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本法律书籍,真是既无趣又没用
职问旗下职问昨天
很多同学会觉得法律书籍既无趣又没用,尤其是一本又一本教科书,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占座和自卫。
但不只是法律,任何学问想深入了解,开端都是枯燥的。
法律更是如此,只有认真钻研这些“无趣之书”,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才能从中找到乐趣,这些无用之书也终会变的“有用”。
想真正了解法学,光靠学校里的课本是不够的。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应通过阅读大量法学书籍,提升自己的法学思维,拉近与法律的距离。
// 第一篇:法律文集//
- 01 -
《走不出的风景》,苏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么多的法律文集,首先力推的还是苏力先生的《走不出的风景》。
这本书是苏力先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
苏力先生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独特的语言风格,句句皆发自内心,贴近法学生的心灵与生活。
苏力先生在书中说:“要发现你的热爱。
”对于法学院的学习与生活来说,确实是需要挖掘自己的热爱,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法律人。
这本书能让你了解法律,热爱法律,希望法律会成为你这一生走不出的风景。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力先生的这本书是经典之作,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
特别让人惊叹的是其中以经济学视角对法律进行解读,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法律。
而通过“秋菊打官司”和“山杠爷悲剧”,更是深刻揭示了法治需要植根于本土资源的重要性。
《法窗夜话》,穗积陈重,法律出版社
《法窗夜话》是日本近代法律奠基人穗积陈重代表著作,法律人必读经典,由古今东西一百个法学故事构成,为我们展示了日本近代法制进程中所涉及的各种个案。
其中特别对我们现在常用到却实际形成于近代的概念,如“法学”“宪法”“民法”“法理”“国际法”“经济学”“统计学”“自由”“共和政治”等术语的来源与演进,做了平实易懂的细致梳理和系统阐释。
在一天的学习结束之后,阅读两三篇《法窗夜话》的故事,既让人了解法学的缘起与规则的渊源,也让人感叹先辈的智慧,增添对法律的兴趣。
《西窗法雨》,刘星,法律出版社
以窗作法律的投射,向读者娓娓道来,确实让人感觉亲切。
本书以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法学生正是要培养这种思维,通过对不同法律文化现象的解读,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思考脚下的问题。
- 05 -
《法律稻草人》,张建伟,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稻草人》是张建伟教授近年来关于法律学术、法学教育以及司法实践的一系列短文精品,文章或借题阐发或针砭时弊,但都格守学术界限,阐释法律精神,言短意长,点到为止,隽永中饱含深趣,是比较难得的法律人文读物。
莫言点评此书:“建伟教授用稻草人来象征法律,更使我浮想联翩。
我希望,我也坚信,稻草人,总有一天是会成为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
”相信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大家会感受到法律的生命力。
- 06 -
《政法笔记》冯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法笔记》也是法学随笔,它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
这本书以案例的方式阐述法学精神,超脱法域观照法律世界,适合法学思维的建立。
只是需要注意一下,里面的文章所提及的法律知识有些过于陈旧,需要运用新的法律规定加以替补。
第二篇:法律小说/案例
-01-
《审判》,卡夫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果觉得法律文集还是比较晦涩,也可以阅读一些法律小说或者案例。
《审判》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
内容主要讲述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却从此陷入无休无止的官司之中。
他寻求各种帮助,但所有试图“帮助”他的人,不是将他引向自由,而是为了控制他教他顺从权威。
终于,在一个黑夜里他被带走,并秘密处死……
其中一篇《法的门前》让人印象深刻,探讨的是法律和正义、法律和秩序的关系,这也是法理学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加深对法理学的理解。
- 02 -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著,译林出版社
哈珀·李所作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南方一个静谧的小镇,几桩离奇的疑案彻底打破了几个孩子平静的生活:事件的真凶,怪人的谜底,传言背后的真相……
在父亲的指引下,他们在迷雾中寻找真知,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也感受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这部作品也被改编成电影,在主人公阿蒂克斯心中,维护法律、捍卫正义和查明真相三者之间是一体的,看完这部作品,会对法律与正义有更深的认识。
- 03 -
《洞穴奇案》,彼得·萨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
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
威特葜尔是这一方案的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
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
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五封判决书依据相同的事实和法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话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
书中的这些判决意见,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能让读者培养适应法学社会的法学素养。
另外推荐看完这本书以后,可以看看哈佛大学公开课《Justice》,能够加深对这个案例的理解,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法学思维。
// 第三篇:法理学/法律方法//
- 01 -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有关法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资料,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一般法律理论的实质性问题所作的论述,是以某些蕴含在作者研究法理学问题的进路中的哲学假设和方法论假设为基础的。
这是一本法理学的经典著作,第一次读可能觉得不知所云,但当你对法律哲学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回头细细品味此书,会感受到它的魅力。
- 02 -
《法律方法阶梯(第三版)》
郑永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方法阶梯(第三版)》全面构架了法律方法论的学科体系,介绍了价值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特别阐述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方法的内容、意义和哲学基础。
本教材参照国外教材的写作体例,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案例,十分具有可读性。
这本《法律方法阶梯》可以说是介绍法律方法论中比较易读的一本教材,其实法理学也会涉及到法律方法的部分,比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但是内容可能往往比较抽象,而这本书则对法律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并且结合了实际的案例,更有利于培养法律方法论思维。
// 第四篇:法律实务//
- 01 -
《民商法实务精要》,高杉峻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8.1)
《民商法实务精要》内容全部是一线法官和律师所写的民商事法律实务,涉及基础实务技能、债与合同、物权与担保、公司法、金融法等领域。
这些稿件由于都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实务人员所写,又经过微信公号的发布得到了用户群体的阅读检验,堪称法律实务的干货和硬货,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想从事民商法领域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本书。
- 02 -
《刑事实务办案技能与疑难解析》
中国法制出版社
这是一本针对实战的业务用书,分为实务经验技能交流和实务疑难复杂问题解析、总结,并挖掘实务雷区、实务乱象解决实务问题,适合想从事刑事领域的小伙伴阅读。
- 03 -
《高处可攀:手把手教你成为顶尖非诉律师》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汇总了十多位来自国内外顶尖律所的业务骨干律师或者知名公司内部律师执业多年的非诉从业经验和心得,一方面希望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希望针对性的为那些在就业之初就立志成为专业非诉律师者提供技能方面的指导,以使他们在律师执业道路上少走弯路。
// 结语//
不必追求读书的数量,上面的书只要认真读过一两本,对自己的法学思维培养和法律认知都是非常有益的。
这份书单,实际上不仅是一份入门书单,在学习法学这门课程的漫长道路上,随时可以回头再看看这些书,随着对法律认识程度的加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法学生不能再受法学院“填鸭式教育”所限,要通过“阅读”去打造自己的法学素养,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塑就自己的法律人生。
法律求职原创,编辑:Serena,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法律求职
阅读 1920
6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