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钢筋基础知识及钢筋工程量计算剖析
钢筋基础知识及钢筋工程量计算剖析
设计规范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 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受力钢 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单位:mm
板、墙、壳
梁
柱
环境类别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15 30
25
25 30
29.5d
注意:钢筋的断点位置及锚固长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当图纸要求不明确时,可参考 下列节点构造的要求计算钢筋用量。
1、支撑在砌体墙上的梁的下部纵向受 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 Las : 带 肋 钢 筋 Las≥12d , 光 圆 钢 筋 Las≥15d。在Las长度范围内应至少配置 两个箍筋。
钢筋类型 C15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35
≥C40
HPB235级 钢筋
36.9d
30.5d
26.5d
23.5d
21.4d
19.6d
HRB335级 钢筋
46.2d
38.2d
33.1d
29.4d
26.8d
24.6d
HRB400级 钢筋
55.4d
45.8d
39.7d
35.2d
32.1d
钢筋基础知识及钢筋工程量计算
如何计算设计图纸上各种砼构件中钢筋的用量 (t)?
一、钢筋的表示方法? 二、什么是钢筋的保护层? 三、什么是钢筋在构件中的锚固? 四、在构件中钢筋的连接情况? 五、如何计算基础、梁、板、柱、砌体等构件中的
钢筋用量?
一、钢筋的表示方法
HPB235级钢筋(符号为Ф,Ⅰ级,热轧光圆钢 筋)。
Las
Las
5、梁中弯起钢筋,其弯终点外应留有平行于 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 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Od。如下图所 示。
四、构件中钢筋的连接情况 焊接 搭接
搭长
搭长 搭长
用绑扎连接时梁柱中钢筋的搭接情况
锥螺纹连接
钢筋套筒机械冷挤压连接
五.受力钢筋的弯钩
直钢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直钢筋端部180o弯钩增加量6.25d。 直钢筋端部90o弯钩增加量L +3.5d。(L为 弯折平直段长度) 直钢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7.89d。 箍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箍筋端部弯钩180o弯钩(S形单支箍用) 增加量8.25d。 箍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12.89d。 箍筋端部弯钩90o弯钩增加量6.21d。
(2)S形单肢箍筋:
每箍长度=构件厚度-2×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 +d
构件厚度为S形单肢箍布箍方 向的厚度。d为箍筋直径。多用 于混凝土墙和大断面梁、柱双向 尺寸的较小方向。
30
30
非寒冷地 区露天环 -
境
20 20 -
30 30 -
30 30
三、什么是钢筋在构件中的锚固?
注意:钢筋端部处理(弯钩、弯折等)
柱
概念: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在结构 设计计算中自钢筋不需要点至截断位 置的长度,用La表示。 设计规范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 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 小于下表规定的数值。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
≥La ≥5d
≥0.4La
15d
直线锚固形式
弯折锚固形式
4、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 或支座处的锚固:
(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 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为Las(Las长 度同前)。
(2)当计算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或 抗压强度时,按La确定(抗压La*0.7) 。
度; ➢ 汇总各种钢筋长度; ➢ 计算各种钢筋重量,汇总出钢筋总重量(施工图
用量)。
➢(二)钢筋图示用量计算公式
钢筋图示用量=单根钢筋长度×根数(或箍 数)×每米理论重量
1、单根直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厚度 +2×端部弯钩增加长度
构件长度
当α=30o时,
ΔL=0.268h
HRB335级钢筋(符号为Ф,Ⅱ级,热轧带肋钢 筋)
HRB400级钢筋(符号为 Ф , Ⅲ级,热轧带肋 钢筋)。
HRB500级钢筋(符号为 Ф , Ⅳ级,热轧带肋 钢筋)。
RRB400级钢筋(符号为ФR,余热处理钢筋)。
二、什么是钢筋的保护层? 砼保护层
概念:混凝土保护层,是指从钢筋的外边缘至 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小保护层厚应符合 设计图纸中要求。
x
s
hα
L1
L
弯起钢筋的长度=L+2ΔL+2 x
ΔL=S- L1 S=h/sinα L1=hcosα/sinα ΔL=S- L1=h/sinα-hcosα/sinα =h(1-cosα/sinα)=htgα/2
六、钢筋计算的一般方法
(一)计算步骤: ➢ 看懂钢筋配筋图:钢筋模板图、钢筋平面标注法; ➢ 计算构件中各种形式、各种类、各规格钢筋的长
当α=45o时,
ΔL=0.414h
当α=60o时,
ΔL=0.577h
2、单根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 厚度+2×弯起增加长度(ΔL)
构件高度
x
hα
构件长度
3、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1)方形或矩形箍筋: 每箍长度=构件断面周长-8×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 计算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主筋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减箍筋直径。但当其小 于15mm时,按15mm计取。 当设计为封闭焊接箍筋时,公式中 “2×弯钩增加长度”应改为设计搭接 焊的“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主要在梁和板中,其弯起角度(α) 由设计确定。常用的弯起角度有30o、 45o、60o三种。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
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2、悬臂梁上部两根钢筋,应伸至悬臂 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12d。
带肋钢筋Las≥12d 光圆钢筋Las≥15d 在 Las 长 度 范 围 内 应 至 少 配置两个箍筋。
悬臂梁上部两根钢筋, 应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 下弯折不少于12d。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 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 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 小于5d。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 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边向下弯折,其 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 于0.4La,包括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 长度应取为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