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态度对幼儿影响的观察研究
幼儿教师态度对幼儿影响的观察研究
项目
男孩甲 男孩乙 女孩甲 女孩乙
主动参加活动
有
无
有
无
主动亲近教师
有
无
有
有
主动亲近同伴
有
有
有
无
主动表现自我
有
无
有
无
主动攻击同伴
无
有
有
无
三、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教师对幼儿的不同态度对幼儿的 行为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幼儿教师积极关注的幼儿对参加 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表现尤为积极,表现出更愿意亲近教 师、亲近同学和更爱表现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幼儿教师应 有关注和关怀的幼儿在活动中更容易产生攻击他人的行
一、研究过程
师态度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教师对幼儿态度不明显
此次研究是笔者带领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去 A 市一 的幼儿的表现没有进行记录。结果显示:教师积极关注的
所公立幼儿园见习过程中进行的,为使观察数据更具准确 幼儿在教学活动和游戏中表现不积极仅有 1 个,占该群体
!!!!!!!!!!!!!!!!!!!!!!!!!!!!!!!!!!!!!!!!!!!!!!!! 厅、酒吧、网吧、游戏厅,观看淫秽录象、读物的学生有针对 纪的今天,竟然还有些学校出现教师体罚、伤害学生的事
的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 教育,以抵制市场经济所引发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
神和创新思维。因此,要精心策划组织校园活动,大力开展 的不良影响和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家庭要密切关注自己孩
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 子的心理问题;教师在做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懂得运
其中,教师积极关注的幼儿为“甲”,教师不积极关注的幼
儿为“乙”,教师无明显关注的幼儿为“丙”。结果显示,教师
三种不同态度对待下幼儿的行为表现有差异:幼儿“甲”表
现出更多的亲近教师与同伴的行为,主动性强,善于表现
自我;幼儿“乙”主动性差,不善于表现自我,疏远教师,且
有攻击性行为;幼儿“丙”主动性差,不善于表现自我,疏
第 2011 03
年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 116 期
Mar2011
幼儿教师态度对幼儿影响的观察研究
付先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对 A 市一所公立幼儿园的 26 名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行为观察,以考察教师不同对待态度下
(一)爱每一个幼儿 “教育是人学”。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讲是一种 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 爱,在原则上讲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 学生的感情基础。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 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幼儿,他们虽然年 幼,但对教师的态度却有极强的敏感性,会对老师的积极 或消极反应做出与之对应的反应。 (二)尊重每一个幼儿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蹲下来与孩子讲 话”,意思就是教师应当把幼儿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幼 儿年纪虽小,但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 人格和自由的意志,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多姿多 彩的选择,尊重他们主动活泼的呈献。在幼儿园的一日活 动和教育中,教师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幼儿、重视幼 儿、欣赏幼儿,倾听他们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 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三)宽容每一个幼儿 幼儿教育需要教师的严格,但更需要教师的“爱”和宽 容。宽容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幼儿 坚持耐心的多方式教育,给幼儿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 误的机会。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会遇到发生 在小朋友身上的一些过错行为,教师只有持有一颗宽容之 心,才能充分理解这是受该年龄阶段儿童心理与道德发展 的水平较低所限制,换句话来说,幼儿很多的过错都是“无 心之错”。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体谅幼儿的“不成熟”,宽容他 们的一时过错。 (四)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过:“每一个孩子都可 能成为非凡的天才,而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 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 他。”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用多视角 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幼儿,允许每个幼儿 自由地发展和个性充分地张扬,并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 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和创新精神的幼儿。
为,喜欢捣乱,不遵守秩序且不喜欢表现自己。 四、建议与措施 幼儿园的孩子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个性各异,在幼
儿园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对不同的 幼儿往往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对聪明、 漂亮、听话的幼儿表现为偏向和疼爱;对表现一般的幼儿 情感平淡;对不伶俐、不听话、不卫生的幼儿则感到疏远或 厌恶。对某事、某物持喜欢或讨厌的态度为人之常态,本无 过错,但从现有观察结论中可以看出,作为教育活动发出 者的教师,其不自觉间表露出的对幼儿的态度会明显或潜 在地影响幼儿的心理与行为,这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是极为 不利的。为此,幼儿教师应提高认识,尝试在工作中与幼儿 相处时做到以下几点:
参考文献: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建坤,译.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陈国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0·
校园德育环境的优化,除了学校的努力和领导重视,
不断提高师生的素养,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多彩生 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及家庭的认真配合。
动的活动环境和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我们知道,良好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和完成校园德育教育活动任务。
学风也是良好校风的体现。学风建设也需要学校通过丰富 例如,媒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
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对幼儿的课堂表现积极性、社会行
为以及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态度;影响;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1)03-0119-02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幼儿期是个体身心高速 性和有效性,界定一个班级进行追踪调查,对幼儿每天从
诸方面的内在精神需要,使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都得到全 多矛盾,这也说明了校园德育教育环境的优化任务是艰巨
面而充分的表现并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才有利于学校培 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德育教育渗透到
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只 有 让 师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并使这种行为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
性地进行崇高理想与健康心理教育。在校园里只有充分发 件,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学校有责任加强教师队
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传统和德育优势,才能更好地避免许多 伍的建设,教师也有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素
如上网成瘾、网络暴力、道德责任削弱、自由意识泛滥等负 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只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学生
深入调查研究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不同态度对幼儿心理、
二、结果与分析
行为的影响,能帮助幼儿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价值,在教
根据幼儿入园、离园及一日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言语
育教学活动中端正自己的角色态度,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 及行为表现,归纳出该班 26 个幼儿中,教师积极关注的幼
发展。
儿有 8 名,不积极关注的幼儿有 6 名。为较好研究幼儿教
动,建设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 用心理学知识, 对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控
动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重视学校 制和引导学生行为, 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的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 我们知道,德育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 其中充满着诸
面的影响,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环境因素的诱惑。
的尊重,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并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业务水
三、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环境 平,才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
不可否认,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主要体现在 响和感染,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
师生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而这就需要
发展时期,这时期的教育会对其未来产生重要影响。3- 6 入园到离园一整天的生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重点是
岁儿童的生活绝大部分是在幼儿园渡过的,作为与幼儿朝 观察记录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并在不同态度影响下
夕相处的教师,他们对幼儿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可见, [2]孙彩平.教育道德与道德阈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校园德育教育环境的优化,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而 21 世
(1):56- 59.
·119·
人数的 12.5%;害怕幼儿教师的为 0 个,占 0%;表现出故 意伤害伙伴行为的幼儿有 1 个,占该群体人数的 12.5%。 而教师不积极关注的幼儿在教学活动和游戏中表现不积 极的有 4 名,占该群体人数的 67%;害怕幼儿教师的有 3 个,占该群体人数的 50%;表现出故意伤害伙伴行为的幼 儿有 2 个,占该群体人数的 33%(见表格 1)。
项目
积极关注 占所属群 不积极关 占所属群 (人) 体比例(%) 注(人) 体比例(%)
不积极参 加活动
1
12.5%
4
67%
害怕幼儿
0
0%
3
50%
教师
故意伤害 伙伴
1
12.5%
2
33%
为更详细地分析幼儿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影响,笔者
从教师积极关注幼儿、不积极关注幼儿和无明显关注的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