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与实施相关的技能,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技术。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符合教育部颁布的"自动化专业"要求,涵盖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器、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自动化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
接受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
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具有从事自动化领域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教学的能力。
目标和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真理,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和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号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场理论、电路分析原理、计算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制图、计算机AutoCAD
2.专业核心课程: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EDA电路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1. 课程学分结构
2.开课规划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46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3.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4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8.5学分,实践课程18学分,即可毕业,发给自动化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