
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扶颈法,其 中仰头抬颈法是最常用的。
表1
2020/10/7
8
四.心跳呼吸停止后,最佳抢救时机
通过表1可见在常温下大脑停 止供氧时间不可超过4分钟。心肺 复苏开始越早,其成功率越高 。
复苏开始时间 4分钟以内 4-6分钟 大于6分钟 10分钟以上
复苏成功率 大于50﹪ 10﹪多一点 4﹪左右 几乎为零
表2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时间大致关系见表2。可见,俗称“黄金四分钟”,不无道理。
3. 心脏按压 目的: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空气 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向全身,维持重要脏器的生命(脑、心、 肝、肾)。
(1)心脏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位置 按压胸骨中下1/3处:沿肋骨下缘向上滑
到剑突头端起向上两指幅处,以另一手的掌 根放至按压位置,注意切不可按压剑突。
2020/10/7
2020/10/7
12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2.人工呼吸 3)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有效指标 ①吹气时病人的胸部上抬。 ②吹气完毕后病人的胸部下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注意:硫化氢中毒致呼吸停止者应尽量采用人工呼吸器,避免采用口对口
人工呼吸以防止救助者发生中毒。
2020/10/7
13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观察,如仍无反映,该患者丧失意识 。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颈、躯干平 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施救者跪于病人的肩侧与病人的肩部 垂直。
2020/10/7
3
一.迅速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判断
2、判断有无呼吸: 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患者口鼻,头部侧向其胸部。眼睛观察患者胸
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其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 如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
2020/10/7
7
四.心跳呼吸停止后,最佳抢救时机
1. 脑细胞不能再生,对缺血缺 氧极为敏感
血液循环停止时的神志表现 (常温下)如表 。
时间
症状
心跳停止3秒
头晕
心跳停止10-20秒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30-40秒 瞳孔放大
心跳停止60秒 心跳停止4-6分钟 心跳停止10分钟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脑细胞受损害 脑细胞坏死并不可逆转
安全消防员培训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技术
(现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种立即而有效的救援法, 当意外事故发生导致伤者呼吸和心搏停止, 在这种关键时刻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 挽救伤者的生命。使用前要学会判断在无 呼吸、无心跳的情况下进行。
2020/10/7
2
一.迅速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判断
1、判断意识: 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喊:喂,你怎么了?如无反映用指甲掐其人中穴5秒
2020/10/7
15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3. 心脏按压
(3)心脏按压速率 ①.是压速率应保持规律平缓(约每分钟80-100),最好将每次的下压动作正 好控制在一秒之内。
诀窍:在施压时,施救者应低声念出施压次数,如:一下、两下……十一、 十二…一直数到三十下,由于一秒钟的时间约口念两个字,所以时间得以控 制。
2020/10/7
10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2.人工呼吸 1)人工呼吸的生理基础 正常大气中含21%的氧,二氧化碳含量甚微。而正常人呼气中含氧16%,
二氧化碳5%;人工呼吸时,呼气的氧含量可增至18%,而二氧化碳含量降 至2%。因此只要急救者能高度通气,则呼气中的氧即足以维持患者生命所 需要的氧浓度。
5
二. 心肺复苏的定义
患者因某种原因致呼吸心跳停止时,抢救者用徒手、器械、药物等手段代替 并恢复患者呼吸心跳的抢救过程。
患者送医院前的心肺复苏即称现场心肺复苏。
2020/10/7
6
三. 心肺复苏的目的
最重要目的是支持大脑的血供、氧供。 大脑血供及耗氧量高且较为恒定,是机体重点投资单 位,不受情绪、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大脑 约占全身重量的2﹪,但其血供占全身血供的17﹪,氧供 则达到20﹪ 。
2020/10/7
16
五. 操作方法:心肺复苏ABC
3. 心脏按压 (3)心脏按压速率 ②.心肺复苏分单人和双人操作: a、单人心肺复苏: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由救护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 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先进行2次连续吹气后,救护者迅速回到患者胸侧, 重新确定按压部位,作15次胸外心脏按压,再移至患者头侧作口对口人工 呼吸2次,进行4次循环(1分钟内)后,再用看、听、感觉法确定有无呼吸 和脉搏(要求5秒钟内完成),若无呼吸和脉搏,再进行4次循环,如此周 而复始。如有多人在场,可轮流替换操作。 b、双人心肺复苏:两个救护者分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其 中一人位于患者头侧,另一人位于胸侧,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 与人工呼吸的比值为5:1,即5次胸外心脏按压后给予1次人工呼吸,每5秒 一轮动作;位于患者头侧的救护者承担检测脉搏和呼吸以确认复苏的效果, 位于胸侧的救护者负责胸外心脏按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