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合理用药的探讨

中药合理用药的探讨

中药合理用药的探讨
【摘要】中药取自天然、其性平和,被中外医学界所认可。

但近些年,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且呈不断增多的势头,所以探讨中药的合理用药,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药;合理应用;毒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取自天然、其性平和,被中外医学界所认可。

但近些年,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且呈不断增多的势头,所以探讨中药的合理用药,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药的不良反应
1.1过敏性反应有报道注射穿琥宁后,患者周身出汗、口唇发绀、结膜充血、皮肤发红,进而休克。

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恢复神智。

1.2循环系统六神丸和小活络丸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重度心肌损害。

1.3血液系统的损害新生儿因鹅口疮涂冰硼散而出现消化道出血,导致循环衰竭;服用云南白药致使血小板减少;服用感冒通出现溶血性贫血。

1.4消化系统损害有报道称服用牛磺解毒片致肝功损害;还有一例连服3天大活络丸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2不良反应的原因
2.1中药的剂量中药的方剂多为古方、民间成方和验方,其配伍时的用量有一定的标准。

但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中药的来源由原来的野生到现在的人工种植。

或者由于药源的短缺而采用替代药等,都导致了重要成分的变化,中药的有效成分直接关乎到疗效。

以人参为例,野生人参的皂甙含量是参棚人参的40倍左右。

2.2成分复杂由于中药注射制剂有起效快的特点,临床常用来应急,容易引起过敏反映。

同样因其提取出来的是混合物,药物的分子量大,直接影响药液的内在稳定性,药效不稳定连带没有安全性。

2.3用药方法有些口服药做成静脉注射药后,其质量控制很难,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还有的肌肉注射改成静脉滴注后,过浓的药液直接进入血管,也容易造成过敏性休克。

2.4中药煎煮临床汤剂的应用,效果仅次于静脉给药,在滋补或者治疗疑难
病症时,疗效高于西药。

所以汤剂的煎煮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药效的高低。

比如现在的汤剂也可以直接包装出售,其煎煮采用自动压力罐,这样在煎煮的火候上和砂锅炉火的差异很大,对于那些有特殊煎煮要求的中药,压力罐的煎煮方式就不适合了。

2.5溶媒不当这个主要是源于临床医生,不按照说明书的溶媒要求做,随意增加和减少药液及溶媒的种类和容量,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制剂在生理盐水中微粒数目增多,导致患者注射局部红肿疼痛。

比如丹参注射液的说明书规定20 mL 溶于25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但是临床医生习惯将30~50 mL 丹参溶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导致不良反应出现。

2.6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效果明显,还可以减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并能缩短疗程。

但如果配伍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山楂丸若与磺胺类西药联合应用,会出现血尿或者尿结晶;丹参中成药若果与士的宁、山梗菜碱、麻黄碱、细胞色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合用,容易产生沉淀,降低疗效。

异烟肼不能与含钙、镁、铁的中药或者成药联合应用,可发生螯合效应,阻碍药物的吸收;氨茶碱、乳酸钠、碳酸氢钠和胃舒平不能与具有较强酸性的中药联合用,会降低疗效,磺胺类药不能与有机酸类的中药和中成药联合用,容易出现尿闭和肾衰。

咳必清不能与杏仁、枇杷叶、桃仁合用,可出现抑制呼吸功能的情况。

3预防与合理使用
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应避免多种注射剂配伍应用,特别是注射剂与其它药品配伍更应该慎之又慎,对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给予高度重视,配伍不当就会容易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中药注射剂尽可能避免多种配伍应用。

3.1炮制方法得当炮制方法的得当与否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好坏,掌握各种不同炮制品的效用差异,因此炮制过程中要强调规范化操作。

强调规范操作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保证中药的质量,
3.2诊断正确辨证施治,用药恰当,方精药专,用量准确。

中医治病应辨证论治,临床用药要根据病情确定,避免大方、大剂量引起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剂量的确定一定要适中,医师可根据患者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等酌情确定剂量。

3.3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用药要慎重,某些中药尽管对一般人无不良反应,但过敏体质者就表现得非常敏感,也可致过敏或中毒。

中药师应对中医师在处方开药时进行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协商。

中药的剂量大小因人而异,使用存在着个体差异,老幼体弱者适当减少剂量。

3.4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药剂科与临床要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以便及时准确、合理地使用中药并提高其疗效。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而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药作为我国的民族瑰宝,其源远流长的应用历史以及其临床的优质疗效,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和西药的有机结合,往往在治疗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岸虹.陈榕.浅述合理用药的必要性[J].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19期
[2] 杜华碧.浅谈中药的合理剂量[J]. 医学信息2009年01期
[3] 张洪. 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8期
[4] 胡茵.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09年08期
[5] 程翠.安全合理用药防止中药不慎伤身[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6] 刘春梅.于凤文.王越.张艳梅. 董大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