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 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阅读书目:
1.张耀灿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11章,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 论》第10章,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版。
3.(美)理查德·D·范斯科德、理查德·丁·克拉 夫特、约翰· D ·哈斯合著: 《美国教育基础— —社会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4., 1991年版。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一)“人是环境的产物” (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 (三)环境是人格的支柱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 成要素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1、宏观环境:国内、国际 2、微观环境
第二节 国内宏观环境的新特点 一、经济环境
二、政治环境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腐败现象严重 (三)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
三、文化环境的大转型 (一)文化形态从一元到多元 官方主导文化(主旋律文化) 大众文化 学术界的精英文化
(二)社会审美风尚的大变革 世俗化 娱乐化 消费性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环境 三、工作环境 四、社区环境 五、同辈环境
(一)利益分化显性化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左 右,80%的居民存款归20%的 人所有。
(二)就业相对严峻化
2005年,中国劳动人口升至9.34 亿,占全球劳动适龄人口的22%;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划在 2007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200万人(新增求职人员2400 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以内。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114万, 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 就业市场,逾212万。2005、2006、 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 万、413万与495万。当年大学毕 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 70%左右。
2007年8月亚洲就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 坛主要探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 确保就业机会的增长和实现“体面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中国 实现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的任务还十 分繁重。(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 织1999年提出的概念,意指劳动者的权利 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 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简而言之,“体面 劳动”就是就业数量和质量并存。)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一)良好的环境具有感召作用 (二)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三)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一)优化经济环境 (二)优化物质环境 (三)优化政治环境 (四)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五)优化文化环境
思考:
互联网时代与思想政 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