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展望2013年,在国内外经济的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我国纺织工业整体规模保持增长,生产和内需增速有所放缓,出口增速明显回升。
展望2014年,随着国内外反周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将有所改善,但依然面临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低迷、人民币升值加剧、棉价扭曲、贸易壁垒增多、成本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
一、对201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生产增速小幅反弹2013年1-3季度,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8.6%,较去年同期增速有所下降,但较今年1季度、2季度相比,呈现出反弹态势。
三大行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表现最为明显,1-9月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已经超出了去年同期水平,但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表1 2013年1-9月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去年同期之比(单位:%)进入2014年,纺织工业生产增速将延续缓慢回升态势。
一方面,国际需求环境改善助推纺织工业回暖。
作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国际市场的经济走势将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目前看,欧美经济已经呈现出回暖迹象。
3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达到了2.8%,高出预期0.8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3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
欧元区国家的经济也处于缓慢复苏之中,德国9月工厂订单月率上升3.3%,同样高出预期水平。
这一形势将改善我国纺织工业的出口环境,促进出口增速回升。
另一方面,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这将改善纺织工业的发展环境,促进投资的增长。
目前,纺织工业的新订单指数持续回升,新开工项目稳定增长。
预计,2014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2012年10.5%的水平。
三大行业中,化学纤维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会更为明显,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也会有小幅的回升。
表2 2013年及2014年主要经济体实际GDP增速预测(单位:%)(二)出口增速持续回升2013年1-3季度,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为7.0%,高于全部工业4.5%的水平,且较上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各行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口增速反弹趋势最为明显,9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速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7个百分点。
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从分月趋势来看明显下滑,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9月出口交货值增速较年初下降6.8个百分点。
表3 2013年1-9月纺织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与上年同期之差(%)进入2014年,我国纺织工业的出口将延续今年以来的回暖态势。
首先,国际市场需求微幅增长。
IMF预测,进入2014年,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的货物进口量将较2013年上升2.2和1个百分点。
其中,欧美日韩等我国纺织工业传统出口市场经济持续复苏,进口量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东盟、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
其次,美联储宣布继续保持现有的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市场国家很大程度上也会继续追随美国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决定,全球制造业复苏态势延续,纺织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最后,随着国家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实施,纺织工业的出口将继续得到政策支持。
预计,2014年纺织工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将会达到9.5%左右。
各行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回升最为明显,纺织业也会有小幅增长,但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出口增速形势则充满了不确定性。
表4 2012-2014年主要经济体货物进口量增速预测(%)(三)内需有望回升2013年前三季度,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纺织工业内需增长乏力。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由于企业景气度低,企业家信心不足,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在整个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1-9月,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17.1%,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占整个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由年初的6.6%下降至6.0%。
各行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最为明显,降幅达3.8个百分点,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仅在进入9月后才有明显的回升。
表5 2013年1-9月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上年同期之差(单位:%)消费需求方面,1-9月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累计7913.4亿元,同比增长12.2%,虽高于国内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2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仍然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其中,在零售终端持续加大打折促销力度的背景下,服装类商品零售总额为5643.9亿元,占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的71.3%。
图1 2013年1-9月限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及增速进入2014年,我国纺织工业内需会有小幅的回升。
首先,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稳健货币政策的延续,《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及营改增试点扩围等各种惠民生、扩内需措施进一步落实并显现效果,内需市场有望实现稳定较快增长。
其次,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纺织服装市场刚性需求巨大,在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大环境下,纺织服装需求也会稳定增长。
最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回暖,纺织服装的出口增长前景看好,这将提振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刺激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预计,2014年全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平均水平可达到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会回升至14%左右,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也将达到16%。
同时,随着新开工项目的稳定增长,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会明显增长。
(四)中西部地区地位进一步提升2013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在纺织产业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交货值以及实际完成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19.5%、10.8%、38.7%上升到今年的20.1%、11.0%、38.9%,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表6 2013年1-9月纺织工业运行指标占比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单位:%)进入2014年,纺织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方面,随着《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加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体系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水平逐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会稳步增强。
另一方面,国家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将会推动物流成本下降,加之劳动力市场依然承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服饰业、劳动与原料密集型的纺织业向原料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低迷2013年以来,欧日等发达市场服装需求减少。
1-8月份,欧盟、日本纺织服装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1%和1.7%,其中从中国进口分别同比下降5.9%和3.9%。
同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欧盟、美国、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0.3和1.6个百分点。
进入2014年,虽然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会在现有基础上微幅增长,但整体来看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且由于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存在,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出口优势削弱一是人民币升值加剧。
近期,由于跨境资金加速流入以及国内经济整体企稳回升势头明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强劲,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升值达2.44%。
十八界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明确也将使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
对于拥有大量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纺织工而言,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大大降低了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进入2014年,随着欧美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新兴国家的不断降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持续加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会不断下降,出口企业的效益会进一步下滑。
二是内外棉价倒挂。
2013年以来,国内棉价持续大幅高于国际棉价,形成倒挂之势。
截至11月11日,国内棉花价格19705元/吨,国际棉花CotLookA指数价格85.0美分/磅,价差高出5000元/吨。
在国产棉托市收购和进口棉持续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外棉价差缩小的空间有限,国内纺织企业的成本优势下降,出口竞争力减弱。
(三)贸易保护升级一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都是全球贸易保护的主要目标和欧美限制进口的重点对象。
新一轮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发达国家乃至墨西哥、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新的贸易壁垒措施来来转嫁国内危机,特别是以质量安全、环保技术为主的“绿色”贸易壁垒正逐渐成为阻止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和贸易风险。
仅今年1-4月,欧盟非食品类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华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发出召回通报80起,同比增长1.27%,并且纺织品服装在全部对华通报产品中所占比例达近六年来新高,达到27.68%。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在世界产业格局新一轮调整中,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关注度不会降低,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或更加紧张,国际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各种标准认证和贸易防御措施等技术性贸易壁垒仍将会不断翻新,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升级。
(四)成本压力高涨首先,用工成本持续快速上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的不断强化,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用工压力进一步凸显,“招工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企业的用工成本压力持续加大。
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已经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外资企业更是将工厂迁出,转往墨西哥、越南等地。
其次,欧美量化宽松政策推高了以化纤、能源为主的原料进口价格,企业输入性成本增加,而与此同时,纺织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并没有大的波动,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再次,棉花价格高位运行,内外棉价扭曲,国内棉纺企业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下游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
未来,成本压力仍将持续,纺织企业的生存压力难言缓解。
(五)部分行业亏损严重高成本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特别是化学纤维制造业亏损依然严重。
今年前三季度,纺织工业共有5597家企业发生亏损,亏损面和亏损深度分别为15.0%和8.7%。
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亏损面和亏损深度分别为22.7%和27.4%,分别高于工业7.4和15.4个百分点,高于纺织业7.7和18.7个百分点,经营形势较为严峻。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一)进一步扩大内需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改善纺织工业融资环境。
二是引导中西部地区加大纺织工业投资,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调结构、稳增长、扩内需战略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