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
探究的技能: ⑴观察 ⑵分类 ⑶测量 ⑷推论 ⑸预测
⑻识别时空关系 ⑼构建假设 ⑽辨别控制变量 ⑾确定可操作性定义 ⑿解释数据
⑹交流
⑺识别数量关系
⒀实验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案例:
循环系统 观摩: 课堂录像“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4、STS的教学策略
1)有助于教师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 2)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帮助 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所学材料 的具体意义;
3)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和整合信息。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的价值:
1)可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还可有效降低学习 者的焦虑水平; 2)可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3)建立概念图时,合作学习比学习者独自的效果要好 ; 4)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有意义学习时,有性别差异. 另外,概念图作为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为一种引导元认知的工具;为教材编纂的一种方法; 为一种评估工具。
教学策略的类型:
广义的理解,是指教学取向,分2种类型: 1)以教师为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
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 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 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
2)以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名称
照本宣科策略 (以讲授为基 础) 以事实为基础 的问答策略
特征
教师以讲授为主 学生接受式学习 师生互动少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主要任务: 角色: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或鼓励者 主要任务:
1)设计教学活动,预估可能发生的困难 2)帮助学生分组 3)敏于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 4)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协助 5)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提高学习兴趣 6)综合学生们的发现
复习学过的知识 知识难度不大 测量学生掌握的 知识
对话策略(以 思维为基础的 问答)
鼓励课堂讨论 在关键时候激发 思维
教师:“大家 想一想:鸟类 与前面学过的 爬行类有哪些 相同和不同之 处,为什么?”
教学策略的类型:
生物课程相关的教学策略: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2)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4)STS的教学策略
表. 小组概况表
小组组号
注:①小组平均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 ②表上的数字为竞赛次数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自学) “人体营养”的合作学习(见教材P88-90)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合作学习 (见教材P90-91) 需注意的问题: 1)合作学习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学生必须经过训练及练习,才能有效进行; 3)并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3)成员要负起责任来 六措施:小组不宜过大(最多6人);能力测试;口 头检查;观察记录;指派督促者;教会其他同学.
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5)评价和过程监控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STS的含义与起源: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 英文单词字母的缩写。 STS 教育是指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教授科学内 容的活动。其基本特征就是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相互联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 的应用。 起源于英美,大学 STS 课程起于 1967-1970 。 STS 理念 的推广源于20世纪80年代爱荷华大学。(美)科学教育学 者耶格(Yager,R.E.)等先后提出STS科学教育新理念.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的目标:
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 ④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
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的形式:
①发现式探究:即学生自我发现学习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概念图(concept maps)及其理论基础: 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乃尔大学Joseph D. Novak教授等人提出,但概念图这一概念名词的 确定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应用的.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包括众 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
内容提要
生物教学策略 生物教学原则 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模式
一、生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的定义:
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 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 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教学策略包括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它主要是解 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也是教学 设计研究的重点。确定了教学目标,还不能立即进行具体 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教学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的指导思 想。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考虑诸教学要素,总体上 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
概念(原子)和命题(分子)是任何领域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
以奥苏贝尔(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概念图能满足意义学习需要的三个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概念清晰,并与学习者先前
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
2)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 3)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特征:
1)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 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 异质的。这样才能够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 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的目标。 2)积极互助。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 3)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 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 4)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和交流。肖伯纳的“苹果理论” 5)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如何制作概念图:
1)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
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
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条件下,概念图有如下作用: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的原则与特征:
原则: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 . 特征: ①学生主动研究,经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 ; 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 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 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到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非文字知识
4、STS的教学策略
STS的定义:
Yager教授(1990)将STS定义为: “将技术当作科学与社 会的桥梁;以地方、全国或全球性与科学有关的社会 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有关的社 会问题产生兴趣及好奇心,从而以科学的态度、科学 的探究过程、科学的概念知识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让 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 NSTA(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1991)将STS定义为: 在 人们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并提出 STS活动方案的11项特性。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 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即将学生分成小组, 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 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合作学习策略就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 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 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 略体系。
最适合
呈现新知识 新概念 知识难度较大
例子
教师:“现在, 我给大家讲鸟 的形态结构。” 教师:“鸟类 的形态结构是 怎样与飞行相 适应的?”
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 考 师生之间互动频 繁 但个别问题不深 究 教师问、刺激学 生的思维、讨论和 深究 教师评论学生的 反应 师生之间、学生 之间互动频繁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要求
科学探究过程
基 本 要 求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合作学习策略的意义:
1)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寻找到自我价值,发展自我,
认识自我。
2) 加快了沟通速度。合作学习可大大加快沟通速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在一堂课中
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3)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①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
互了解的机会,他们把自我融入群体之中,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到难以离开这个 可爱的集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②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 获,必须做到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 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提高的品质。③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成员面 前,能够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使他们在语言、思维以及胆量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消除了一些学生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小组成员交往入手进而扩大到整个班集体,从 小培养他们在各种场合都能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使社会适应性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