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

六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知识橱窗科普及宣教版本肺炎链球菌3型概述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为链球菌属的一个种,俗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疾病。

直径为0.5μm~1.5μm,呈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常成双排列,在患者痰或脓汁中呈短链排列;无鞭毛,无芽孢,毒力株在机体内形成较厚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荚膜能抵抗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该菌对温度抵抗力较弱,在52~56℃时加热15~20分钟即被杀死;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暗处的干痰中可生存1~2月。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子包曲松、阿奇霉素等敏感。

危害:肺炎链球菌系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引起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元凶,例如大叶性肺炎以及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5岁下儿童感染死亡的主要致病菌及真凶。

全球:WHO估计,每年约有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疾病。

亚太地区:每小时约有49名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中国: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有高致残性,可引起患儿一或多个神经缺损,智力低下,永久听力损失(在所有病原菌中,肺炎球菌导致耳聋的发生率最高),癫痫,瘫痪。

携菌率:◆武汉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22.31%(135/605).[1]◆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约为34.5%(120/350)[2](1)孙自镛;5岁以下健康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 年45卷5期;(2)何永明;东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及耐药性检测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年26卷12期治疗与预防:用细菌荚膜多糖制备的多糖疫苗进行预防,效果较好。

抗生素类选择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对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较为有效。

而选择多价、多联疫苗也是预防此菌引发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

肺炎链球菌A: 电镜,放大12000 倍; B: 光镜,放大1000 倍流感嗜血杆菌概述及诱发疾病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是一种无动力、无芽孢、粘液性菌株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为0.8~1.5mm×0.3~0.4mm,两端钝圆。

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成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可呈短链。

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形性,有长杆状或丝状体。

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它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

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体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

不过,流感嗜血杆菌仍是会导致其他不同种类的病症。

对磺胺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

危害: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大多数研究,其是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因,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国内临床调查显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Hi占29.0%),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主要侵袭性感染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偶尔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

含b型(Hib)多糖荚膜的菌株毒性最强,最容易引起严重疾病,包括脑膜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占28.9%-51.7%),会厌炎和菌血症性肺炎,死亡率较高。

Hib通过飞沫进入人的呼吸道,侵入血液繁殖,可扩散至人体多个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的侵袭性感染,是儿童未使用一秒前化脓性脑膜炎中居首位的病原菌。

小婴儿Hib肺炎常并发脓胸、脑膜炎及化脓性关节炎,易后遗支气管扩张症。

其它并发症如精神发育迟缓、颅神经麻痹、癫痫等通常为暂时性的,有望治愈。

携菌率: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b携带率为24.9%(45/181) [1](1) 陈辉;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带菌情况及分型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27期治疗与预防: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

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

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卡他莫拉菌概述: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原属奈瑟菌属(Neisseria catarrhalis,NC),Catlin在1970年将此菌分类为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Cararrhalis,BC),1984年在伯杰分类细菌学手册中被列为莫拉菌属的布兰汉亚属(Subgenus Branhamella)。

该菌镜下呈单个或成双排列,成双排列时两菌相对呈肾形,比奈瑟氏菌菌体大,该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为苛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27天,65℃时可存活30min。

由于该菌产β内酰胺酶率较高,导致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仍高度敏感(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几乎100%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少,于对喹诺酮类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

危害:卡他莫拉菌首次发现于1896年,过去一直认为卡他莫拉菌是对人体无致病性的上呼吸道正常寄居菌,但是,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该菌不仅可以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且还是引起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儿童上颌窦炎、中耳炎(3岁以前的儿童80%曾患有至少一次中耳炎,反复出现中耳炎的儿童常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肺炎以及成人的慢性下呼吸道感染(多见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第3位最常见致病菌,仅次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卡他莫拉菌亦可引起脑膜炎、心内膜炎,婴儿和儿童眼结膜炎、角膜炎和败血症。

携菌率:1周岁以下的婴儿中,该菌的携带率在28%~100%之间,学龄儿童携带率仍高达50%,健康成人的携带率仅为4%[1][1]Paykel JM Moraxella (Branharmella) catarrhalis (J) Prim Care Update Ob/Gyns,2002,9;33-35治疗与预防:对MC菌感染者,建议首选头孢唑林和(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当然,也可接种相应疫苗,预防此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酿脓性链球菌A组概述: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即A 群链球菌(GroupA streptococcus, GAS ),为β 溶血、对杆菌肽敏感、PYR 阳性,镜下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0.5~1.0μm ,呈链状排列,链长短不一,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长链。

无芽孢,无鞭毛。

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 小时)形成透明质酸荚膜。

链球菌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自病灶新分离株为革兰染色阳性,老龄菌或被吞噬后的细菌可转成革兰阴性。

最适温度35 ℃~ 37 ℃,最适pH 7.4~7.6 。

危害:酿脓性链球菌A组是人类细菌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引起的感染主要有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也可致肺部感染、猩红热、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可致全身性感染。

本菌可侵袭任何年龄的人,但发病者多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居多,往往系临床混合型肺炎的元凶之一,并发症及死亡率也较高。

携菌率:在儿童细菌性咽炎的病原中化脓性链球菌列首位,美国研究报道感染率约15%-3 0%,在成人咽炎中占5%-10%[1][1]Bourbeau PP. Role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pharyngitis,J ClinMicrobiol治疗与预防:青霉素仍为首选药物,但应考虑到可能有耐药菌株,应加大剂量或改用他药,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第二代、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等,最好参照当地医院药敏试验结果来具体选用抗生素。

当然,针对此菌的单疫苗并不多见,而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研制的兰菌净产品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细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肺炎患者痰涂片:革兰氏染色,放大1000倍,可以看到阳性球菌和脓细胞两种细胞成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 7.4。

在干燥脓汁中能存活2~3个月;60°C加热1小时活80°C加热30分钟、3%-5%苯酚或0.1%氯化汞处理10-15分钟才能被杀死;耐10%~15%氯化钠。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青霉素和磺肢类药物耐药的菌株逐年增多。

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较敏感;对甲紫(龙胆紫)极敏感,1: 100000 ~ 1 : 200000 的甲紫洛液可抑制生长。

危害: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上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葡萄球菌性骨髓炎主要见于儿童,可引起寒战,发热和受累骨疼痛,继之出现红肿。

葡萄球菌性肺炎来势凶猛,容易引起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病情急且有明显衰竭。

携菌率:杭州某幼儿园入托儿童761人次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状况调查总携带率为9.7%,尤以5月份最高,达16.0%[1][1]徐静芳;杭州某幼儿园入托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状况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年6期治疗与预防:可选用:红霉素、新型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或先锋霉素Ⅵ等药治疗,若有耐药株产生即可用抗耐药的新型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目前尚没有专门的预防金葡菌感染的疫苗,而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研制的兰菌净里含有金葡菌的抗原成分,国外使用近20年来,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因金葡菌入侵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肺炎克雷杆白菌概述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克雷白杆菌属(Klebsiella),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为长直杆状,直径为0.3-1.0mm,长度为0.6-6.0mm,可单独存在或以成对、短链状排列,具有多糖类(polysaccharide)组成的荚膜,较厚,作革兰染色即可观察到但以印度墨汁染色法较易观察,菌体周围具有较鞭毛小的菌毛(fimbriae),可以帮助其黏附,无芽孢,无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