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设计大作业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设计题目:轴系部件设计
院系:能源学院
班级:0802105
设计者:就是不告诉你
学号:10802105XX
指导教师:曲建俊
设计时间:2010/1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大作业
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题目:行车驱动装置的传动方案如下图所示。

室内工作、工作平稳、机器成批生产,其他数据见下表。

方案电动
机工
作功
率P
d
/kW
电动机
满载转
速n
m
/(r/min)
工作机
得转速
n w/(r/min)
第一级
传动比
i1
轴承
座中
心高
H/mm
最短工
作年限
5.4. 1 2.2 940 60 3.2 200
10年1

一选择轴的材料
因为传递功率不大,轴所承受的扭矩不大,故选择45号钢,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d min
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直径
d min≥C√
P n m
3
式中 P——轴传递的功率;
C——由许用扭转剪应力确定的系数;
n——轴的转速,r/min。

由参考文献[1] 表10.2查得C=106~118,考虑轴
端弯矩比转矩小,故取C=106。

输出轴所传递的功率:P
3=P d·η
V带
·
η
轴承·η
齿轮
=2.2×0.96×0.99×0.96
=2.00724 kW
输出轴的转速:n
m
=n w
i1·i2
=
940
355 112×99
20
=59.912 r/min
代入数据,得
d≥C√
P
n m
3
=106√
2.00724
59.912
3
=34.172 mm
考虑键的影响,将轴径扩大5%, d min≥34.172×(1+ 5%)=35.88 mm。

三结构设计
1.轴承部件机体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为了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减速器的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

取机体的铸造壁厚δ=8mm,机体上的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2=12 mm,C1=18 mm,C2=16 mm,为保证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轴承座内壁至坐孔外端面距离
L=δ+C1+C2+(5~8)mm=47~50 mm
取L=48 mm。

2.轴的结构设计
本设计方案是有8个轴段的阶梯轴,轴的径向尺寸(直径)确定,以外伸轴径d1、d8为
基础,考虑轴上零件的受力情况、轴上零件的
装拆与定位固定、与标准件孔的配合、轴的表
面结构及加工精度等要求,逐一确定其余各轴
段的直径;而轴的轴向尺寸(长度)确定,则
考虑轴上零件的位置、配合长度、支承结构情
况、动静件间的距离要求等因素,通常从与传
动件的轴段开始,向两边展开。

(1)联轴器及轴段①和轴段⑧
本设计中,轴段①和轴段⑧为轴的最小尺寸
d min。

因此,轴段①和轴段⑧与联轴器的设计
同时进行。

为了补偿联轴器所连接的两轴的安装误差,隔离振动,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

由参考文献[1] 表13.1查得K
A
=1.5,则计算转矩
T c=K A T4=K A×9.55×106·P d
n w
·i1·i2·η
V带
·η
轴承
·η
齿轮
=1.5×9.55×106×2.2
940
×
355
112
×0.96×0.99×
99
20
×0.96
=319956.83 N·mm
由参考文献[2] 表13.1可以查得GB/T 5014-2003中的LX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符合要
求。

其参数为:公称转矩1250 N·mm,许用转
速为4750 r/min,轴孔直径范围30~48mm。

考虑d min=34.17 mm,取轴孔长度60 mm,
J型轴孔,A型键。

相应地,轴段①和轴段⑧的直径为d
=
1 d8=40 mm,轴段①和轴段⑧的长度应比联轴器
主动段轴孔长度略短,故取l
=l8=58 mm。

1
(2)密封圈及轴段②和轴段⑦
联轴器采用轴段②和轴段⑦的轴肩固定,轴肩计算
ℎ≈(0.07~0.1)d1=2.8~4mm
轴段②和轴段⑦直径最终由密封圈确定。

由参考文献[2] 表14.4,选用毡圈油封FZ/T 92010-1991中的轴径为48mm的,则
轴段②和轴段⑦直径d
=d7=48 mm。

2
(3)轴承及轴段③和轴段⑥
考虑轴系部件几乎呈对称布置,且没有轴向力,轴承类型选择深沟球轴承。

轴段③和轴段⑥上安装轴承,其直径应既便于轴承
安装,又应符合轴承内径系列。

初选轴承型号6211,由参考文献[2] 表
12.1,内径d=55mm,外径D=100mm,宽度
B=19mm,定位轴肩直径d amin=64 mm。

通常同一轴上两轴承取相同型号,故轴
段③和轴段⑥直径为d
=d6=55 mm。

3
(4)齿轮及轴段④
轴段④安装齿轮,为便于齿轮的拆装,且
与齿轮轮毂配合,取d
=60 mm。

齿轮左端用套
4
筒固定,为使套筒端面顶在齿轮左端面上,即仅靠,轴段④的长度l4应比齿轮轮毂长略
短,由于齿宽L=70 mm,取l
=70 mm。

4
(5)轴段⑤和轴段⑥
齿轮右端采用轴段⑤的轴肩固定,轴肩计算公式
ℎ≈(0.07~0.1)d4=4.2~6mm
还要考虑6211轴承最小定位轴肩直且确定d
5
径,d
≥d amin=64 mm,
5
由参考文献[2] 表9.4中R a20系列查得标准
值,取d
=71 mm。

5
轴环宽度计算公式
b=1.4ℎ=1.4(d5−d4)2⁄=7.7 mm取l5=14 mm。

(6)机体和轴段②、③、⑥、⑦的长度
机体和轴段②、③、⑥的长度l2、l3、l6、l7除与轴上零件有关外,还与机体及
轴承盖等零件有关。

通常从齿轮壁面与机体内壁间留有足够间距H,由参考文献[1] 表10.3,取H=15mm。

为补偿机体的铸造误差,轴承应深入轴承座孔内适当距离,以保证轴承在任何时候
都能坐落在轴承座孔上。

由参考文献[1] 表
10.3,取轴承上靠近机体内壁的端面与机体
内壁间的距离Δ=10mm。

采用凸缘式轴承盖,由6211轴承参数及参考文献[2] 表12.6,取凸缘厚度e=12mm。

为避免联轴器轮毂端面与轴承盖连接螺栓头相碰,并便于轴承盖上螺栓的装拆,联轴器轮毂端面与轴承盖间应用足够的间
距K,取K=20mm。

在确定齿轮、机体、轴承、轴承盖及联轴器的相互位置后,轴段②、③、⑥的长度
就随之确定下来,即
l2=l7=(L−Δ−B)+e+K
=(48−10−21)+12+2=49 mm
l3=B+H+Δ+2=(21+15+10+2)=48 mm
l6=(B+H+Δ)−l5=(21+15+10)−14=32 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