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课题:专业:姓名:班级:所在系: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先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结合零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排样图;根据排样图,计算利用率、冲载力、压力、选用设备及刃口的尺寸。
根据资料再用PRO/E,对模具进行设计,然后将三维图转成二维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标注,并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卡。
关键词:落料折弯AbstractFirst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part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mold; combination of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ayout graph; layout plan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red edge is contained, pressur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size of .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re-use PRO / E, the design of the mold,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two-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marked maps and compile card processing parts.Key words:Blanking ; bend零件的工艺分析如上图所示,此制件为简单型冷冲件,形状比较简单。
需要落料,盾形和折弯三道工序完成加工。
首先定义冲裁:冲裁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裁模,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口、剖切、切断等。
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该零件形状较为简单,规则。
2、该零件底面的平面度要求比较高在进行模具设计的同时需要注意在这方面把好关。
3、冲件有尺寸要求4、该产品中间无孔。
制件的材料为H62钢,冲裁性能好。
在整个模具的设计工程中,模具的结构设计安排的是否合理将极大的影响整副模具的使用性能。
此工件需要落料盾形,折弯和冲孔三个工序。
材料为H62,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工件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1.1分析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公差该零件上的尺寸公差均有要求,按照其公差要求进行计算。
2、表面粗糙度此制件未作特殊要求。
3)被冲材料为H62,冲裁性能比较好。
材料的厚度在0.4mm,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
此件的冲裁工艺性良好,适合冲裁和拉伸。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工件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后盾形折弯,再切断采用一副级进模。
方案二、先落料,再盾形最后折弯在采用三副单工序膜。
方案二,生产率高,即不能能满足要求又不经济。
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方案一,生产这个整体效能有所提升,况且产品很小很博采用连续模具成本高但是效率很快分析该制件的结构特征后,初步确定冲压工序:采用一幅模具加工。
一副落料模然后再一副拉伸模最后是冲孔模具。
足以满足制件的精度要求。
因为级进模因为成本偏高,难度加大,所以不考虑。
胚料形状和尺寸的确定5.1、毛胚尺寸的计算据上图所示,此工件比较简单,尺寸上图都以标注。
毛呸的尺寸L为毛呸长度方向尺寸L1宽度方向尺寸L2产品的厚度尺寸为0.4mm经过计算,该弯曲件的毛胚尺寸为21.4x2.8x0.4mm.5.2条料宽度的确定:5.2.1排样图由于模具的类型是单冲模具,形状较为简单。
可以采用如图2.2所示的排样方法,这样的排样方法能大大降低模具的制作难度和成本,使模具更加紧凑。
结合以上工艺性分析及基本工序,查阅相关资料,利用CAD软件进行排样设计,得到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所示,采用中间载体排样宽度为4mm,查表得搭边值,边距mm,a2则:条料宽度L=制件高度+a+载体=10.8mm歩距S=制件宽度+b=25.5mm材料利用率V=(制件面积/条料宽度×歩距)×100%=21.78%方案二:如图所示,13工位单边载体排样料宽34.91mm歩距 6.42mm材料利用率25.64%由上述两种方案,对其进行分析,如表1:表1 排样方案比对目方案一方案二料定位方式导正销精定位导正钉与工艺孔之间双面配合精度为0.02-0.04mm形式采用中间载体,间接导正,导正孔直径为2mm。
采用中间载体,间接导正,导正孔直径为2mm。
工序5道工序13道工序关据条料宽度:10.8mm导正步距:25.5mm材料利用率:21.78% 条料宽度:34.91mm 导正步距:6.42mm 材料利用率:25.64%缺点比对两个方案的材料利用率差不多,送料也较平稳,刚性较好,但是方案一中料带的效率不算高所以选择方案二综合上述,选择方案二做为后期模具设计的排样设计方案。
图2.2 排样图5.2.2计算利用率在确定了排样方法后就要对这种排样对材料板的利用率是否合理,通过计算,算出一个合格零件所需的材料面积占整个原材料面积的百分比。
材料厚度:T=0.4M条料宽度L=制件高度+a+载体=34.91mm歩距S=制件宽度+b=6.42mm材料利用率V=(制件面积/条料宽度×歩距)×100%= 25.64%5.2.3 计算冲裁力从排样图中可知,零件展开后的外形尺寸,计算出将H62厚度0.4板材冲出一个合格零件所需的冲裁力。
L=143.4F=klTt=1.3*400*1,5*143.4=111852N5.2.4 计算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算出冲裁力后,根据公式,算出卸料力和顶料力以及总的压力。
以便选用合适的冲床。
F 卸=0.05×111852=5592.6N F 顶=0.05×111852=.5592.6N 由于当中有折弯和敦型所以我们选用 压力中心的计算所以经计算的X=32.18 Y=10.32 比较大的设备5.2.5选用设备选用JC23-63最大装模高度-连杆调节长度+10<模具闭合高度<最大装模高度-5 360-80+10<模具闭合高度<360-5 290<模具闭合高度<3555.2.6 刃口尺寸计算1.8 计算刃口尺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直接决定工件的尺寸和模具间隙的大小,是模具上最重要的尺寸。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冲孔落料件都是测量其光亮带部分的尺寸,而冲孔的光亮带是凸模挤入而形成的,落料的光亮带是落料件挤入凹模型孔形成的,故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落料时的外形尺寸由凹模决定。
由于冲裁时凸、凹模的磨损,使凸、凹模实体尺寸变小,故在设计凸、凹模尺寸时应考虑凸、凹模的磨损方向,使其磨损之后还能保证冲件尺寸的要求。
考虑凸、凹模制造公差的方向,确定凸、凹模的基本尺寸。
其凸、凹模制造公差为:max min ,0.4,0.6Z Z Z Z Z δδδδ≤∆=∆-=∆=∆凸凹凸凹+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1)、冲孔磨后变小的公式: ()()0min min 0b b x b b Z δδ-+=+∆=+凸凹凸凹凸 (2)、落料磨后变大的公式: ()()max 00min A A x A A Z δδ+-=-∆=-凹凸凹凸凹 按以上(1)、(2)之法可得出:(3)、冲孔磨后变大的公式: ()()max 00min a a x a a Z δδ+-=-∆=-凹凸凹凸凹 (4)、落料磨后变小的公式: ()()0min min 0B b x B b Z δδ-+=+∆=+凸凹凸凹凸 (5)、C 是磨后不变的尺寸,其公式为()min /28C C C ∆==+∆±凸凹以上各式中:b 凸、b 凹、A 凹、A 凸 ―― 为凸、凹模基本尺寸 max A 、min b ―― 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min Z ――为最小初始间隙 ∆ ――为工件公差x ――精度等级系数,并有:(高于)IT11时x=1;IT11~IT13时x=0.75;(低于)IT13级时,x=0.5δ凸、δ凹 ――凸、凹模制造公差由教科书表3-3查得:Zmin=0.064 Zmax=0.092 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F=Φ3由教科书表3-5查得:a b c d e f 磨损系数为:1G 磨损系数为:0.75 凹模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 f=Φ 3 F=(3-0.75X0.021) +0(1÷4×0.021)=2.9986 +00.005 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 f=Φ2 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6.79F=(6.79-0.75X0.21)+0(1÷4×0.021)=6.77+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2.81F=(2.81-0.75X0.021) +0(1÷4×0.021)=2.79+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13.09F=(13.09-0.75X0.021)+0(1÷4×0.021)=13.07+00.005 F=3.6F=(3.6-0.75X0.021) +0(1÷4×0.021)=3.58+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6.15F=(6.15-0.75X0.021) +0(1÷4×0.021)=6.13+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5.2.7搭边值计算查表2-6得,a=11a =1.3,考虑此制件的特殊性,取a=6.52mm 1a =6.99mm a2=3.5=(21.4+6.99+6.52) = 34.91mm 式中:B=料宽基本尺寸l =条料宽度方向制件轮廓最大尺寸n=侧刃个数b=侧刃切料宽度δ=条料剪切公差,见表2-7,2-8 此处查表得δ=0.5 附表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直接决定工件的尺寸和模具间隙的大小,是模具上最重要的尺寸。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冲孔落料件都是测量其光亮带部分的尺寸,而冲孔的光亮带是凸模挤入而形成的,落料的光亮带是落料件挤入凹模型孔形成的,故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落料时的外形尺寸由凹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