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摘要】莽人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一个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保护,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有传统口头文学及语言、传统音乐和舞蹈、建筑艺术、传统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原始宗教信仰。

文章对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和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13-03今天的莽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和中国云南金平县境内。

中国云南金平县境内的“莽人”,鲜为人知,2009年被正式归到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布朗族”。

①在国家帮扶下,我国莽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极大。

②莽人的单一文化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冲击。

莽人的建筑、医药、历法、歌曲、舞蹈、语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莽人历史上保留的丰富的口传文化等多种物质文化遗产存在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

本文对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和内容进行了总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4年批准并加入,根据该公约第二条第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该公约第二条第二项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11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内容1.传统口头文学及语言“莽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把在同大自然做斗争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在生活中所产生的爱憎感情,化作了优美的丰收歌、过年歌、情歌、结婚歌、祝酒歌、丧葬歌。

此外,莽人还有创世诗、谚语及民间故事等。

”莽人“创世诗”主要有三个:《创世纪》(又名《天人下凡到人间》);松鼠变鱼诗;智胜“变婆”诗。

莽人“谚语”是莽人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如“跑山弯路不算远,跑山直路不算近”等。

莽人“传说故事”包括忌食麂子肉的传说,阿黑吴与佐俄的传说等。

《创世纪》和《洪水滔天》是关于“先人足迹”的两部神话传说。

莽人是没有文字的族群,莽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属于南亚语系高棉语族的一种独立的语支——莽语支。

③莽语的词汇受越南语和汉语的影响,有自己的特点。

④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莽语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

莽语的词语一般没有词性标志,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有名词、动词等12类词。

莽语同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

2.传统音乐、舞蹈莽人不仅擅长演唱,还能用民间乐器吹奏出优美的歌曲。

莽人用于演奏音乐的民间乐器是巴乌,莽语称“赖笼”,用竹子做成。

夜晚男女青年聚会时,互相吹奏欣赏,过年或者夜晚闲玩时,成年妇女在火塘边吹玩。

莽语中称舞蹈为“期特”。

莽人在节日或者结婚等庆典时,边舞边唱。

以前在屋里跳,如今在村中草场上,人数不固定,任何人都可以跳。

有男子舞、女子舞和男女混合舞三种。

3.建筑艺术岩洞是莽人先民居住的原始山洞;“鸟窝棚”是莽人为在森林守地和狩猎方便,在地边的大树杈上搭建的棚子,但不住人;莽人住人的一种古老的房子是“单坡屋顶棚”,是把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田埂、岩石作山墙,上面覆盖着芭蕉叶等;“双坡屋顶棚”是在单坡屋顶房的基础上改造成的,是只有屋顶无墙体的矮小的竹木房,人住在地上,当地人叫它“地板房”;有墙的“四坡屋顶房”是莽人在“双坡屋顶棚”的基础上盖成的,用竹片和木板围栏作墙,屋檐口特别矮,进出门得弯腰,当地人称其为“鸡罩棚”;“干栏式楼房”是莽人在“地板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茅草屋顶,上下两层,四周用竹片和小细柴做围栏,有前后两道门,楼上住人,楼下用来放杂物和养牲畜;1998年莽人受异地搬迁的苗族和彝族影响,改变了以往全是竹木结构的惯例,盖起了“双坡屋顶土掌房”和“双坡屋顶砖瓦房”。

莽人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逐步跟上了时代,显示了其聪明才智。

4.民间工艺类莽人的手工业主要是编织业。

他们编织的竹器有篾箱、篾笼、篾桌、篾席、簸箕、筛子、背筐、凳子等。

莽人传统生产工具主要有长木棒、短木棒、木锄等。

莽人现代生产工具主要有砍刀、斧头、犁铧、耙等。

莽人传统生活用具是竹盆、竹甑、竹碗、竹杯、竹勺等。

当今莽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铁锅、铁勺、铝锅、铝盆、砍刀、菜刀、尖刀、木甑、陶罐、陶缸、陶碗、陶杯、玻璃杯等。

莽人的民间服饰。

男子上身穿黑色至臀部的窄长袖对开襟短衣,衣服前钉有五颗布做的纽扣。

裤子为黑色,长至脚后跟。

莽人妇女上身穿对开襟窄袖短衣。

衣服前钉有15颗用银或铝做的纽扣。

纽扣的两边,一边钉有两排铝制的装饰品,每排有15颗。

衣服的前面一边缝一撮红、绿、黄等线作装饰品。

老年人的衣服一般是白色的,中年和年轻的女性多穿带花纹的衣服。

莽人女性都穿黑色裙子,裙子脚边绣有花纹。

衣服和裙子相连的地方围一块白色围腰。

围腰两边绣着美丽的图案。

5.传统礼仪、节庆第一,礼仪习俗。

莽人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讲礼貌、提倡助人为乐。

人生礼仪是人的一生中几个重大环节要经历的仪式和过程,如“诞生礼”、“婚礼”、“葬礼”等,通过一定的礼仪,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得到人们的认可。

⑤莽人保存着古老的生育礼仪习俗。

如不育要祭神。

接生由丈夫完成。

胎儿出来后,怕热水把孩子的魂烫死,用冷水清洗。

用没有消毒的铁刀和竹片来断肚脐。

产后不满一个月禁止产妇从正门出入。

为保佑婴儿平安,产后第三天杀鸡祭祖。

由进入婴儿家的第一位外人担当“干爹”或者“干妈”等。

莽人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少数曾实行一夫多妻制。

莽人习惯法禁止离婚。

过去莽人的婚姻以姑表婚为多,还有少量的妻姊妹婚、非等辈婚、童养婚。

莽人有同姓不婚的习俗。

莽人以红、黑、灰三种颜色作氏族图腾姓氏,每一种颜色图腾的氏族内禁止通婚。

莽人婚礼要在“从妻居”结束后进行。

莽人青年十五六岁之后可公开选择配偶,一段时间后关系确定下来,莽人男方请媒人带20~30斤大米和两串松鼠肉去提亲,与女方的媒人、女方父母商定婚礼条件,特别是“从妻居”的时间,一般3~5年。

商量好后,莽人父母送一把刀作礼物,由媒人把儿子送到女方家,开始“从妻居”。

“从妻居”结束,经岳父、岳母同意,女婿和媒人送一头活猪到妻家举行结婚仪式。

婚宴要举行一天一夜,长老们边喝酒边唱结婚歌。

临走时,岳父、岳母送女婿一匹布,送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家每家一块肉,女方家的长者把锅灰抹在男方家媒人的脸上,以祝福结婚的夫妇将来生出聪明的孩子。

到男方家门,等双方媒人和女方家的兄弟敬酒后,丈夫和媒人从正门进家,妻子从后门进家。

回家的第一天晚上要杀只鸡祭祖灵。

第二天,男方家杀一头猪招待客人,参加男方家婚礼的人每家送一只鸡。

婚宴结束时,夫家的父母要把女方家给的布分给客人,表示感谢。

莽人有许多告慰亡者的礼仪。

先给亡者洗身,然后到森林砍树做棺材。

死者的尸体在家停放两天后出殡,抬到坟棚,再放入棺材。

莽人采用的是“土葬”法,不垒坟包。

埋葬的方法是在山腰上“横葬”,男子头葬朝东,据说以利狩猎,女子头葬朝西,据说以便做饭。

随葬物品有死者生前用过的衣物,还有新编织的一个背箩、一个撮箕、一把木刀和一节竹筒。

送葬人员要在后门口净手后才能进入屋内。

在埋葬死者后的第一个早晨天快亮的时候,在死者家后门口,由莽人的巫师“魔公”为亡灵举行领路仪式。

死者埋葬后一天,丧家要清理好室内外卫生。

葬后九十天内,到坟棚里烧火守灵,但坟棚内禁止住人。

莽人的丧葬祭品有猪、鸡、糯米饭、酒、菜等。

没有猪肉就用狗肉代替。

办丧事吃剩的肉菜全部倒掉。

第二,节日习俗。

莽人的传统节日有沙吉恩节、新米节和中秋节。

沙吉恩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头人安排好有年猪的人家请吃年猪的时间,客人各带酒,在主人家男女分席就餐,边吃喝边唱过年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新米节”在农历九月旱稻相继成熟的时候过,谷子一熟,各家随意选日子,把鸡肉和新米煮熟祭祖。

新米饭由妇女吃三餐后,男人才能吃,地里谷子才能正式收割。

20世纪,莽人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过中秋节,宰猪杀鸡、吃月饼赏月。

6.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莽人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

莽人刀耕火种,同一片森林莽人能从处女地改为幼林地最后改造成草地,反映了莽人在改造土壤方面的技术成就。

庄稼成熟后,莽人选最饱满的颗粒作种,晒干后,装在箩内或者竹筒里,吊挂在火塘上面,防潮、防湿、防老鼠。

莽人养猪、养鸡的经验非常丰富:一天只喂一次,天一亮,猪、鸡就去房前屋后的树林捡食,天黑前主动回家,主人只需喂一点玉米。

莽人懂得一套治疗猪、鸡疾病的知识,用草药可治愈猪瘟、鸡瘟等。

莽人有丰富的采集野菜、野果和狩猎的经验。

马蹄叶、地枇杷等都是他们的采集对象。

莽人擅长用竹子做成竹排、竹刀,设好陷阱捕捉老虎、豹子、熊、马鹿等大动物。

用竹套扣子和竹竿捕捉兔子、松鼠等小动物。

莽人捕鱼,会用手摸鱼,会驱赶鱼跑进竹篾编的须笼里,会用没钩的鱼竿和鱼笼捕鱼。

莽人的刻木记事法,是用刀在木片、竹片上刻出长短、粗细、大小、深浅和形状不同的符号,来帮助记忆的原始记事表意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如刻竹记工分和用刻木记账。

莽人观察气象的经验丰富,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物,按自然物和其他物体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安排农事活动,如晴天村里烧火,火烟往村头方向飘走,认为翌日天气会变阴。

莽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技能,擅长用山上野生的植物、动物作药。

据雷公打牛村的陈大介绍,莽人使用的中草药有几百种。

大部分药不用配方而是单方煎服,如头痛、失眠、眩晕、高热、毒蛇咬伤等用“羊屎果”煎服。

少部分药可以泡酒口服,如消炎、止痛、解毒、祛风、杀虫、解瘀消肿等用大将军、大草乌、红根、大力药、麻芋杆等几十种毒药泡酒外擦。

莽人不仅会制作解毒的药物,还会用有毒的动植物和矿物制作毒药然后做成毒箭。

莽人还会用虎骨泡酒治疗风湿、跌打损伤等。

用熊胆治发热、喉肿等,用马鹿心血治心脏病等。

莽人是以植物发芽、落叶和动物鸣叫声来判断月份、季节的。

如一月共25天,是旱玉米时节,二月是晚玉米时节。

莽人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十三个月和时节。

相关主题