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培训课件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0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3、分化:在泛化发生后, 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 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 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 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 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 这就是分化。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1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4、消退: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 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 再出现,称做条件反射的消退。
14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行为的 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此 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 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 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斯金纳
15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1、影响行为的单元 正增强
需要性刺激 负增强
正惩罚 厌恶性刺激
负惩罚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6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增强:当有机体做出一个行为后, 给予一个需要性刺激,使有机体的该行 为出现的频率增高。
负增强:通过消减厌恶性刺激使有机 体的期待行为的出现率增高。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7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惩罚:通过给予一个厌恶性刺激使 有机体的不适行为逐渐消退。
1982年,施瓦茨对认知行为矫正概念进行 了总结。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7
三、理论基础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 conditioning)
又叫反射性条件作用或巴浦洛夫条件作用。 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与
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2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 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
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 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 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 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3
三、理论基础
8
巴甫洛夫
3/11/2021
经典条件反射
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 强化 消退 泛化 分化 抗条件作用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9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 给予无条 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 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泛化可能是 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4
二、理论渊源
2、到了7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行为学习中 的作用,提出观察学习的方式。
在班杜拉的力量基础上,经过一些心理学 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治疗的 方法——认知行为治疗。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5
二、理论渊源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
二、理论渊源
(一)理论准备期:20世纪初期,基于基础心 理学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在对理论的验证上。
这个时期有两大理论——前一个方向是经典条 件作用,沿巴浦洛夫、华生和赫尔这个线索发 展;后一个方向是30年代,斯金纳及其弟子所 开创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方向。
3/11/2021
Hale Waihona Puke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3、史哲华在1975年出版了《社会个案 工作——一种行为途径》一书,标志着 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
1979年特纳撰写了《社会工作——连 贯各理论》一书,介绍行为修正模式在 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并对此模式作了一 些统计工作。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6
二、理论渊源
4. 70年代之后,贝克(beck)等人提出,行为 治疗模式中,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尝试把行为因素同 认知因素结合起来,确立了认知行为治疗的 积极取向。
负惩罚:当有机体做出一个行为后, 他所希望得到的需要性刺激消失,则该 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下降。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8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2、强化的程序 : 固定比率强化程序 变动比率强化程序 固定时距强化程序 变时距强化程序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9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班杜拉认为人类不一 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 制约的过程。由他人的反 应表现,可以透过自我调 节、自我回馈等能力来达 到行为的改变。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班杜拉
22
三、理论基础
(四)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Beck Cognitive
Therapy)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A.T.Beck提出,是当前国际上影响较深、 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之一。是A.T.Beck 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 建。
3、强化的类型 物质 社会 活动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0
三、理论基础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
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 过
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 程、动机确立过程。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1
社会学习理论
3
二、理论渊源
(二)理论形成、发展期
1、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心理学家 开始把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到临床治 疗中,如英国的心理学家沃尔普在交互 抑制原理基础上创造出系统脱敏法。
艾克森在《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 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应用交互抑制和反条 件反射作用程序的案例,积极倡导行为 主义心理学。
本节要点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概念 二、理论渊源 三、理论基础 四、治疗技巧 五、特点评述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领域所介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是将认知治疗原理同行为治疗原理结合一
体的一种治疗模式,它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1/2021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它的关键 之处是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 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 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
3/11/202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