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5节 科学探究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5节 科学探究教案 浙教版

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用衣服上洗不去的污渍和自行车漏气的生活问题等的探究,来理解和记住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环节,完成课堂大显身手和思维热身的练习。

②知道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及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③知道(从琴纳发现种牛痘治天花的故事中)科学探究需要调查、收集、处理信息。

2.能力目标:①用衣服上洗不去的污渍和自行车漏气的生活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②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做出思考和假设。

③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能对生活、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体会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学习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不多,所以好的生源各显神通,大部分都溜走了。

今年任教初一,学生大多来自偏僻的贫困农村,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

3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而且很多还是单亲家庭;有近10%学生的智力有问题,老师动员家长把孩子的残疾证办过来,家长觉得丢脸或其他原因就是不办。

少数学生有流氓习气,不守纪律,作业不做也不交,给点面子的乱抄作业,软硬不吃,我想了试了很多办法,结果都没用。

只有少数学生朴实、友善,守纪律,是可教之才。

第一至第四节内容的考试成绩,班级平均分仅四十几分,试卷较容易。

所以我必须调整教学计划,降低教学难度,集中精力抓基础。

总的来说,提高学习成绩的难度很大。

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的命根。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1.发现学生优点,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

2.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每一节教学设计,使之能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降低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语言尽量简单直接明白。

【内容分析】1.科学探究是编写教材的暗线,是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源泉,是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

它是教材的重难点,是考试的重难点,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控制变量法和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设计的重难点。

3重点难点1.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知道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及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知道提问是问句,假设是陈述句。

【方法与过程】1.通过参与和学习衣服上洗不去的污渍和自行车漏气的生活问题等的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通过课堂大显身手和思维热身的练习,来强化对探究的基本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能完成作业本和课时特训的作业。

3.科学无止境,探究无尽头,并引导学生尝试应用现有的知识去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从衣服的污渍为什么洗不去这个生活问题着手,让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中对科学探究产生直接的体验,记住探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课堂大显身手和思维热身的练习,《天花和牛痘的故事》中琴纳医生的探究过程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尽量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五节科学探究【课前准备】教师演示用具:各种洗涤剂和漂白水,两块相同的白布,一块上有墨汁、油脂、胶带纸汁等,多媒体辅助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们探究的结果。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探究的一般程序(衣服的污渍为什么洗不去?)1.展示实物:两块相同的白布,一块上有墨汁、油脂、胶带纸汁等。

2.活动:请2位同学上台分别用清水各洗两块相同的白布一次。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针对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衣服的污渍为什么洗不去?师:你认为衣服的污渍为什么洗不去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可能得出:1.可能是衣服变色了;2.可能是洗涤剂不适合;3.可能是水太少了;4.可能是没用刷子等。

(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解决问题,逐个排除可能性,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

最后验证结果。

操作过程中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现在我们一起来描述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小结主要步骤:①提出问题:衣服的污渍为什么洗不去?提问要用什么句型(问题的发现往往在于观察)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对于以上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②建立猜想与假设师: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的解释.对于以上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来验证呢?能不能利用我给大家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呢?③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讲解: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④得出结论:洗衣服要选适合的洗涤剂。

小结:我们称这个通过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

探究的问题从哪里来,从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来。

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就能迈进探究的大门。

如自行车胎为什么瘪了?同学们可自行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如下,出示幻灯片,要求学生读、写、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板书)。

三.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师:那么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呢?下面我们先来阅读科学史上一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27--29页,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琴纳的探究:天花与牛痘的故事;通过交流、评价、汇报完成报告单:1.琴纳提出什么问题?调查发现了什么?2.琴纳提出了怎样的假设?3.琴纳设计了什么实验?4.琴纳收集了什么证据?5.琴纳实验能证明假设吗?6.琴纳的贡献和不足是什么?小结: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大体的总结故事中科学探究过程。

又出示幻灯片,呈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巩固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四.我们的探究练习1.完成课堂大显身手和思维热身的练习。

从上面的学习可知,探究过程常用什么来记录?2.需要用文字记录,表格和图象记录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记录方式。

3.练习题中用了科学探究的什么实验和控制什么法。

引导学生得出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法。

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从习题的什么地方观察出来的?五.课堂小结谈谈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学生交流)。

总之,科学探究并不神秘,它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学会观察, 善于质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调查收集证据检验假设,若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重新假设并验证,勤思考,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创造。

六.布置作业1.《作业本》第5节;2.课时特训第5节【课堂练习】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接上面题目,()中填序号,教师改作是为了获取()教师备课是()。

教师上课投影灯不亮,教师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的内容是怎样的?第二步是(),对第二步,你可作出哪些假设?2.王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

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啊?他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是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王开始收集证据。

他仔细看了外胎,没有发现破的痕迹,他又看了气嘴的地方,也没有松动,后来他把螺母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完好的。

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漏气。

后来他请修车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好气的内胎放到水里,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冒出。

小王很高兴,自行车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他请师傅把车修好。

分析上述过程,你能说说小王是怎样探究的呢?(1)小王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小王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过程中被否定?哪一假设在检验过程被肯定?(3)小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附: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报告单 (一)、阅读琴纳的探究:天花与牛痘的故事;通过交流、评价、汇报完成报告单。

1.琴纳提出什么问题?调查发现了什么? 2.琴纳提出了怎样的假设? 3.琴纳设计了什么实验? 4.琴纳收集了什么证据? 5.琴纳实验能证明假设吗? 6.琴纳的贡献和不足是什么?【课后调查反思】1.通过改作和考试,发现了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错题,纠正错题后,学生完成探究题的能力好多了。

2.教学需要不断地运用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