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沉默的羔羊》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提到心理学大家最熟悉的人莫过于弗洛伊德。
提到弗洛伊德的话我们便会想起人格理论中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的是人们正意识到的想法,而我们在显示生活中大量的可再现信息构成了前意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则认为我们内心想法的主体位于无意识当中,这是无法接触的东西。
理解无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在《沉默的羔羊》中大量的影片内容显示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容。
从影片环境看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电影开始于一片丛林,见习特工克丽斯在其中训练奔跑。
丛林在文化象征中是代表
人性的潜意识,因为丛林里似乎隐蔽着许多未知,比如每年春天许多植物可以从其中产生,而在冬季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特别是那种带有黑色淤泥的丛林,更加象征潜意识的深处。
然后她通过跑入一现代办公楼,这可以视作意识的层面,一些可以被控制的层面。
问题总是在意识层面被交代,但它发生在潜在的层面。
这是精神分析的根本观点。
而后,克丽斯被派去和一个相当杰出却心理变态的心理医生汉尼巴尔会谈。
这场景来自地下监狱,按照荣格心理学的提示,这些地下的房间总是代表着许多集体无意识中的东西,我们在象征的层面,可以将之视作我们每个人的阴影。
当我们夜晚去一个有恐怖气氛的地方,我们所感觉的恐怖其实不是来自环境,而来自内心,这是内心无意识中的气味。
荣格曾经提出阴影并不总是坏的,它是我们的本能中的智慧的象征,你如果合适地和它交流,它是可能带有智慧老人的性质告诉你一些什么,我们在这里开始。
2 、从影片人物来看精神分析理论
2.1 羔羊——见习特工克丽斯
见习特工克丽斯和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巴尔博士的交往,是克丽斯老师给的任务,在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克丽斯有着比较重的预防之心。
预防的人不管如何假装,其实总是无法从实际上掩蔽其情绪的。
克丽斯在和汉尼巴尔交往之初,反击汉尼巴尔的一些刺激性的挑衅,暴露出其防御中的激烈的特性。
她不想给人给予轻视,这当然和她童年经历相关。
汉尼巴尔博士在和克丽斯交往的过程中要求了一些交换条件,从本片来看,这一交换条件是汉尼巴尔在治疗克丽斯。
但是他们的这一互动是非正常的,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是遇不到这类情况的。
这可能与他自身的一些经历有关。
克丽斯在和汉尼巴尔交往后来产生了移情,缺陷的东西总需要被满足,不过这需要大家仔细在回味那电影才可能感受得到。
在某种意义上,克丽斯在
和汉尼巴尔之间出现了亲密的关系,这一潜在的亲密性被作为心理治疗专家的汉尼巴尔所感受到,这一女孩需要帮助的情感。
于是在这里,克拉丽斯这里的内心问题开始浮现了。
那是和她童年作为警察的父亲被杀有关。
当我们在童年丧失我们的亲密感时,我们和所亲密的客体的过早分离会产生力比多的未完全释放。
不过似乎这里这力量被升华成另一种具有建设性的事情。
这可能和克拉丽斯的心理和特工职业有关。
一个人关心自己的内心,有可能反映出她内心有问题需要被关注。
在最后几次交往中,问题被指出,回忆起了作用。
就是在农场曾经想拯救的那只羔羊的失败。
这直接构成了她没有完成的事件。
所以,有时候睡觉时候会有类似恶梦的情况。
这一问题的被指出似乎克拉丽斯已经痊愈,因为她的意识接受了她本来所错误压抑的东西,这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冲动,但问题其实还远不是在这里,克拉丽斯对于那件变态杀人犯“水牛比尔”案件的执着,其实投射了她内心那没有完成的情结,那只羔羊其实象征那些被“水牛比尔”威胁生命的女孩子,这正是沉默的羔羊的象征。
许多年前,克丽斯在农场曾经想拯救的那只羔羊的失败经历,直接导致她现在要解救现在的羔羊——那个可能被害的女孩。
这一冲动直接出现在她的行动中,这完全是无意识的冲动。
当然她最后完成了这一事件,而从心理和感受两方面成功地释放了自己力比多的固着。
从而使被害人获救以及自己获得痊愈。
不过,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我们可以看见另一种象征意义,她可能和《圣经》亚伯拉罕为了感谢上帝而试图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以供献给上帝有关,那个孩子据说最后由于上帝的慈爱而获得没有被杀死的幸运结果。
2.2 变态杀人犯“水牛比尔”
从精神分析的客体心理学分析,变态杀人犯“水牛比尔”的杀人和剥取女性人皮以完成女性服装的事件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来自其幼年时的冲动,就是“水牛比尔”的母亲可能在养育上存在很大问题,甚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水牛比尔”在被关怀和性别分化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导致他的心理发育根本还是停留在幼稚期,而试图通过一种幼稚的行为来导致其内心的冲动的满足。
他在被害者嘴里所放的蛹,充分说明了他希望自己变成女性的一种希望。
其实变成女性是他自己希望获得母亲之爱的象征,他通过自己变成女性来满足其自体意象的需要。
这假设自己是女性的自体意象则来自更早期的心理发育为成熟。
他的冲动以一种非正常方式出现。
如果童年能给予一种罗杰斯式(人本主义)的非条件关怀,他就不可能出现那种病态后果。
在他的意象中,他和被害人是一体的或者至少是无法清楚区分的,所以当他杀害那些被害人时,他的主观中可能是觉得在处理他自己的问题。
他的反社会的出现一定导致他的变形只是死亡,而不是死后的复生。
2.3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巴尔博士
这是个象征阴影的角色,他具有救世的情结。
至少在最后他逃离时,将一个警察象耶酥一样扎在那里可以反映出一些。
他的吃人,可能和一种原始的力量感有关,在南太平洋上以前所流传的曼纳信仰象征一类意思。
当一个人试图去获得力量时,那些原始人就去杀另一个强壮的人。
这样他可以获得那个强壮的人身上的力量和智慧,这种力量在宗教学上就称为曼纳。
从电影的情况来看,这位精神病专家汉尼巴尔以前或许是有很强烈治疗病人冲动的人。
作为一个太有愿望希望治疗别人的心理医生,可能是需要反省的,因为这是具有两面性的,治疗者的背面可能正站着一个魔鬼。
怎么理解呢?一个太有心去帮助另一个人的人,如果他的助人行为没有被实现,那他负面性的情绪也是巨大的,有时候会是可怕的。
也许汉尼巴尔的最后冲动是希望实现基督耶酥的死亡,那是一种具有警示意义的死亡。
总之,《沉默的羔羊》就是这样一部玄而又玄,又凸显心理呈视的影片,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