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测试题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6年7月20日人民网报道,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河南电视台23岁的记者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
曹爱文哭了。
曹爱文流泪的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绝大多数人都对曹爱文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美,更有人称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她放弃采访救人是不务正业。
网友对曹爱文的评价表明A.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B.不同的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2006年第14期《求是》杂志载文指出,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
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A.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B.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D.割裂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3.右边漫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大搞庆祝活动B.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C.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D.物质决定意识4.2006年7月22日《河南日报》报道,河南洛宁县县委原有的办公楼在2004年作为危房被拆除了,至今再没有修建。
现在,堂堂的县委机关就在县城的各个角落租房办公,县委的牌子都没处挂。
该县县委书记认为,洛宁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而且都比建办公楼要紧得多,应把钱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
从哲学角度看,洛宁县县委的做法坚持了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把个人、集体、社会的统一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③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20多年义务为矿上回收浮煤,累计价值达六七百万元,应得奖励20多万元,却一分不要。
他对自己很“抠”,一辆骑了17年的自行车仍在“服役”,家中只有一个亲戚赠送的旧彩电,却每年都资助困难工友和贫困学生……。
吴如的事迹表明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6.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本溪市支队明山大队特勤中队一班班长金春明同志牢记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勤学苦练,舍生忘死,无私奉献。
他先后参加1500多次战斗,救出65名群众。
他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长年照顾驻地孤寡老人,资助失学儿童,至今已有13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2006年5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其“雷锋式消防战士”荣誉称号。
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B.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荣誉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D.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辩证统一的7.200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各行各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生产、经营和管理中。
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C.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D.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价值观8.2006年7月19日《工人日报》报道,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技术、不惟资历看业绩、不惟身份看素质,深圳打破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认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日前,已有12位劳模被深圳市政府破格认定为高级工或高级技师。
从哲学角度来说,深圳市评定高技能人才的机制①反映了只有劳动和奉献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②克服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③能够为劳动者实现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④是落实科教强国、人才强国的具体体现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2006年7月16日,在抗击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袭击的过程中,韶关军分区战士李大为为救洪水中的群众而壮烈牺牲,被广东省军区党委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启示我们A.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才算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B.物质贡献大于精神贡献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D.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10.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
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A.实践能决定认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11.没有一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一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老年巴金就不会写下巨著《随想录》。
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这启示我们A.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支撑C.能力卓越的人,其人生价值就越大D.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12.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肆虐南粤大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大灾大难,广东人坚持以人为本,众志成城,科学应对,投身于抗灾抢险之中,把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从哲学上看,广东抗灾抢险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是因为A.广东省领导指挥得当,领导有力B.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积极应对C.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D.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二、简答题13.2006年6月4日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
教育部、中科院等分别发来贺信,高度赞誉这一重大突破。
(1)朱熹平、曹怀东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2)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三、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4.背景材料:浙江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历任5届村党支部书记的郑九万,10多年来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奔小康,自己的房子却是一幢两层土木瓦房,家徒四壁,最好的电器是一台大儿子几午前结婚时买的步步高VCD和一台破旧不堪的黑白小电视。
郑九万终因劳累过度,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危在旦夕。
全村村民自发集资6万多元为家境清贫的村支书垫付手术费用。
辨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所以个人不应该考虑自己的利益。
四、论述题15.材料一:1938年,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南昌成立。
按照规定,团里每月要发给团员若干生活津贴费。
副军长项英决定,凡从延安或八路军来的团员,每人津贴费一律一元;凡从上海等大城市里来的团员,每人一律十元。
这个规定引发了从城市来的青年一致抗议:“我们也受过锻炼,为什么要发给我们十元?”他们坚决要求只领一元津贴费,最后这场风波以一律发给一元才得以平息。
材料二:2006年5月17日《大河报》报道,河南省一些县市的部门领导申报省劳模时假冒其他身份。
在填写申报表与候选人公示名单中,项城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刘某变成了“技术员”,扶沟县交通局局长李某成了“养护工”,而商水县财政局局长翟某则自称“会计”。
最终,他们都顺顺当当地当上了省劳模。
近日,这些造假行为被群众举报揭发。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C。
材料表明的是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对曹爱文的行为的不同评价,故选C。
ABD均与材料所体现的主旨不符,故不选。
2.A。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错误的价值选择当然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故选A。
3.B。
漫画中的公费旅游者在错误的价值判断下作出了错误的价值选择,没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这启示我们要自觉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故选B。
CD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讲的,故不选。
4.D。
②材料没有体现。
5.B。
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吴如的劳动和奉献,故选B。
ACD本身错误。
6.D。
金春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国家领导人授予金春明荣誉称号,使金春明实现了自我价值,故选D。
AC与题意不符;B说法错误。
7.C。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投身到建设当中,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故选C;ABD均与材料所体现的主旨不符。
8.B。
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没有从哲学角度说明。
9.D。
AB本身有误;C与题意不符。
10.C。
AB不属于人生价值观的观点;D与题意不符。
11.B。
材料表明的是人需要追求理想,故选B。
AC说法绝对;D与材料所体现的主旨不符。
12.C。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在抗灾抢险中的作用,故选C。
AB不是哲学观点;D与题意不符。
、三、简答题(9分)18.(1)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也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其中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朱熹平、曹怀东在数学领域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体现了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说明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育部、中科院发来贺信对他们的高度赞誉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满足,从而体现出他们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4分)(2)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就客观条件而言,人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创造价值的条件都由社会提供;就主观条件而言,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持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分)四、辨析题(11分)19.(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的幸福感就越强。
郑九万以集体利益为重,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奋斗,为集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5分)(2)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当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既维护社会集体利益,又兼顾个人利益。
(4分)(3)所以,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2分)五、论述题(16分)20.(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