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训练PPT幻灯片课件
16
运动处方
√靶心率 能够产生运动效应而又比较安全
的心率 ☞ 70%~85%心电运动试验最大心率
☞最高心率方法
目标心率 = 训练负荷 ( 百分比 ) × HR max HR max : 最高心率 ( 即 220sp - sp 年龄 )
17
例一:运动员的年龄是 20 岁,以最高心率 方法,计算 70% 最大负荷量。
22
运动处方
√Mets 国际最常用 50%~70%Metsmax
取运动试验最大METs的40%-85%作为 训练强度。 原因:1.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广泛应用. 2.在运动中监测心率比较困难。 3.在运动处方中采用多种运动方式时,监测 心率及靶心率更加困难。
23
运动处方
无氧阈方式:指当运动负荷达到极限量后 ,组织对氧的需求超过了循环所能提供的 供氧量时,组织必须进行无氧代谢才能提 供更多的能量。开始出现无氧代谢的耗氧 量阈值称为无氧阈。
rest )
20
例二:运动员的年龄是 20 岁,静息心率是 65 ,以最高心率储备方法,计算 70% 最 大负荷量。
21
目标心率 = 70% x HRR + HR rest = [70% x (220 - 20 - 65)] + 65 =160
( 注: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应达每分钟 160 次 )
24
运动处方
无氧阈在未经训练正常人发生于47%--64% 最大氧耗量,经过训练的个体发生于 70%--90%最大氧耗量,冠心病患者的无 氧阈约发生于60%最大氧耗量或相当于 60%-70%最大心率。
有研究认为这一运动强度可以取得最佳训 练效果,同时运动的危险性最低。
25
运动处方
√Mets Borg主观劳累程度分级标准(7~20 分)
无监护 11~13分 心电监护 13~15分
26
Borg主观劳累程度分级表 分级6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19 20 非常轻 很轻稍轻 稍累 累 很累 非常
7
运动处方
◆定义 在康复医学中,依据患者医学检查资料和心
电运动试验结果,再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需要 ,以书面形式规定其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 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的资料, 称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代谢、神经、肌肉、 内分泌功能为目的,为防止运动不当造成损伤 而制定的运动准则。
8
如果患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时出现心绞痛 、心律失常频发、异常的心动过速或心动 过缓、眩晕、恶心、呕吐、腿疼、面色苍 白、紫绀、气短历时10分钟以上,或者运 动后继发长时间疲劳、失眠等,都是运动 过量的表现。
13
运 动处 方
◆运动量
核心
运动强度×时间
每周运动总量 700~2000Kcal
Kcal(热量消耗千卡/分)=Mets(代谢当量) ×3.5 ×Kg÷200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比较
药物处方 药品名称 每次剂量(规格/数量 ) 用法 每天用量 治疗天数 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靶强度/时间 ) 训练安排 每天运动量 训练频率 注意事项
9
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大肌群、动力性、节律性) 步行 、慢跑、骑车、游泳、登山等
运动损伤类型: 低危类:步行/远足、骑车、游泳、登山、 划船 高危类:慢跑/跑步、跳跃、跳绳、排球、 有氧舞蹈
10
运动处方
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和运动频率。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 能产生训练效应。
11
运 动处 方
◆运动量 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运动强度、运动
时间和运动频率。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阈 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
那么多大的运动量才算合适呢?
12
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为:运动时稍出汗, 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 感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它不适感。
5
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减少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疾
病的发作 ◆消除制动/不运动对机体的不利
影响 ◆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
6
常见适应征和禁忌征
◆适应证 冠心病 、高血压 COPD、肺气肿 糖尿病、肥胖症 脂质代谢异常 中风
◆禁忌证 不稳定心肺疾病 传染性疾病 严重关节病变 感染性疾病
有氧训练
1
定义
◆ 有氧训练 指中等强度的大肌群、节律性、持续一
定时间的动力性运动,以提高机体氧化代 谢能力的训练方法。
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方面,是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康复 治疗的主要方法,同时提高脑损伤患者的 运动耐力。
2
定义
◆中等强度 60%~80%最大强度 ◆节律性 有规律的反复进行的动作 ◆大肌群 一个或多个肢体共同运动 ◆持续性 连续超过15分钟/次,
18
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率 = 70% x HR max = 70% x (220 - 20) = 140
( 注: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应达每分钟 140 次 )
19
运动处方
☞最高心率储备方法 Karvonen法: 目标心率 = 〔训练负荷 ( 百分比 ) × HRR 〕
+ HR rest HRR : 最高心率储备 ( 即 HR max - HR
≥3次/周
3
有氧运动四要素
有氧运动
运
运
运
动
动
动
方
强
频
式
度
率
注 意 事 项
4
全身耐力
◆全身耐力指进行全身活动的持续能力。 ◆全身运动耐力决定于有氧代谢能力,取决于
①心肺功能 ②骨骼肌功能 ◆全身耐力训练即有氧训练。运动时的能量供给
依靠体内葡萄糖和脂肪分解。而能量的获得通 过有氧代谢途径(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合 成ATP,ATP水解释放高能磷酸键供能)。
靶强度可用心率、心率储备、最大氧耗 量、METs、无氧阈、主观劳累程度计分等 方式来确定。
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 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 运动时的心率、最大氧耗量、代谢当量( METs)无氧阈和主观劳累计分来计算。即 采用运动试验中的最高强度指标,乘以相 应的安全系数。
(1met=消耗3.5ML氧气/分钟.kg)
☺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10-32km。运动量小于 700cal只能维持身体活动水平,而不能提高运 动能力。运动总量无明显性别差异。
14
运 动处 方
◆运动量
核心
☺运动强度 能够产生充分心血管训练效
应的训练阈值或水平,即合适的
运动强度。也被称为靶强度。
15
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