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篇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
2.能力目标(1)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研习新课1.何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材料的类型: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2.那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3.请同学们看篇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她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牧羊人,否定。
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
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讨论,自由发言)①知人难,知己更难;②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③摆正自己的位置④要有自知之明;⑤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⑥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8)总结: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那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首先,我们抓住(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确定了立意的角度有三个:乌鸦、牧羊人、孩子(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
这正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板书)4.学以致用(练习)阅读下面文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阅读这则材料,思考(1)这则材料有哪几个描写的对象?(2)这些描写对象有哪些行为?(3)这些行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从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中,你确定了什么立意?请将你的立意写在卷子上。
老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年轻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胡杨树一定要夯实基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般说来,较为优秀的立意是指那些立意较为新颖、认识问题较为深刻的立意5.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运用因果推导确定立意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种方法,并将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6.作业:就以下材料写议论文,请你从不同角度审题立意,拟三个写作中心。
经过艰难的谈判,美国的约瑟先生终于和中国长江医疗器械厂的厂长达成协议,约定在第二天签订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合同。
会后,厂长邀请约瑟到车间去看一看。
车间井然有序,约瑟边走边赞许地点头。
走着走着,厂长突然觉得嗓子里像有上百条小虫在爬,不由咳了一声,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底擦去,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渍。
约瑟看后,一言不发,掉头便走。
第二天一早,翻译敲开了厂长家的门,递给他一封约瑟的信,信中说:“尊敬的厂长先生,我十分钦佩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
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
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条。
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1)从厂长角度,可以立意:要全面提高企业领导的素质。
(2)从约瑟角度,可以立意:就是要有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3)从整个事件角度,可以立意:改革开放,也要注意“软件”。
【篇二:高中语文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会泽茚旺高中陈光平授课班级:高三(42)班授课时间:2015年12月15日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性材料作文的特点,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2、掌握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重点)3、考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重点、难点)教学步骤:一、作文阅卷细则(摘录)审题:完全离题的(另说一事),20分以下;偏离题意的,如前后有牵强“点题”的文字,36分上下;符合题意的,文句流畅、内容适当,45分左右;切合题意的,文笔精炼、内容充实,48分以上。
二、真题再现(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
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分析:在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①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
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立意一:从树的角度立意,有多种立意角度: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足,与飞禽、走兽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退为进,最终靠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
从这点上说,可以写要学会转弯,写要知道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写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抓住“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个句子,我们思考下,大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显然是想出靠飞禽、走兽们吃了种子后把它带到世界各地去的办法。
从这点,立意的角度有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鸡生蛋。
立意三:从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认为要旅行,就必须有翅膀、有腿,这是常规思维,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翅膀和腿照样可以旅行。
我们可以写凡事不要妄下结论,做人要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力,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从有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原本想帮助大树旅行,苦于大树自身条件不足,但无心之中却助成了大树旅行,可以立意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立意五: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虽然靠自己,但最终是靠合作。
大树结出甜美果实给飞禽、走兽;飞禽、走兽吃了果实,携带种子去远方,帮大树实现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写要学会合作。
立意六: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面对飞禽走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我们可以写“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常见的立意。
还可以从树为实现理想,排除困难,坚韧不拔入手,可以从承认劣势坚持优势,寻求途径达成目标入手;还可以立意在分享与合作上,通过与他人合作达到双赢;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从树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达到目标着手……【试题分析】联系当今中国梦,我们可以写梦想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写作时,千万不要拘泥于材料,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大树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主题。
不管如何立意,落点都要归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上来。
出彩拟题: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②《活出精彩的人生》③《善假于物也》④《坚持自己的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⑤《心不灰,梦不灭》⑥《心若在,梦就在》⑦《只要有梦,就能看到彩虹》三、学情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等关键要素,将其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