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尼采

浅谈尼采

浅谈尼采
20世纪西方美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尼采。

他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颠覆传统,杀死了上帝,一个孤独的哲人以及一个漂泊的诗人。

理性精神在他的哲学中是被唾弃与斗争的对象,他眼中闪耀着的是强大而深刻的意志之光。

他以他热情与真诚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切身地探索着,伴随着鲜血淋漓的伤痛,直到身心俱损,对至高无上之精神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

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曾像他一样如此贴近生命的本真,他为人类非理性主义开创了新纪元。

在他后面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都是站在了他宽厚而强韧的肩膀上。

他是个恶魔,而却又是个真实的血肉之躯。

尼采出生于1844年10月15日,1947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

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

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

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

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

正因为如此,他对生命的感悟更加透彻和深刻,加上其天生喜欢思索的性格,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

尼采孤僻敏感,与现实格格不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飞向未来,飞得太远,恐惧抓住了我,……只有时间与我同行……”“人类的话进不了我的耳朵。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认为最为重要的著作,“距人和世界的彼岸六千英尺”“这是我对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财产”。

尼采仿佛高高地俯视着现实世界的种种,这个自大自恋且如此智慧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与震撼。

在精神寄生虫们依附于苏格拉底等古代大师的十九世纪,尼采却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说表示异议,这当然是需要超群的勇气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尼采发现基督教约束了人性,腐蚀了人心,因此他重估一切价值,不仅对基督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斥之为“最要命、最蛊惑人心的谎言”,而且还发出惊天动地之语:“上帝死了!”无疑这需要更加非凡的勇气。

“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

”尼采,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者,永远具有人性光辉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

尼采哲学有五个基本观念。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超人、虚无主义、永恒轮回。

《悲剧的诞生》实际上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其中的“酒神精神”是中心思想,是理解他全部思想的一把钥匙。

酒神迪奥尼索斯被传是宙斯的私生子,他象征着生命的再生,生命不容易被摧毁。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
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他在诸神中以酒和狂欢著称,是丰收享乐和尽情放纵的象征,也是生命力量的化身。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将酒神精神定义为:“这样一个解放了的精神带着快乐而信赖的宿命论置身于万物之中,置身于一种信仰:惟有个体被抛弃,在全之中万物得到拯救和肯定——他不再否定……然而这样一个信仰是一切可能的信仰中最高的:我用酒神的名字来命名它。

”“肯定生命,甚至在生命中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肯定生命;生命意志在生命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尽而欢欣鼓舞——我称之为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的要义是肯定人生,肯定人生又以生命力的足够坚强为前提。

在尼采的感性形象中,除酒神精神以外,还有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是音乐神、诗神之首。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用了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这一组相对的概念来试图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人生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尼采看来,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两种艺术冲动,日神是一种“驱向幻觉之动力”,而酒神则是“驱向放纵之迫力”。

从此,酒神就登上了尼采哲学舞台而再也没有退场——-权力意志、超人、查拉图斯特拉都是酒神的化身。

可以说,酒神精神早已超越了艺术的范围,成为尼采一切哲学观点和美学观点的核心。

不懂得酒神精神,就不可能懂得权力意志。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说一直占据了主导位置,而尼采就认为传统价值阻碍了权力意志的扩张和增强。

首先,尼采认为生存竞争的发生是在强者之间的,是为强力而竞争;其次即使有发生强者与弱者竞争的局面,总有利于弱者而不利于强者的情况出现,比如弱者善于忍耐、伪装、狡诈,以此来保存自己,而强者为了追求强力却不惜牺牲生命,较容易毁灭。

正义、善良、同情、仁慈都是弱者的价值观念,是没有力量的人制造出来保护自己的东西,尼采认为这么旧价值都应该被彻底否定。

他反对怜悯,认为怜悯会削弱人生机勃勃的状态和力量。

因此尼采在权力意志的基础上提出“重估一切价值”,颠覆传统的价值观,摒弃属于弱者的种种表现,企图要建立人类最高的自我。

然而最高自我人类的建立即预示了“超人”的诞生。

超人是至高卓绝之人。

尼采对现代人很失望。

查拉图斯特拉说:“我期待着更高大、更强健、更优胜、更快乐的人们,期待身心严整的人们:欢笑的狮子必将到来!”这“欢笑的狮子”就是超人。

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应该被超越”。

超人是尼采试图树立的一种人的形象的象征:充满酒神精神的生命的肯定者和生之欢乐的享受者,有着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有着独特个性的真实的人,超越一切传统道德规范、处于善恶之彼岸、自树价值尺度的创造者,不为现代文明所累的“未来之子”等等。

尼采说“上帝死了”,他排斥一切用“彼岸世界”来摆脱生之痛苦的人们。

他们设想出神、上帝,并意欲创造一个彼岸,一个“可以屈尊崇拜的世界”,作为“终极的希冀和陶醉”与此相对,现实的世界则是一个“永不完美的世界,一个永远矛盾的映象,缺憾的映象”,人是“受苦者”,“对于受苦者来说,无视自己的痛苦和失去自我乃是醉心的乐趣”,他们“蔑视肉体和尘世,他们杜撰天堂之事和对人的解救”,他们“逃避痛苦”,把“幻想投到人的彼岸”,妄图“摆脱肉体和尘世”如此种种,都被尼采视为厌世、奴性、不诚实、忘恩负义和虚无主义,视为对尘世生命的毁谤。

尼采与这种彼岸信仰者是誓不两立的,他的“永恒轮回”与此针锋相对。

采坚决否定“彼岸”的存在,他要把人的眼光拉回现实,拉回到真理上来。

信仰彼岸的人渴望宇宙按自己的意图运转,而尼采则迫使自己理解并接受——“肯定”——宇宙的规则,他的永恒轮回思想正是这种“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

在《快乐的知识》中,尼采把这一思想称作“最大的重负”,并且让一个魔鬼在你最孤寂的寂寞中向你说出它来:“这人生,如你现在经历和曾经经历的,你必将再一次并无数次地经历它;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却是每种痛苦和每种快乐,每种思想和每种叹息,以及你生涯中一切不可言说的渺小和伟大,都必对你重视,而且一切皆在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一如这蜘蛛和林间月光,一如顷刻和你自己。

生存的永恒沙漏将不断重新流转,而你这微尘的微尘与它相随!”
尼采用他短暂的不平凡的一生为20世纪西方哲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样一位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哲学家,用其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思索着人生,将目光深入到生命本身,他不是作为学者,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的个性完全融到他的哲学里了。

思考就是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他的人生。

他如此纯粹地像苦行僧一般追求着精神的满足。

他的伟大如同他的真实一样,给后来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李文甜
F200802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